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打滑”现象_教学过程论文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滑过论文,过程中论文,现象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化学教学观,目前研究的焦点已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深入到具体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事实上,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能力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情境和活动过程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创意,为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是,有一种现象却不容忽视:教师倾力创设的活动情境,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激励功能,而是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可以说是“赢得了起点,却失去了终点”,实在令人可惜。关注并思考这一现象的成因,对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路政建设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道路并非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原因在于,笔直的道路往往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造成路边“景点”的流失,而且削弱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力,并滋生其惰性心理。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将教学过程设置得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多加思索,即可一蹴而就;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度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也就容易使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无意问“滑过”,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无形中“流失”,此现象称之为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

任何一堂化学课上,只要稍加留意,类似的“滑过”现象随处可见。根据其具体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课堂教学进度太快,教师要么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要么提出问题后自问自答,都会使教学中值得探索的关键问题“一滑而过”。此类现象在化学基本原理教学中最常见。比如,在“原电池原理及其构成条件”一节课上,教师设置了下列实验:

a.将锌片、铜片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b.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现象?

c.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指针如何偏转?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后正应该让学生借助这些“脚手架”探究、讨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却直接将原理投影出来让学生阅读、记忆。这样一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协作交流、辨析概念的机会“一滑而过”,吃下的是一种“夹生饭”,当然也就会“消化不良”。事实证明,学生在碰到“判断构成原电池装置”的有关题型时还是疑惑不解。如果,此时教师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锌片、铜片质量的变化,铜片上产生H[,2]的原因?稀硫酸溶液中离子如何运动,如何形成电流?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以及装置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并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争论探讨、提炼拓宽,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再及时出示事先设计好的一系列装置,让学生自己分析:哪些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多数情况下,教师很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往往又不留下思考的时空,而是习惯于自问自答,急着说出结果,从而使学生错失了许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比如:在学习了金属钠的性质后,教师给出这样一题:要求学生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教师强调要全面考虑钠的化学性质,却又几乎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首先是钠与水反应。这样一来,就使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白白流失。要知道,适当引导学生在关键地方犯些错误或者先有意设置“陷阱”,再创设情境“排雷”,让学生走出误区,以训练思维的独创性,远比正面强化来得深刻有力。比如上面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认为是钠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不假思索地写出:2Na+CuSO[,4]=Na[,2]SO[,4]+Cu。这时教师不是急着否定,而是当堂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原先的思路产生了矛盾,这一悬念式的情境使学生凝神思虑,整个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集中的状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的奥妙,让学生“顿悟”,岂不比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结果更妙。

(2)对“非标准思路”的排斥和压制,造成一些颇具探索价值的素材无形中“滑过”。一般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对相关问题形成了某种固定思路,不妨称之为“标准思路”,也就希望课堂教学能沿着这条思路顺利进行,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现相左的“非标准思路”,就会由于“面子”问题加以排斥。教师当然知道对“求异思维”悦纳和鼓励的重要意义,但常把学生的“非标准思路”视为“离经叛道”,甚至于为了不打乱既定的教学计划,干脆采取回避、压制措施,殊不知这样不仅使一些极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从手边“滑过”,也在不经意间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

这类“滑过”现象在习题教学中最常见。比如,一位教师在介绍了“差量法”解题技巧后,给出精心挑选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质量为25.6g的KOH和KHCO[,3]的混合物,在250℃毫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冷却,残留固体为20.7g,则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物质的量关系为______。本题是一个过量判断问题,教师本希望学生用“差量法”求出答案,但有一位学生却用“和量法”简单得出了结果,教师为了不打断教学程序,未多加思考就排斥了这种解法,让一种很有探讨价值的解题思路“一滑而过”,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悦纳学生的“非标准思路”,善待学生的“闯祸”,不让其轻易“滑过”,将过程的唯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诱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有独创和革新精神的人,必须有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和承担犯错误的勇气。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要公开地表示赞赏,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不反对猜测和假设,尽量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3)设计了问题情境,也留下了思考的时空,但没有给出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造成一种事实上的“滑过”现象。这也是现行高考制度下“过程教学”异化为“结果教学”的主要原因。例如,一位教师教授“浓硫酸的性质”时,成功地引导学生探究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后,设置了问题: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物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应用实例,但问题比较难,要想学生一步到位设计出实验装置及实施过程,要求过高了,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这种状态下的探索活动形同虚设,使本可以体现的东西顺势“滑过”。其实,上述问题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如创设一些“渐进性”的问题情境:(1)用什么方法证明SO[,2]的存在?(2)用什么方法证明CO[,2]的存在?(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否说明一定含有CO[,2]为什么?(4)气体中同时含有SO[,2]、CO[,2]时,怎样证明是否含有CO[,2]?(5)如何除去CO[,2]中的SO[,2]?(6)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产物?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步步深入,探究设计出实验方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的探究活动能力总有一定的“阀限”,维果斯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如果课堂提问难度太大,超出了这个区域,活动情境设计得再精妙,也只能从学生的眼皮底下“溜过”,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因此,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应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梯度问题系列,激活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4)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不当操作和异常现象,视而不见,造成一些实验的关键“一滑而过”,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流于形式。例如,在讲解乙烯制备原理时,化学方程式为:然而,实验现象却是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生成黑色固体,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次要现象,不影响本实验要说明的问题,对这一现象“一滑而过”,丧失了一个极好地引导学生探究的机会,也让学生对实验的激情大打折扣。如果,当时教师能不失时机地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解释这一“反常”现象: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浓硫酸的脱水性,得出黑色不溶物是C[,2]H[,5]OH脱水碳化的结果,而生成的碳又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和SO[,2],刺激性气味是SO[,2]引起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确定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2]和SO[,2],从而有力地解释了实验中这一“反常”现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这类现象有很多,比如,在制备Fe(OH)[,2]的实验过程中,FeSO[,4]与NaOH溶液反应,结果未能观察到有白色絮状沉淀,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再如,做苯酚性质的有关实验时,会发现热的苯酚溶液冷却后,只呈现浑浊,没有晶体析出,与同学们的想象大为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认为这不是高考内容,没必要给予解释,甚至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也加以搪塞。这样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视而不见”,这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滑过”现象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教学中的“滑过”现象,看似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有着某种程度的“无奈”。其实不然,“滑过”不是纯粹偶然的,有着某种程度的必然性。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风格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有效地防止“滑过”现象的发生和蔓延,不能寄希望于零星的“查缺补漏”,惟有靠教师形成一种多元性的教学理念(宽容性、选择性、过程性),而不固守于既定的教学风格。显然这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短期行为,需要教师具有不断地在教学中求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渗透反思、修正的自觉性。但一些基本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

(1)尊重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滑过”现象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试升学”的总目标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目中无人,总认为教学要围绕一定目标,按照预设的轨道,系统、有序地展开,而较少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稳定、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严格按照教师准备好的认知格式进行,使一些可能“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滑过”,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确定因素很多,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发展的“自组织性”。尊重这一事实,就应尊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原则,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得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严谨”、“有序”、“完整”。因此,视教学为一个开放性系统,打破既定的老框框,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容忍“歧义”,接纳“质疑”,捕捉“异类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滑过”的机会自然也就会减少。

(2)先学后教,且慢说破。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将主体的“探究”摆在突出位置。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体验;有时甚至要有意设置“陷阱”,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然后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撞击,实现认知结构的升迁。教师的睿智不是表现在“先知于学生”或“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上。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和谐共振,课堂的节拍应随学生的活动起伏,而不是随教师的牵引左右。这是预防“滑过”现象的有效措施。

标签:;  ;  ;  

化学教学中的“打滑”现象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