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叶勇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叶勇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腹腔镜是带有微型摄像头的临床医疗器械,能够深入患者体内探查病灶,确定发病严重程度。将腹腔镜运用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可以通过数字摄像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治。与传统的开腹探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检查相比,腹腔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观察准确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本文就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腹腔镜; 普外科; 急腹症诊治; 安全准确

引言

急腹症是临床腹部急性疾病的统称,是当前临床普外科疾病中高发的病种。普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恶化迅速,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疼痛,给其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如果对于该病情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诊疗,将会导致病情迅速蔓延,甚至于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急腹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1.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的具体运用

1.1术前准备

在手术治疗中,医护人员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全麻插管,按照标准向患者注射麻醉药物,当患者被麻醉后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不会发生意外事故。为了配合主刀医师的手术治疗,应该妥善固定患者腕关节以及膝关节,让患者以一个较为自然的姿势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前正确连接腹腔镜镜头、气腹管、吸引管、光导纤维等器具,并且检查各仪器是否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气腹采用气体,而气体可导致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指数降低,因此为了降低气体对于患者的影响,应该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从而有效避免发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同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应该备好相应的等药品。

1.2临床诊治方法

在医护人员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麻醉之后,医师应该采用Veress

气腹针对患者进行穿刺操作,同时通入适量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扩展,压力保持在10-14mm Hg。将腹腔镜缓慢地放入患者体内,通过控制腹腔镜内的显微探头对患者腹腔进行观察,要求认真观察患者的胆囊、胃、盆腔、小肠等器官,从而明确病灶及病情严重程度,以便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资料。医师通过显示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理指标,从而对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诊治措施。为了保证腹腔镜观察的有效性,对于上腹部病变患者可在剑突下和右侧肋缘设立探测口,对于下腹部病变患者可在麦氏点和左上腹设立探测口,同时在患者体内置入腹腔镜以后,应该及时进行止血、吻合、缝合等手术操作,从而有效避免腹腔感染。

2.腹腔镜优点

普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促,病情恶化迅速,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进行有效诊治,那么就会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与其他诊治方法相比,腹腔镜诊治法具有手术视野好、腹腔探查完全、手术安全性高,能够及时探查出潜在的病灶。同时腹腔镜具有创口小、复原效果好等特点,给广大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2.1可明确诊断且准确率高

与其他探查方法相比,腹腔镜具有可明确诊断且准确率高的特点。何伦新学者通过对78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诊疗效果进行研究,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7.4%,仅有2例患者无法探查病因。同时未探明病因的2例患者因采用腹腔镜诊治法,避免了破腹探查,极大地降低了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疼痛感,因此也达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姚捷学者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后发现,超过15%的急腹症剖腹探查是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取代的,盲目进行剖腹探查将会给患者造成身体造成巨大的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通过采取腹腔镜进行诊治,在明确患者发病机理及病灶后再进行剖腹治疗,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腹腔镜诊疗法属于微创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期,使得患者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肖志刚学者通过分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128例应用资料后发现,急腹症患者进行传统剖腹手术后长期卧床较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 肺部并发症和直立耐受不能,而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可以使得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使得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排气进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对于广大老年普外科急腹症患者来说,通过腹腔镜诊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3安全性及手术愈合率较好

杨拥等学者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评估中指出,传统的腹探查或手术操作往往由于手术面积大,创伤范围广,不仅手术安全性能较低,同时手术愈合率也较腹腔镜诊疗法要低很多。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面积小,手术愈合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贾得军,吕明瑜学者指出普外科急腹症术中中转开腹原因多种多样,如术前探查结果、医院的医疗水平、手术视野狭窄、患者出血较多等。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腹腔镜诊治法没有效果,主要是因为很多腹腔类疾病并不完全适用于腹腔镜诊疗法。

3.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思考

3.1强化临床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在术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树立患者对于腹腔镜普外科急腹症诊治的信心,从而有效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使得患者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医护人员要认真核查患者的病理信息,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及麻醉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有效消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紧张不适,帮助患者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念。除此之外,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阶段,医护人员应该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最新的病态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尽可能减轻患者心理上受到的折磨。

3.2加强医疗器械使用及医疗过程的无菌管理

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采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对于实际的治疗工作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医疗器械上可能附着有病菌,而这些病菌如果不能及时杀灭,那么就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医院来说,由于不注重对于医疗器械的无菌管理,甚至于多人共用一套医疗器械,进而带来交叉感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有效提升腹腔镜对于普外科急腹症的诊治效果,就需要加强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符合要求,在使用医疗器械如针管、注射器等之前要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如果存在类似情况应该及时提出并且予以更换。同时要保证病房的通风、采光等达到要求,保持室内干燥,定期对于地面进行清洁。

3.3明确腹腔镜手术禁忌

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但是其同样存在很多禁忌。因此在利用腹腔镜进行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要对手术禁忌证严格把握。对于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因为急性大出现而导致昏厥、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生理指标变化较大、腹胀腹肿较为严重、腹部外伤或腹膜后脏器损伤严重等情况下,应该禁止使用腹腔镜。同时在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应及时实施中转手术。实施中转手术后要进行抗生素辅助治疗,从而有效降低各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伦新,李喜凤,黄解申.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23-124.

[2]姚捷,马建明,钱建军.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和腹部外伤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4(9):684-686.

[3]肖志刚,黄忠诚,刘升锋,等.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附128 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2014,17(6):653-655.

[4]杨拥,蒋君秀,朱新锋,等.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13-14.

[5]贾得军,吕明瑜.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15.

作者简介:叶勇,男,(1983-),本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普通外科临床诊疗工作。

论文作者:叶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叶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