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基本检查间隔期提升方法研究论文_李云龙1,李秀玲2

直升机基本检查间隔期提升方法研究论文_李云龙1,李秀玲2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本文对直升机的基本检查间隔期的提升方法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列出了外场信息数据使用、外场检查法及内场使用法综合使用的增长方法,对国内外技术做出对比,并详细描述了本文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基本检查间隔期;外场信息数据;外场检查法;内场使用法

1.引言

直升机基本检查间隔期[1]是用户制定维修方案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用户的维修费用。现国内直升机的基本检查间隔期受相应部件可靠性水平所限,与国外同类型号相比,直升机的基本检查间隔期严重偏短,不仅增加了用户的维修保障负担,而且带来较大的航材耗费,是制约产品在民机市场的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2.基本检查间隔期

该项维修包括T类的周期检查和周期倍数检查,这些检查适用于直升机整机和系统。

每次检查按下列进行:

a)检查《飞行手册》应是完善的和最新更改的;

b)按照最新修改的《服务通报》;

c)检查临时性检查的日期;

d)检查和确认在检查间隔期间内,是否会出现接近定期更换时间限制的部件;

e)在部件更换之后,不要遗漏预定的工作;

f)考虑气候条件。

3.提升基本检查间隔期的方法

3.1.外场使用数据以及统计分析

3.1.1.定检项目实际检查调研

需要对现有定检项目进行逐项排查,需要联系直升机使用客户,搜集机群历年来定期检查情况。

a)定检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发生故障较多的机载设备,列为今后可靠性增长的重点工作项目;

b)定检过程中没有暴露出来问题的但是已经有迹象能够表明即将发生故障的问题部件,作为可靠性增长项目有待提升;

c)定检过程中没有故障发生的机载设备,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作为能够支持基本检查间隔期提升的有力依据[3]。

3.1.2.收集定检期间故障信息

外场信息收集主要是对直九系列机外场定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对纠正措施、实施效果进行闭环跟踪监控。直九系列机在定检期间所发生的故障,由使用客户维修人员统计,记录定检期间出现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纠正措施、总师意见、归零情况等。相关信息存档备份,为开展可靠性增长工作提供支撑。

3.2.外场检查法

3.2.1.方法概述

检查法是通过检查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状况,或测量产品功能及性能参数,确定产品寿命的一种方法。

如果检查结果符合技术条件,则产品寿命至少等于检查时的使用时间。

如果对产品维护及翻修记录检查的结果表明产品工作状态良好,性能指标符合所规定的要求,需要翻修量很少,则产品寿命可以延长。

关于产品寿命值和延长值的确定,应根据产品检查时的状态及所检查产品的抽样数,由主机厂与成品厂家商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实施程序

外场检查法实施的一般程序如下:

a)当检查产品结果未发现泄漏、锈蚀、磨损等异常现象而且产品功能参数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则产品寿命至少等于其使用时间或更长。

b)当产品维护及翻修记录检查结果表明产品工作状态良好,需要维护及翻修的量很少,则产品寿命可以延长。

3.2.3.注意事项

采用外场检查法对机载成品进行延寿,应注意以下事项:

a)外场检查法一般适用于采用维修方式为视情或状态的B类或C类产品,一般不用于新研或改型的A类产品。

b)应具备相对完善的检查工作、设备和方法,在使用中易于进行监控。

c)对于现役的A类成品,如果采用该方法进行延寿,为保证直升机使用安全,应与内场试验法结合进行,以给出科学合理的寿命指标。

3.3.内场试验法

内场试验法就是在工内场将产品置于规定试验条件下,通过内场试验确定机载成品的首翻期等寿命水平的试验。也就是说,内场试验是指在实验室内模拟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条件或在使用方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试验确定或验证产品寿命的过程。试验条件是指产品的寿命剖面、环境条件和维护使用条件等。

采用内场试验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根据产品的寿命单位(工作小时、飞行小时和工作次数等),考虑试验目的、试验要求、子样选择、试验时间及失效判据等多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

考虑到各类机载设备试验方法有不同的惯例,以及若要完全模拟实际环境条件和寿命剖面在技术方面、试验设施条件方面和经费保证方面还有许多困难,因此内场试验条件要考虑原技术条件的规定。其中一些与寿命无关的试验项目,在常规的验收试验和例行试验(又称为检查试验,周期试验等)进行后,在寿命试验中可不再进行。与寿命有关的试验项目,其应力水平、循环次数、持续时间等须考虑实际寿命剖面、任务剖面的情况,通过飞行小时与工作次数的折算关系等加以确定。若原技术条件已有合理的寿命试验方法,也可沿用。寿命试验中还应模仿外场使用中的维护条件,对受试产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试验施加的应力种类应选择既是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又是对产品寿命有明显影响的项目,并且还要考虑在实验室里再现这种应力的可能性如何,以及费用是否允许等因素加以确定。

内场试验法主要根据寿命试验方案与寿命评估(数据处理)方法两部分主要内容,来实现翻修间隔期或寿命的提高[2]。

4.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直升机的基本检查间隔期普遍比较少,还停留在国外的八十年代的水平。国外的维修体制已经在九十年代的基础上做了巨大的改进,参照欧直SA365N1主要维护建议,其基本检查间隔期已经在93年就达到500H。参照2009年的OPEN365技术出版物文件,其维修体制已经不同于九十年代,是更加细致的划分基本检查间隔期,例如:其维修间隔期划分为10H、15H、25H、50H、55H、100H、200H、250H、300H、400H、500H、550H、600H、1200H、1650H、1800H、2000H、2400H、3000H、5400H[3]。每一维修周期需要开展的维修工作都是比较重点而且精简的,这样做的前提是国外飞机成品的维修方式都已经大大提高,定时维修件数量很少,所以采用如上维修体制可以切实可行的保证飞机的可靠性。

国内在该项技术上还需要仔细研究国外现有的维修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做出更大的改进,减少经济花销的同时保证直升机的可靠度。

5.关键技术

采用外场信息法、外场检查法和内场试验法等多种方法提升基本检查间隔期,本次研究内容是根据现有几种方法的组合,合理全面的对基本检查间隔期内容展开清查、分解、排除工作,通过外场检查法对定检内容做初步的可靠性分析工作;外场信息法作为该项工作的重点方法,对基本检查间隔期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内场试验法作为辅助方法能够对前两项无法确定的项目做试验分析,用试验数据判断项目是否能够提升,定量地做出判断。经过三种方法的组合,全面的完成基本检查间隔期的提升工作。

6.结束语

提升直升机的基本检查间隔期,可以提高国内直升机的维修体制水准。在国内外技术水平相差十年的基础上,迈出追赶的脚步。基本检查间隔期的提升能够减少直升机用户的维修次数和维修工作量,而且还能够直接提高机载成品翻修间隔和寿命,以可靠性为中心提升整机可靠性、维修性,降低维修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公司在商保期内、外的维修工作,也能够带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JB 451A.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2005

[2] GJB 1407.可靠性增长试验.1992

[3] AS 365.Maintenance Program.Intervals and Operating Time Limits.

论文作者:李云龙1,李秀玲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直升机基本检查间隔期提升方法研究论文_李云龙1,李秀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