筚路蓝缕的语文建设工程——语文课程标准高中选修教材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筚路蓝缕论文,语文论文,简评论文,建设工程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选修课程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史上的亮点,选修教材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各教材编写单位殚精竭虑,大胆探索,2005年以来,已有5家出版社编写的高中选修教材通过初审并在实验区试用。这些教科书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系列。具体品种有:人教版第一批8种:《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外国散文诗歌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语文版第一批7种:《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外现代诗歌欣赏》《中国现代散文鉴赏》《〈论语〉选读》《〈红楼梦〉选读》《汉语学习与应用》《写作基础》;第二批8种:《唐诗宋词鉴赏》《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中外戏剧名作鉴赏》《优秀作品欣赏》《新闻阅读与写作》《中外优秀传记选读》《演讲与辩论》《西方文化论著选读》。苏教版第一批8种:《唐诗宋词选读》《〈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传记选读》《〈史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山东人民版第一批6种:《唐诗宋词选读》《中外古代小说选读》《19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比喻与创新思维》《语言的应用》。广东版第一批8种:《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诗歌选读》《短篇小说欣赏》《戏剧欣赏》《传记选读》《〈论语〉选读》《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对照高中课标“选修课程举例”列举的12例,大多已落实为选修教材,但《〈人间词话〉选读》《〈歌德谈话录〉选读》《中华文化寻根》《社区文化专题》等4例还是空白。一方面,《人间词话》《歌德谈话录》是不是过于专业,是不是适合高中生研读,尚待讨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寻根、社区文化没有现成的类似大学教材可资借鉴,开发难度更大。
本文专门评说选修教材中的文章教材,以人教版、语文版为主要评说对象,兼及其他教材。
一、新闻与传记系列
新闻有热点效应,传记有励志作用,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看,仅次于文学作品。编写的关键一是精选文本,二是提高读写能力。
1.语文版《新闻阅读与写作》,从浩如烟海的新闻材料中精选出了能开阔学生眼界、适合学生阅读、贴近社会生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获奖或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评论等。这个模块分5个单元:第一单元介绍新闻真实性;第二至五单元介绍消息、通讯、专访、评论体裁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侧重培养新闻写作基本技能。每单元选2篇课文,文后的“讨论”侧重作品解析,“练习”侧重技能训练。每单元还设计了综合性的“单元活动”。分“要求与提示”“借鉴与参考”“展示与评析”3个栏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2.语文版《中外优秀传记选读》宗旨是提高语文素养,得到人生启示。共7个单元,每单元选2篇课文,以一句名言提示人文主题,课文前简介传主生平,课后有“阅读与探究”(三四道题)“相关链接”“推荐自读(参考书目)”等项目。编写的风格平实,根据传记文体的特点设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3.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以励志教育为人文内涵,选入古今中外名人传记10篇,设为10课,传主分别是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沈从文、杨振宇、马克思、蒙哥马利和比尔·盖茨。分3个层次:精读1-6课,略读7-8课,课外阅读9-10课。每课包括“阅读提示”、选文、“思考与探究”“有关资料”等。精读课文的有关资料中注意介绍传记的知识,计有“关于传记”“关于回忆录”“关于自传”“关于‘小说化的传记”“关于评传”等,虽仅五段文字,但说明编者意识到相关知识的必要性。
苏教版、广东版也分别编了《传记选读》,选文数量和传主各不相同。
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1.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共有6课,依次是:走进汉语的世界,千言万语总关“音”,神奇的汉字,词语万花筒,言之有“理”,语言的艺术。每一课包括“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知识链接)”“小试身手(思考练习)”四项内容,其中“课堂活动”是重点。鉴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对这类教材兴趣淡薄,编者注意了前后呼应、动脑动手、自由取舍、抓大放小、有效有用,力图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知识的兴趣,因此该教材编得比较活泼。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一节的“课堂活动”,从外国人学汉语闹的笑话入手来感受汉语有声调、有量词等特点,在“工具箱”中再从理性上讲汉语的特点,就比较有可读性。
2.苏教版《语言规范与创新》分为43个小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比较集中单一,如汉字的造字法,错别字的五种成因,词类家族的奥秘,给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等,编者显然想从学生熟悉的语言现象中引申出语法、修辞的知识,增强可读性。
3.苏教版《写作》分12个专题,各专题副题依次为:写真话、抒真情,观察、选择、提炼,审题与立意,情感的传达,细节描写,叙事贵曲,论点与论据,议论文的分析,议论文的结构,文学写作,语言的锤炼,修改。显然是按写作本体即写作过程的先后来设置的,重点是文章写作,文学写作只占1/12,主次分明。为使文本更具可读性,每专题都选一句写作方面的名言作正标题,如“修辞立其诚”“于细微处见精神”“文似看山不喜平”“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这种选修教材是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教材的重要补充,可以弥补前两种教材写作知识不成系统的缺憾。
4.语文版《汉语学习与应用》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互相参照学习,分5个单元,每单元有课文“相关链接”“理解与探究”等栏目,使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关系,获得必要的“语感”与“语理”。
5.语文版《演讲与辩论》旨在强化教授语言表达、交流技巧,分3个单元,先分别训练演讲与辩论,后综合训练,全书分9课,每课都有预设的主题和训练要点,有“案例分析”“技能演练”“活动实施”3个栏目。全书以“演练主要目标——演练活动”和“活动提示——推荐题目”的设计,引领学生实践,技能实用,可操作性强。
6.语文版《写作基础》秉承“以读促写”理念,旨在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含6个单元,训练主题依次为“多角度的思考和描写”“细腻的感受和抒情”“真实、生动的记叙”“议论、说理”“说明阐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按表达方式组元,先分项后综合,序列鲜明。各单元分3个栏目:“佳作品读”(选入4篇文章)“单元写作”“个人写作成长档案”。本模块的编写既继承了读写结合的传统教育经验,又融入了注重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这样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山东人民版编有《比喻与创新思维》《语言的应用》,广东版编有《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各有特点。
三、文化论著研读系列
研究性阅读是阅读能力构成中的较高层次,而文化论著不论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以“论”为主,所以这个系列既是选修教材的难点,又是学生兴趣最淡的。但初步的研读能力既是高中生必备的生存技能,更是接受高等教育必要的基础。因此,如何把学习需要化为学习行动,是摆在教材编者面前的难题。
1.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属统编型,旨在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发展其阅读古文的基本功。全书由“概论”统领,下分7个单元,依次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选读,以《论语》《孟子》为重点。对未列入的部分子书如《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有选择地编入“思考与练习”中。每个单元开头有单元导语、简介作者、时代背景与著作概况。以《论语》选读为例,选文共7课,其中“有教无类”选读,其余6课必读。每课引一句孔子名言为课题,下设“引入话题”,介绍中外对孔子的评价,以激发学习兴趣;“阅读文选”选入“仪封人请见”“长沮、桀溺耦而耕”“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子路从而后(荷蓧丈人)”“子路宿于石门(知其不可而为之)”5个带故事的短章;文后有“思考与练习”和“相关链接”,用以加深对选文的理解。学生认真读完7课书,对孔子的思想、行为当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语文版的《〈论语〉选读》属专书类,旨在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正确解读传统文化能力。本模块15课,大体分为哲学、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四个方面。课文按主题编排,选文以代表性和可读性为原则。课后设“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等栏目,还有“体验与探究”活动。全书附录《孔子年谱》《四书》。如学生认真选学本教材,对孔子其人其思想当有基本的认识。
3.语文版《西方文化论著选读》属统编型,旨在了解外来文化,拓宽人文视野。分5个单元,以主题组元,每单元编选2篇课文。注意开掘名著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目光关注多元文化现象,提高人文修养。
高中选修教材是语文教育史上的新事物,各套教材已取得的成果值得称道。但需研究的问题有:
(1)如何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有的教材设置学习目标时,把人文性摆在第一位,思考探究题中有一些远离语文特点。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在语文学习中浸润人文精神为宜。
(2)如何处理综合性与专题性的关系?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不应是大学教材的压缩饼干,量的把握,度的深浅不应超过大学教材。而有的专书如《〈论语〉选读》《〈史记〉选读》《〈红楼梦〉选读》等,显然高于理工类本科大学生水平,也高于文科专科生水平。对大多数学校和学生来说,我们认为选修课教材并非越分越细越专业就越好。相反,我们主张加强综合性,如新闻与传记系列,只编一本《中外新闻作品选粹》和一本《中外传记精粹》就够了。免得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力不从心。
(3)如何提高可读性?选修课五个系列中,文学作品本身趣味性较强,学生喜欢选修;文章作品知识性强,吸引力小,如何深入浅出,让学生喜欢选修,乐于学习,还需下大气力。
(4)如何处理专家编教材、地方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上述选修教材都是出版社组织某一领域的专家编写的,优点是视野开阔,专业性强,比较系统;缺点是带有大学教材的痕迹,距离高中教学实际较远。校本教材优点是比较切合教师和学生实际,但专业性不强,甚至难免某些缺失。地方教材能吸取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编写,也许能取二者之长而避二者之短。
这一代选修教材开创之功自不可没。相信经过试教,扬长避短,能编得更好。而比较、分析、研究是充实、提高、前进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