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灌区管理水平随之提高,这都离不开灌区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要提高水利信息自动化水平,就需要重视灌区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介绍了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灌区;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发展
引言
灌区要实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同时统一管理,传统水利要顺应时代实现转型,都离不开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创新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方法,完善灌区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灌区技术升级和优化,为灌溉水量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的利用率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奠定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1灌区实行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灌溉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是采用先进的采集数据方法、数据传输技术及处理手段,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网络系统为支撑,通信传输系统为保障,决策系统为重点,同时覆盖整个灌区的水利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完善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促进灌区的技术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为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提供了调度和运行决策支持。
2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缺乏信息化意识,信息传播模式相对单一。目前,南方山区许多灌区的信息传输方法都比较简单,对作物生长状况、水情等信息进行单一的监测,同时通过报纸或电话传输,这些方法都相对低效,不能迅速解决用水调度问题。必须有新的技术和思想观念来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灌区信息化建设。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使灌区信息化建设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系统的必要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深入到各个环节,最终发挥预期的效益。
(2)信息收集点的匮乏。目前灌区自动化、信息化面临着信息采集点少的现状,无法有效地获取灌溉管理所需的水流特征和相关信息,因此,用水调度的时候只能靠经验操作,许多灌区用水计划尚未常态化和规范化,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作物种植结构和水情条件。由于放水效果不佳,造成了种植成效的降低和水资源的浪费。
(3)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集成能力较差。灌区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和建设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划章程,导致灌区之间无法共享信息。同时,它还无法联网相关系统。各灌区软件的重复开发频繁发生,资源浪费情况很严重。此外,灌溉区用水需求分析、雨水收集、和供水调控等系统相互独立,不能满足日常灌溉区管理的要求,硬件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维护成本高,资本投资成本极高。
3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采取系统工程的形式,包括了整个信息生命周期过程。从信息流的角度开始进行分析,通过采集、处理和传输操作、表达和应用等关键过程,具有线长、广泛性和多点性等特征,而且这些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要实现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就不能缺少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自动化监测系统、以及信息应用和管理用系统。网络、自动化、传感、通信、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使用,结合科学的灌溉管理决策手段,可以让灌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
(1)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记录水文数据的智能仪和采集水文信息的终端和,前者是主要的设备,后者带有传感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实现水文数据的实时、定期采集、设置、检查、显示和储存。数据传输时需要将采集中心计算机和GSM移动网络相连接。信息采集系统中心是由计算机操作和传输软件等组成,可以完成水文数据的采集、处理、同时完成数据重组、归档和资源共享,并向终端发送控制命令,如校准时钟、对终端的数据查询和参数设置。系统中心可通过创建表格的方式对站点的水情建立档案,同时可以做到对采集终端参数信息及时设置或更改。水文数据记录仪装有浮子式传感器,它在执行系统中心的指令时,可实时收集、记录、转换、计算、记录、显示、存储或上报水断面的水位信息。信息采集系统监控,所收集的参数主要基于目前的水位,未来的工作重点放在完善流量参数、水流速度、降雨参数等方面的信息发布上。
(2)灌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灌区监测调度中心、河道监测站,各支聚和干聚组成了灌区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全灌区雨情、水情、支渠、干渠水位等的全方位监测,主要以灌溉区综合数据库和信息收集系统信息支持为依托,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可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等信息,进一步及时对水量进行准确调度,提高了灌区运行效率,同时灌区管理安全运行的以保障。
(3)灌区水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灌区应用服务是信息维护和管理的主要目的。为防汛做调度、水量做调度决策时需要用到灌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由此可见,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为此,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同时,还需要开发实时监控软件、信息管理软件、地理信息软件、用水管理软件等其它软件,实现灌区数据查询、信息管理、防洪预警等功能,让决策、调度、和防洪做决策时变得有根有据。
4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建设投资不足,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综合项目,已经建好的工程可能由于前期资本投资不足,导致系统建设不完善而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和效益。目前,不少灌区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灌区未安装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监控设备,仅仅停留在远程监控的阶段。同时不少灌区尚未开发业务应用软件,所收集的数据并未公开化,仅用作灌溉管理者的参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信息资源浪费。
(2)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缺乏复合型人才。了解灌溉管理的不了解计算机,导致不合理的技术结构出现,大多数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5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灌区信息化建设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功夫,要有一个高的起点和一个高的标准,而后通过先试点运行而后推广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应多与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合作,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要适合灌区使用,尽量避免低水平的不合理的开发,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水利资源信息自动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是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提高资金利用率。这就需要做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灌区业务系统、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密切结合,实现多网络合一。最后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后期运行管理是否顺利,都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所以在灌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狠抓大人才培养力度,职工培训、教育课程应将信息化知识列入其中,以达到人才队伍建设的均衡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灌溉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只有灌区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利建设才能实现现代化。我们不仅要从硬件、软件建设入手,而且在管理上也得牟足劲,全面提高灌区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灌区更好的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文军.浅议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水利水电.2013,(17):40-41.
[2]冉俊林,温俊峰.大型灌区信息化研究[J].水利电力.2019:192-196.
论文作者:钱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灌区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灌溉区论文; 水情论文; 水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