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症,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是气道呈现为高反应性,在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的状态下,工业化进程加速,导致哮喘的发病几率呈现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哮喘发病不存在性别以及年龄的差异性,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山西大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0例患者中,男70例,女90例;年龄36~69岁,平均(46.21±5.65)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l增加≥12%,且FEVl增加绝对值≥200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GINA方案治疗,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阶梯式治疗。选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8024)吸入,每吸100μg,每次200μg,每日2次。并同时进行随访,随访1周、2周时,均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用药。治疗30d后,对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20分的患者给予个体化治疗。具体措施包括:①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规范,建立患者档案,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如患者自身存在支气管炎症,则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则查找过敏原,给予针对性护理,提升护理质量。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详细展示支气管哮喘的应对策略,如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成年患者用氨茶碱(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88)0.25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如出现过敏反应则使用地塞米松(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6)5-10mg静脉注射,让患者掌握应急措施。②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及时了解患者诉求,积极开导患者,提高治疗效果。③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制订饮食计划,嘱其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饮水,促进痰液的排出,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抵御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按ACT评分标准评定,得分25分,表明哮喘完全控制;得分20-24分,表明哮喘部分控制;得分<20分,表明哮喘未控制。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结果1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后,完全控制130例,部分控制16例,未控制1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146/160)。
4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且在临床上较为多发。临床主要特征是可逆性气流受限,属于慢性疾病,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气促及胸闷等属于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胸痛,分为不同的表型,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强度及治疗策略。基于此,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患者的治疗提出了个体化治疗(GINA分级治疗方案),治疗选择分为1-5级,强度逐步递增。初始治疗是2级,药物选择孟鲁司特片,若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效果不佳,则可加用低剂量茶碱或加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促使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提高。支气管哮喘未控制原因包括治疗依从性差、变应原或其他致喘因子持续存在,合并鼻窦炎、感染、精神因素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性知识、管理办法不当等,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死亡率剧增;合并鼻窦炎者可使其出现支气管痉挛,导致气管炎症进一步加重并可促使气管堵塞;感染作为常见哮喘诱因受到临床重视;精神因素可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出现心理障碍且加重病情。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吸入激素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并使其规律用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处于有效控制状态。目前临床上在支气管哮喘管理方面,利用各种途径提高患者吸药装置正确使用率、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促使医患关系和谐,如通过疾病知识健康讲座及一对一指导促使患者规范用药,提高哮喘控制率。临床治疗哮喘的目标是获得总体控制,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预防患者未来风险,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肺功能损害。管理环节包括评估、调整治疗和检查疗效,可促使治疗流程更加细化。管理策略是以患者为中心,评估项目包括患者临床症状,重新审视患者哮喘诊断是否正确,判定是否存在合并症,吸药技术是否正确等。在治疗方面,不仅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还需要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接触变应原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不仅需要合理选择药物,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喜好等。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个体化管理期间,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并明确如何正确用药。如普通情况下,需要应用哮喘控制药物,若症状加重,可加服缓解药物,若急性发作,则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自我管理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另外,在个体化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哮喘表型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个体化管理,关注疾病异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严重程度及经济情况等,最大限度地控制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丁巍,邬超,王文艺,等.支气管哮喘患者个体化治疗效果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110-11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白雪.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表型及其个体化治疗研究[D].北京:解放军医学院,2016.
论文作者:牛存义1,袁学强2,罗志远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个体化论文; 哮喘论文; 疾病论文; 症状论文; 支气管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