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论文,政策论文,供求论文,主要农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近3 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好转是否意味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开始的讨论引起了各界的关注。1998年4月8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召开“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选择座谈会”,邀请有关方面的学者、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讨。参加座谈会并先后发言的有关方面人士包括: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马晓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卢迈、国家计委市场司朱东方、国家经贸委市场司刘德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张新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陈吉元、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张冬科、农业部政策法规司杜鹰、国家粮食储备局体改法规司肖春阳、农业部信息中心李伟克、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何秀荣、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王济民和农业部农研中心柯炳生、蒋中一、刘志仁。现将座谈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当前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基本判断
与会专家认为,经过1995年以来连续3年的农业丰收,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使宏观经济在实现“软着陆”及实现“软着陆”后仍保持着良好的运行态势。到1997年,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产品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过剩现象,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持续下滑的局面。但对当前的这种供求状况和价格形势如何评价,专家们的判断并不一致。
一部分专家认为,经过3 年的农业丰收,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有余,供求基本格局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以粮食为例,综合生产能力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平均产量约4.9亿吨,表明粮食年生产能力已接近5亿吨左右。连续3 年的粮食丰收,使得国家和农户的粮食储备大量增加,在1997年都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在粮食供给能力增强的同时,粮食的销售量则呈下降趋势,1997年度粮食收购量1.1亿吨,销售量0.6亿吨,表明粮食消费水平相对稳定。专家们指出,上述情况表明,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有余,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这种供求变化的必然结果,就是1997年的粮价普遍下跌。据对21个粮食品种的调查,有18个品种的收购价在1997年出现下降,全年粮食收购价比上年下降了10%。尽管国家实行了按保护价收购政策,但由于仓储不足等原因,“卖粮难”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在指出当前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有余,粮食供求的基本格局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后,这些专家也指出,粮食品种的平衡有余有缺。从目前的情况看,小麦、大米供求平衡有余,玉米供求相对短缺。主要表现为小麦、大米的收购增加,销售减少,1997年小麦、大米收购分别比上年增加35%和10%,销售分别减少20%和14%,玉米的收购减少,销售增加,1997年玉米收购比上年减少22%,销售增加26%。稻谷的市价下滑,目前仍低于保护价格,1997年早稻定购价每50公斤65元,保护价56元,市价从当年3月的66.67元一直跌到1998年3月的53.33元, 同比下降20%;中晚稻定购每50公斤72元,保护价66元,市价从当年3月的73.80元跌至6月的65元后,保持基本稳定,1998年3月为64.64元, 同比下降12.4%。玉米的市价从1997年6月中旬起开始上扬, 目前不但高于保护价格,也高于定购价格,1997年玉米定购价每50公斤55元,保护价48元,市价从当年3月的52.49元跌至6月的46元后,一路攀升,1998年3月为58.75元,同比上涨12%。专家们指出, 品种间的余缺会通过粮食内部结构调整趋于合理,不会对当前的供求格局和价格走势发生大的影响。
另一部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出现的“卖难”和相对过剩问题,不过是农产品市场波动发展中的一个暂时阶段。这些专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供给变化和需求变化的不同特点和不一致性,市场价格的涨跌,“买难”和“卖难”的交替出现,是难以避免的。人们对当前市场形势的乐观判断,主要是基于价格信号作出的。问题在于,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信号在反映供求关系上,具有后滞期和放大性。一个不大的供给数量变化,就会引起一个很大的市场价格变化。如1988年我国粮食比上年减少2.2%,1989年粮食市价上涨40%; 1997年与1995年相比,粮食产量增加5.6%,粮食市价下降20%。 根据上述原理和经验,这部分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粮食市价低迷,但粮食的过剩程度可能并不严重。
还有部分专家从市场格局的角度对当前的农产品供求状况和价格形势作出了总体判断。他们认为,如果说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部分农产品已由过去的总量绝对不足或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或结构性短缺,告别了短缺时代,这一判断基本可以成立;但由此而断言长期稳定买方市场阶段的到来,则需持审慎态度。从整体上看,当前这种供求关系形成的即期买方市场可能有暂时性、局部性和结构性特征。一是从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上看,当前的供求平衡带有暂时性。一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候对农业产量年际波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就使得综合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水平受到一定制约,表现出生产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当前的供求平衡是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表现为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当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需求的上升将会加剧供给的脆弱性,打破原有的供求平衡。二是从农产品生产的区际分布上看,当前的供求平衡带有局部性。虽然从整体上看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但部分农产品的“卖难”或不足在区域之间的表现程度却不尽相同,主产区的“卖难”情况较为严重,而一些贫困地区的粮食供给短缺局面依然存在。一旦部分地区盲目调整农业结构,很可能使部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再次从全局上紧张起来。三是从农产品自身的品种和构成上看,当前的供求平衡带有结构性。虽然农产品市场出现了过剩和“卖难”现象,但表现出的是低水平过剩。档次低的质量差的农产品如早籼稻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品种不对路的农产品如桔子(中国桔与柑产量比为7∶3,与国际市场正好相反)出现了大规模“卖难”。鉴于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上述特征,这些专家认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形势应保持谨慎的乐观和清醒的认识,继续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二、 对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与价格走势的分析
连续3年农业丰收所带来的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的阶段性变化, 将会对近期的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与会专家围绕着近期内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国内需求、进出口贸易、市场平衡状况和价格走势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1.关于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问题。经过讨论,与会专家对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这一看法基本达成共识,但对近期内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稳定性问题则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一些专家对近期内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已经接近5亿吨水平, 目前粮食的国家和农户库存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近2~3年内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数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从1998年的粮食生产形势看,尽管夏粮生产受气候因素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产量下降已成定局,但粮食总播种面积的增加可望使1998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并且种植结构将有所调整。 预计细粮中早籼稻和双季晚稻种植有所减少,粳稻种植将有所增加;粗粮中玉米、豆类、薯类种植将进一步增加。油料作物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产量将有较大幅度地提高。棉花生产虽然波动较大,但主要是比较效益问题,考虑到农户的种植习惯,估计面积不会有大的调整。
另外一些专家则对近期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他们认为,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4.7亿吨左右, 而且供给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一是我国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和局面,农业生产抵抗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很脆弱;二是我国的库存能力非常薄弱,一些地方的粮食储备依靠露天存放,库容能力不足和储备设施落后无疑会对近期的粮食供给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对粮食的库存数量也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需要通过对农户存粮和国家粮食企业存粮的进一步调查核实,作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还有部分专家指出,两种生产能力的判断虽然相差3000万吨,但较小的数量变化将会对粮食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决不能放松粮食的生产。
2.关于主要农产品的国内需求问题。对于食品消费需求问题,大多数专家基本上形成一致的结论。他们认为,近期内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下降速度将主要取决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如果不能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国内有效需求,那么,近期内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速度也将有所趋缓。从食品消费结构看,近年来,城乡居民主食人均消费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而城乡居民畜禽产品(如猪牛羊肉、家禽、蛋及制品等)、水产品和酒类等人均消费数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一变化反而扩大了对粮食的中间需求。专家们指出,这将是近期内推动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人口数量增加也将是影响近期内粮食总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专家们预计近期内粮食国内需求总量约在4.85~4.90亿吨之间。专家们还指出,近期内城乡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仍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因而国内食用植物油的需求总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专家们也对近期内国内棉花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由于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纺织企业使用化纤的比例不断增加,因此,预计近期国内棉花年需求总量将比90年代初期减少1700万担,总需求量在7200~7400万担,至多不会超过7500万担。
3.关于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问题。与会专家对此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①关于粮食进出口问题。一些专家指出,在1998年粮食生产量与前两年相比不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由于1997年净出口了400多万吨粮食,供给量是减少的, 而受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对粮食的需求则是不断增加的。这一减一增,必然会使得市场的形势发生变化。有的专家指出,国家应该下调1998年的玉米出口计划,确保国内供给和市场价格稳定。②关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趋势问题。一些专家指出,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全球面临食品紧缺的国家将由上年末的31个增至37个,但有关预测表明,1997~1998年度世界粮食供给将有所改善,库存同比增长1.5 %,粮食安全系数将由15.4%提高到15.7%。小麦和粗粮的国际市场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大米价格将有所回升。专家们指出,国际粮食市场的这种变化将有利于利用国际贸易来调节国内市场的丰歉变化,有利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③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部分专家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东南亚国家将减少我国高附加价值农产品与大宗农产品的进口,从而对国内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二是由于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性,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加剧,市场份额面临着下降的趋势;三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进口数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4.关于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平衡状况和价格走势问题。由于对近期内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国内需求和农产品贸易趋势的判断存在着差别,所以专家们对农产品供求平衡形势的分析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认为,近期内主要农产品仍将维持供求大体平衡并存在结构性剩余的格局。有的专家认为,1998年粮食供求总量将平衡有余,但品种平衡有余有缺。小麦、大米供求将平衡有余,玉米供求相对短缺。有的专家认为,如果放松了当前的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生产,那么1998年或1999年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就有可能发生逆转,对此应予以充分注意。对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走势也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根据对1998年粮食生产形势的判断,并考虑到当前的库存水平,估计1998年粮食价格将保持回升的态势。第二种看法是,1998年国家对夏粮收购继续执行定购价和保护价政策,预计1998年小麦、大米市场价格稳定,玉米价格呈上升趋势,新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会有所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第三种看法是,1997年玉米国内供给幅度减少14%,如果1998年玉米生产不能有10%以上的增长幅度,目前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到1999年可能变得更加明显。
三、当前影响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取向
8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但当前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程度上,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从对即期的判断看,专家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农产品供求呈现出基本平衡的格局;而从对长期趋势的判断看,专家们的认识并不统一,分歧的焦点就在于这种供求平衡的格局是长期的、稳定的,还是暂时的、变动的。基于对形势的不同判断,专家们对于农产品供求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家未来的政策取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专家认为,如果我国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向买方市场,那么政府应当利用这一时机,加大体制改革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度,在政策取向上应当突出以下两点:首先要促进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开拓消费市场,扩大农产品需求;其次要加速推进农产品供给结构的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以适应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
对于我国的农产品供求格局是否已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多数专家持否定态度。一些专家认为,尽管当前这种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维持,但这是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所以并不能因此就对供求格局是否已发生实质性转变作出肯定判断。多数专家认为,对当前的农产品供求形势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在看到其中一些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要对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影响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耕地资源依然紧张。一些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耕地总面积可能在19亿亩以上,远远高出已知的14.3 亿亩的统计数字, 这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这无疑为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专家们普遍认为,并不能据此就对我国的耕地资源形势作出过分乐观的估计。首先,调查资料同样表明,在普查出的新增耕地中,西北等地的产出水平低、收获无保障的“望天田”占有很大比重,改造土地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由于非农产业占用等原因,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质量较好的耕地;第三,我国土地单产是按播种面积统计的,非耕地的农业产出也已计算在内,因而对于土地单产潜力也不能期望过高。所以,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质量有待提高,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供给增长的重要因素。
2.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环境保护、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运输保藏设施、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产品科技含量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的基础还相当脆弱。以洪涝灾害为例,几乎每年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重大影响,明显地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不仅是农业生产,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大隐患。
3.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对供求结构产生新的影响,供求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些专家指出,当前的主要农产品“卖难”是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形成的,经过几年的调整,我国的宏观经济已成功地实现“软着陆”,随着经济的逐步升温,农产品需求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当前的供求格局能否维持,农产品价格是否会发生大的波动,仍然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4.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体制和政策问题仍有待解决。①从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不能同步增长一直是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固然有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品种结构单一等原因,但同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滞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调整也是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②近年来,许多地区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对探索提高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提供了经验。但专家们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仍是当前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深层次矛盾。③近期中央出台的一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某些地区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特别是一些地区在连年的农业大丰收之后也出现了忽视农业、减轻对农业扶持力度等倾向,这些都对调动和保持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这些专家们认为,在把握和指导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时,不能抱有盲目乐观的情绪。在政策取向上,首先仍要着眼于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未来几年中,我国的城市经济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国有企业等各项改革措施能否取得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农产品市场供给的稳定和不断增加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够稳固,农产品供给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就会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应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对市场总体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又要避免因调整力度太大而出现大的波动。
许多专家还在讨论当前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基础上,对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其它政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许多专家认为,政府应当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宏观调控率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专家们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的适度波动,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剧烈的波动,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生破坏性影响,因而必须对此进行有效调控。从我国原有的调控机制来看,这一作用的发挥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深化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培育其它市场主体,加快市场建设,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规章,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除此之外,一些专家还指出,由于农产品供求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政府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服务、协调还是必不可少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部门存在的条块分割,各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交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在政府机构改革之后,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存在。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必须对此作出调整。
还有一些专家特别强调,当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等领域,进行以组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对于提高市场的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取向上,也应鼓励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本综述由宋洪远主持, 何宇鹏、王德文、赵长保、刘光明执笔,魏唯、贺微伟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