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三趣融合”论文_房萍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三趣融合”论文_房萍

黑龙江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 154211

摘 要: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学习内容与兴趣融合,教学实践与乐趣融合,品格养成与情趣融合,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悦心课程”开发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校本课程的文化品格与实践形态逐渐清晰,形成了以“三趣融合”为核心、以“悦心课程”为载体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悦心课程 三趣融合 核心素养

一、悦心课程开发的背景及初衷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

1.改革教育方式激活学生喜欢学习的需要。就目前的小学课堂来看,学习内容刻板枯燥,课堂组织形式保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学校必须进行改革探索。

2.完善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由于过分注重知识性教育,当代小学生身上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身体素质滑坡,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娇气、不合群、不善交际,独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奋斗精神和坚韧意志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孩子后续“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学校研究“三趣融合”教育方法的需要。根据“三趣融合”教育理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开设悦心课程,让儿童动手动脑,爱玩乐学,享受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创意的校园生活,从而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4.课程改革要求给学生“减负”的需要。随着“减负”的提出,渐渐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双职工家庭由于作息时间与学校放学时间不匹配,家长没有办法按时接孩子;许多校外托管、培训场所秩序混乱,托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3点半”现象已经成为年轻父母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如何破解,学校责无旁贷。

二、悦心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1.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专家开发的课程有时不一定符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学校一级的课程创新和开发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国际发展趋势。

2.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3.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教师意识到这一权力所要承担的课程责任,能够体验到这是对自身素质的挑战。

4、校本课程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评估学生的需要,然后经历一次有学生代表参加的审议,最后把一部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个过程就使学生真正拥有了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在受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学习自由。

三、悦心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1.过程。经过了前期的起步探索阶段(2011年-2012 年)和中期的调整完善阶段(2013年-2014年),逐步完善到普适推广阶段(2015年-2017年),以下简单加以介绍推广阶段的内容。(1)落实开设课程的场所。2015年初,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7600万元的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局直小学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2)实行自主式选课。我们在实施课程时充分照顾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生活实际。除了写字、阅读、国学三科必修课以外,其他的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兴趣优先、培养特长、共同发展”。(3)建立有效教学机制。一是抓实艺体实践课,让学生的特长在体验中发展;二是抓活科技实践课,让学生的技能在运用中提高;三是抓好校外实践课,让学生的情怀在活动。中升华;四是抓住考核关键环节,让孩子们在评价中感受成功。

2.方法。(1)文献研究法:检索、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2)行动研究法: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步骤,形成一个不断深化的螺旋型进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陶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陶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集。(5)专家评审法:邀请教研、科研部门的有关专家做讲座,并对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指导。

四、悦心课程的成效和分析

1.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悦心课程的研发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习从“要我学”逐渐变成了“我要学”。通过探索,学生们主动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发展了其智力水平,且我校开展的各项悦心课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悦心课程让“局小娃娃”的成长越来越好,获誉无数。

2.加快了教师专业的成长。研发悦心课程的实践把教师的观念引向适应儿童天性、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上来。通过悦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教师们开始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设计和组织教学注重从激发兴趣、享受乐趣、培养情趣上着力。由于老师们注重教学活动与兴趣、乐趣、情趣融合,促使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学习的情感日益浓厚,老师的“亲和力”有了很大提高。

3.推动了学校的繁荣发展。在“三趣融合”悦心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我校十分注重凸显学校特色,使原有的集体备课制度、个案研究制度、年级教研活动制度等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拓展和特色化。几年的实践研究,良好的学风、教风、干部工作作风逐渐形成。我校开展悦心课程建设7年多以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五、研发悦心课程积累的经验

1.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观也在发生悄悄地变化,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以学生的素质提高为自己的目标,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经过实践,教师的课程观已不再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制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互动形态。

2.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机制。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其课程评价也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学会了新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通过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确保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了学生个性,形成了学校特色。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舞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实践能力、形成个性特长提供了探索舞台。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4.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课程开发者,包括学校中的部分教师或者是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二是课程范围,涉及学校部分课程或全部课程;三是开发程度,除了新编课程外,还有学校或教师选择、改变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合理规范了地方性课程,并形成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科学体系,也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有效地发动了学校教师参与研究、投入教改。从学生方面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实践能力、形成个性特长提供了探索舞台。学校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是非常有益的。从教师方面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从学校方面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充分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学校开发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具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六、研发悦心课程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1.反思:(1)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2)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还有待于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3)如何进行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我们学校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将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续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使其不断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转变引起学生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和艺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的特色与品位。

2.展望:(1)组织课题组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2)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使学校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3)进一步研究学校课程的发展,科学分析学校和社会课程开发因素,自觉地开发培养未来意识的课程。(4)不断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制定出适合学校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实施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校本课程深具地方特色,因校而异,符合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教育需求,没有现成的直接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只是针对学校特色做了一些初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尝试,还有很多欠缺和不完善之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和兄弟学校合力攻关,吸取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带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为学校的整体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正由传统办学理念向“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转变,学校呈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找准了科研与校本研修的契合点。今天的成果只是一个起点,下阶段,我们学校将继续努力,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彰显学校特色。

论文作者:房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三趣融合”论文_房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