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与信息化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教材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地理教育观念、教材取材角度、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突破和创新,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为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运用信息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而进行的师生交流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设计开放化、学习自主化、资源全球化、评价自动化等显著特征。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于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之中,不仅能更好地强化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地理知识点,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创新精神和包括地理信息技能在内的实践能力。
一、运用现代媒体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是指导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一定的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而自行建构的。学生应该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具有与实际情况相近复杂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体验不同的情境、检验不同的观点,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教学原则。
从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看,不少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比较抽象,且具有空间、时间跨度大,区域性、综合性强,反映地理演变过程的内容多等特点,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这些地理知识的意义建构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情境的作用,应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并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地理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地理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地理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例如,教学“火山和地震”时,因为火山的爆发和地震的发生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备课时可搜集各种音像资料、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课堂教学时,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顺利构建“火山锥”“火山灰”“熔岩流”“震源”“震级”“烈度”以及防震、避震的科学方法等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认知结构扫除障碍。
二、引导学生广泛收集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学习资料,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如探索游戏模式、情景化教学模式、案例研习模式、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等,虽然构成各种模式的教学环节不同,运用的教学方法各有其针对性,但许多模式都有其共同特点:一是重视以小组学习为基础的协作学习;二是开放学习空间和时间,要求学生在合作分工的原则下,在课外搜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高中地理新教材,从其结构上看,参考了一些国外教材的做法,采用“单元——课”的结构,每课内容相对完整,自成一个小专题,十分有利于组织探究性教学;从教材内容看,一方面,各单元都注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分析,不直接给出结论,启发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新教材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发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互联网等信息海洋中搜集大量的最新资料,探索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不仅使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新教材难教”的困惑迎刃而解,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搜集资料、自主探究的过程也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过程,在学习和探索的主题确定之后,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生进入学习和探索的起始阶段,教师应首先以一定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保证学习过程的针对性、方向性和学习结果的实效性。
2.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向,依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组际分工。例如,教学“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时,要求各组从“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四种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再从这一类型中选定一个典型国家或地区搜集资料,对该类型的地域分布、主要特点,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教学“气象灾害及防御”时,要求各组从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这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中选择一种,从该灾害的成因、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去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小组研究专题确定之后,组内各成员还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组内分工或角色扮演,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例如,探讨“酸雨”问题时,小组成员可分别扮演化学家、生物学家、健康学家、经济学家等角色,对酸雨的形成、特点、环境危害、解决方案等从不同角度去搜集研究资料。
3.指导、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在学生进行搜集资料之前,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主要是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目录、网址等,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料、网络资源等)。
4.搜集以网络为主渠道的信息资料。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决定取舍、深化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应给予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自由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获得必需的信息资料。互联网是学生获取资料的主渠道,其教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百科、教育网站、电子论坛、虚拟软件库等。此外,学生还可从图书、多媒体光盘等信息媒体获取必要的资料。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搜集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思考分析,去伪存真、选优除劣。
三、指导各学习小组将研究结果制成电子作品,组织课堂展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在对所搜集的地理资料进行反复研究、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各组将合作学习的成果制作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电子作品。如运用Powerpoint制成演示文稿;运用Frontpage制成网页;运用Publisher制作网站等等。在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电子作品交流,要求各小组派代表演示和讲解电子文搞、网页或网站内容,展示探索学习的成果,交流学习所得,共享学习资源,不过,此教学环节成功进行的前提,是地理教师在本学科实施信息化教学之初,就要指导学生掌握windows98的基本操作、下载网络上地理信息资料的技能以及Power-point、Frontpage和Publisher等软件的运用技能,并在必要时做出示范,播放演示文稿、网页等范例。
四、借助多媒体网络优势,建立开放式、面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机制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不仅使地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成为现实,而且改革了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的评价方法,实行开放式的、面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首先,制定开放全面的评价标准,一改传统的以地理知识考查分数为主的标准,为重地理学习过程、重地理技能、重创造性学习、重合作精神培养等的全面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见附表一)。地理课信息化教学也很重视对学生信息技能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搜集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整理、分析资料,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制作电子作品(演示文稿、网页等)的技能的评价(附表二为演示文稿的评价标准)。其次,改变长期以来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使学生通过评价电子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也能增强评价的民主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例如,在上述各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打分,即使小组汇报已经结束,如需查询,仍可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服务器(教师机)中的电子作品进行。
附表一 学习活动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评分
研究和收集信息
收集大量信息,且和主题有关5
4
3
2 1
完成小组角色 完成所有任务 5
4
3
2 1
小组合作情况 经常合作 5
4
3
2 1
任务分担情况 不需要提醒就能完成
5
4
3
2 1
书面和口语介绍非常简明,表明作者对读者 5
4
3
2 1
非常了解
角色 回答所有问题并提供很多有趣
5
4
3
2 1
的事实
任务完成情况 阐述大部分问题,提供大量建
5
4
3
2 1
议
结论 提供更科学的解释并能提供多
5
4
3
2 1
种解决方法
附表二 演示文稿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评价要求 评分
幻灯片数量至少有6张具有合适的背景、前景 5
4
3
2 1
颜色的幻灯片
科学性文稿内容具有科学依据,表述正确5
4
3
2 1
完整性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精炼 5
4
3
2 1
丰富性资料丰富,资料搜集面广5
4
3
2 1
创造性观点有独创,设计富于创意 5
4
3
2 1
合作性在学习过程中组内同学分工合作,5
4
3
2 1
各尽其责,组际间能共享资源
画面效果 界面友好生动,有吸引力,图文 5
4
3
2 1
配合贴切
语法和拼写语法正确,无错别字,行文非常清晰 5
4
3
2 1
标签: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资料搜集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