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电梯维保行业人才缺口巨大为产业背景,分析了目前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中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在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出现的教学弊端,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根据电梯的结构特点以学期项目、电梯零部件实训拆装,信息化教学模式为解决方案建立全新的电梯结构与原理教学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期项目;信息化教学;拆装实训
0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约6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一,并以每年15%持续增长。目前全球3/4的电梯在中国制造,而全国1/3的电梯由浙江制造。持续增长的电梯数量导致电梯维保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压力,以浙江省为例,生产和使用的电梯占全国的3/4,截止目前全省仅有电梯维保人员1万名左右,缺口占实际需求人数的1/3。据中国电梯协会安装维修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发生电梯事故58起,死亡46人,受伤320人。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计分析得出,电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梯维保质量低,维保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导致。由此可见,岗位需求与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匹配,是制约电梯维保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1]。
1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与国家战略提倡的社会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电梯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2016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整合浙江省特检院、电梯企业三方资源,发挥“学校办学力”、“行业资源力”、“企业市场力”三大优势,共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从而为电梯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的电梯维保人才。
电梯结构与原理作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后续能够掌握电梯法规标准、电扶梯控制技术、电梯维修与保养等课程的关键因素。目前,在进行电梯结构与原理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以多媒体资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专业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只能断片式地了解部分知识而无法有效掌握电梯整体结构,各零部件的安装及工作原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电梯作为特种设备,核心课程采用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产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行、企、校三方协同共同培养电梯维保、改造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应运而生[2]。
2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建设方案
现代学徒制是将现代学校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学徒制培训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3]。电梯结构与原理基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项目,有效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资源、企业资源从“学期项目”、“实训拆装”、“信息化教学”三方面进行建设,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改革系统框图
2.1 建立学期项目课程
通过前两轮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特定的课堂上通过教师利用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这些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反复讲解才能稍微理解,部分学生甚至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等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前面讲解的电梯结构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又忘记了,印象并不深刻。作为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只能直观感受电梯轿厢内部的布置,但是却无法真正接触电梯的整体结构组成及安装等需要掌握、理解的教学点。而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必须具备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电梯井道中观察电梯的机械结构,因此让学生进入电梯井道学习存在安全隐患,并不可行。
鉴于上述原因,建立项目化课程,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电梯三维模型结构,作为学习项目[4]。由合作的电梯企业提供不同型号的电梯二维图纸,将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中的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等电梯的八大系统作为子项目。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完成电梯各电梯系统的三维建模,最后进行整体装配,建立电梯的整体三维模型,从而完成电梯的整体结构教学。如图2所示。
图2 电梯三维模型图
2.2 建立电梯零部件拆装实训体系
电梯各子系统中包含各类电梯零部件如限速器、安全钳、导靴、缓冲器等。由于各电梯零部件都是成品,因此在学期项目中,对于电梯各零部件并不需要根据其详细结构进行建模,只需完成大致结构轮廓即可。为了能够让专业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电梯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在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中建立起零部件拆装实训体系。电梯零部件由合作电梯企业提供,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导向,各学习小组电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电梯零部件进行拆装和调试实训。通过上述方式,在课堂上,学做结合,既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调试掌握电梯各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2.3 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
将原本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上传到信息化教学平台中[5]。利用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完成原本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电梯相关理论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以及相关作业考核。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式,使专业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电梯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将教师从课堂上解放出来,使教师从原本的讲授者逐步转变成问题的解答者,提高课堂有效性[6]。
3 总结
采用上述方式,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期项目,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电梯整体结构的组成,各电梯系统的安装方式,各电梯部件之间的装配方式;通过电梯各子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拆装调试实训,专业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全面掌握不同类型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有效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线上和线下有效学习,使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具有持续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期末综合测评成绩的良好率由60%左右提高到了83左右,完全满足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富海.现代学徒制_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职电梯专业的校本实践[J].职业技术,2017(16):20-22
[2]荆凯.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5):138 -139
[3]陈秀虎,谌俊.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81-84
[4]孙睿.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5( 2) : 60
[5]秦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6)
[6]李群.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理论月刊,2006 (6)
论文作者:翁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电梯论文; 结构论文; 零部件论文; 学徒论文; 原理论文; 专业论文; 拆装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