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论文_郭海波

试析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论文_郭海波

身份证号码:14052119770707**** 山西太原 030031

摘要: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缓解了我国环境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园林绿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园林绿化工作也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城市生态建设逐步推进,园林绿化面积也不断增加。但绿化范围扩大后,随之而来很多病虫害问题,因此,要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合适的方法积极解决问题,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创新应用

引言

我国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种植于园林、绿地以及部分风景名胜区,另外室内种植的花卉也属于园林植物。园林绿化植物对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观赏体验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园林绿化植物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切实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1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特点

1.病虫生命力顽强,首先作为一种生命力本身就很强的生物,病虫在温度条件较好、天敌数量较少的城市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其次,园林植物由于受到人类的管护和栽培,抗病虫害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大大低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受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也更大;最后,城市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影响是各个生态系统中体现最为严重和明显的,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病虫害滋生也更为严重,而这些污染气体和污染水质又对植物的生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抑制能力。综上,病虫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较好,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更差,导致园林植物内滋生的病虫生命力十分强大。2.病虫为害大,随着全球贸易量的不断增大,各城市之间人员物品往来频率的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速度也大大提高。这些存在于园林植物的病虫种类日益繁多,数量也不见消减,导致病虫害对植物的为害也越来越大。这些病虫害破坏园林植物的绿叶,破坏植物的传输系统甚至根部,严重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甚至会让园林工作人员多年的成果毁于一旦,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病虫防治难度大由于病虫种类的繁多和生命力的异常强大,导致城市园林内病虫害治理难度的加大;城市内人口稠密,环境脆弱,对治虫措施使用设置了一定的限度;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城市污染度较高的特点,使病虫害生物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2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环境负担越来越大,园林绿化也越来越重要。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一般选用枝干茂密,叶子较大的植物,既可以净化空气,又能减弱噪音,还可以在夏季起到遮荫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舒适度。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还能调节气候,在气温过高时能反射部分大气辐射,降低周围气温。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周围空气湿度。而为了保证园林绿化质量及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就要认真防治植物病虫害。

3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优化园林绿化植物检疫工作

苗木种植时,一些病虫害可以通过种子或幼苗来到园内,不仅严重影响着该类植物的生存,也容易对其他植物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在园林植物栽种前,应当做好园林绿化植物的检疫工作。一要壮大苗木调运检疫队伍,增加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以前的检疫次数,严格检疫过程,严格处理有病虫害的植物;二要在园林绿化植物苗木运输之前做好原产地的检疫工作,及时处理具有病虫害的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人员培训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想要更好地防治城市园林病虫害,不仅要加强管理,还要从提升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其综合治理意识的有效增强。城市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经常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参观学习,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针对病虫害不断加重,尤其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要尽可能扩大检验检疫范围,并不断更新完善相关规章制,若工作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检查和监督负责城市绿化的企业,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注重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和市民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3.3浇灌与排水研究

园林绿化植物区域应该建立比较完整的浇灌和排水系统。对新种植的绿化植物可以根据树种的不同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实施及时和适量的浇灌,确保园林土壤中保持有效的水分。对于栽植成活的绿化植物,在土壤出现干旱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进行浇灌。对那些水分养分以及空气温度要求比较苛刻的绿化植物,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尤其是新种植的绿化植物或者生长环境差的绿化植物开展叶面喷雾。在浇灌开始前,应先做到松土。一般来说,夏季一般早晚浇灌比较好,冬季在中午的时候进行浇灌比较好。最后,对绿化植物周边出现的积水要及时进行排除,特别是新栽植的绿化植物周围的积水要及时排除掉。

3.4充分发挥生物防治技术的作用

生物防治技术,就是利用生物来“克制”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前者为专门消灭病虫害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后者指的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特点:资源丰富,无污染,防治成本低,时效长,对其它植物不会产生较大的破坏。这些优点是化学农药等现代技术所不具备的,生物防治技术是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发展方向。1.以虫治虫。用于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虫”可以分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前者以害虫为食,后者以害虫为寄生体,两者都可以达到消灭害虫,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实践证明,寄生性昆虫比捕食性昆虫虫害防治效果更好,也更为成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优先选用寄生性昆虫。另外,也要做好天敌昆虫的保护工作,采取措施保证天敌昆虫顺利过冬,必要时应当为天敌昆虫提供相应的人工饲料,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2.益鸟治虫。益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对防治病虫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保护益鸟生存的环境,减少并消除人们对益鸟的捕杀,增强园林绿色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

3.5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现阶段一种新型的防治手段,它是将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相结合,利用生物对外界的反应规律进行防治的手段。物理防治起源于古代,到现今已经高度发达,防治工具和不同方法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主要利用热处理,射线等手段,热处理又分为干热,湿热2种类型。常用的手段如诱杀法、捕杀法、红外线辐射法等,这些方法都比较简单易操作,效果好,成功率高,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人员应当综合利用好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先发展生物防治技术,不断改进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永萍.生物防治技术对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意义[J].农村科学实验,2018(1).

[2]李彦彦.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8(20)

[3]尚慧艳,何恒果.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J].南方农业,2015(24)

[4]臧爱梅,刘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7(18)

[5]陈路波.浅析园林灌木病虫害的检查及防治策略[J].现代园艺,2018,(23):173-174.

论文作者:郭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试析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用论文_郭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