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热曼
(新疆伊犁友谊医院耳鼻喉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摘要】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单孔鼓膜穿刺,研究组采取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较研究组明显要差(P<0.05),具有统计意义,两组共有4例发生并发症,症状在后期治疗中消失。结论: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鼓膜穿刺;疗效;分泌性中耳炎;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06-02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鼓室积液、传导性耳聋为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会影响其听力,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及行为改变,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1]。临床上治疗SOM的常见方法为鼓膜穿刺。本文对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进行分析,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SOM患者,患者经听力检查、耳镜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入选标准:年龄3~12岁;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伴有头痛等症状;CT影像检测可见积液阴影;耳镜检查鼓膜呈现不透明颜色改变;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有头颅外伤,以及符合文中使用药物禁忌者。将入选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25例患者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3-11岁,人均年龄(6.7±2.2)岁,病程3d~1年,平均为(33.2±15.3)d,其中右耳11例,左耳9例,双耳5例,平均听力损失(26.3±10.5)db,对照组25例患者中,女10例,男15例,年龄3-12岁,人均年龄(6.9±2.3)岁,病程7d~1年,平均为(33.8±15.4)d,其中右耳10例,左耳11例,双耳4例,平均听力损失(26.7±10.3)db。两组SOM患儿在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上大致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孔鼓膜穿刺:先用75%酒精消毒外耳道鼓膜2次,将棉片用1.0%丁卡因浸润后,贴于鼓膜进行5~8min的表麻(不配合患儿进行全麻),起效后,取出棉片,在内镜下,用5号细长针头的无菌注射器于鼓膜紧张部位下方进行穿刺,进入鼓室后,将内部积液缓慢抽出,待无积液抽出或抽出阻力加大时说明积液抽尽,拔除针头,用无菌棉签擦拭外部液体。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西替利嗪滴剂等辅助治疗,穿刺后第2d开始使用0.5%呋麻滴鼻液5d,咽鼓管吹张5~10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 用75%酒精消毒外耳道2次,并用丁卡因对鼓膜进行表面麻醉,进行鼓膜第一次穿刺,积液抽出后在鼓膜紧张部位上方进行第二次穿刺,穿刺完成后缓慢注入注射器的内部空气,将残余积液从鼓膜紧张部位下方位置排出,反复进行直至积液流尽,之后于注射器内加入调制好的0.5~1.2ml混合液(5mg地塞米松、4000IU糜蛋白酶、2ml氨溴索注射液)注入,完成后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患耳向上,并轻按耳屏部位,使药液完全扩散。术后擦拭、药物辅助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评定
治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声导抗测试鼓膜曲线恢复为A型,鼓膜颜色检查正常,听力恢复症状;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声导抗测试鼓室曲线恢复1个等级,听力提高不低于10db,鼓膜颜色检查基本正常;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鼓膜颜色无改变,声导抗测试曲线无变化,听力未恢复[2]。本文中将治愈、有效归为临床有效。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取SPASS15.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以X2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经过治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较研究组明显要低(P<0.05),具有统计意义,具体见下抱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25)
组类 无效治愈有效临床总有效率(%)
研究组2 15 8 92
对照组611 8 76
X2--- 9.524
P--- <0.05
2.2 治疗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均未出现鼓膜穿孔、内耳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眩晕,1例鼓膜轻微瘢痕,研究组1例短暂性耳鸣。以上症状均在后期治疗中消失。
3.结论
SOM是小儿常见疾病,可导致患儿听力的下降,并可产生前庭功能降低、反应迟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及行为的改变,降低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病机尚无明确定论,多数研究指出咽骨管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反应、呼吸系统感染等与SOM的发病有密切关系。SOM在发展过程中,分泌液的性质也存在动态变化,分泌液中含有大量炎性物质,分泌液若长期停留在中耳内,容易形成肉芽组织。因此SOM早期应及时将分泌液排出,可有效预防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中,研究组通过2次鼓膜穿刺,可彻底排空积液,有效减少炎性物质的残留。对于SOM的穿刺,研究指出,使用细针进行鼓膜穿刺,鼓膜损伤轻,且穿刺后鼓膜愈合快,另外由于穿刺针针尖短,可尽量预防和减少损伤中耳内结构,避免粗针穿刺、鼓膜切开等引起鼓室硬化或鼓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鼓膜穿刺治疗中,注射药物能够稀释炎性物质,可将残留积液从咽部排出,且注射药物本身具有消肿抗炎作用,能有效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防止复发。
本文中研究组采取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对照组疗效较研究组明显要差(P<0.05),具有统计意义,且两组术后并发症轻微,提示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与文献报道相符[3]。另外,为保证治疗效果,在SOM穿刺中需要注意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患耳干燥,避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若治疗时若室内温度较低,可对注射药物加温,以免因药液温度低而刺激到内耳部位。
综上所述,鼓室注药联合双孔鼓膜穿刺方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芳,李晓艳.鼓膜穿刺和置管治疗儿童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2):132-134.
[2] 覃冠锻,莫练,侯涛等.鼓膜两点穿刺鼓室冲洗吸引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3):620-620.
[3] 郑燕青,陈小兰,康碧珠等.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3):33-35.
论文作者:克热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鼓膜论文; 中耳炎论文; 鼓室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