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激趣的“四因素”论文_郑伟新

政治课激趣的“四因素”论文_郑伟新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 321102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基本思路、基本载体、基本形式四个角度提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生活化、活动化、小组化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师主导 生活化 活动化 小组化

长期以来政治课的生存状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枯燥、靠背,课堂沉闷,不感兴趣。这也是笔者上学时对政治课的感受。当自己走上政治教师岗位的时候,就一直努力在改变政治课的“闷”态,改善政治课的生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激趣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自身的智商结构、家庭背景、人生规划等有很大的关系,但学科教师自身的素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正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

首先,政治学科教师应该是一位“魅力”教师。这种魅力在这个讲颜值的时代,教师的颜值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真正吸引学生的肯定是“气质”。遥想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他讲课的杏坛不过是一个大土堆,能够把三千学生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并一生追随其左右,这就是孔子的魅力。还有苏格拉底,他出生在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相貌平平,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但是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这位思想圣人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身边吸引着众多求学者。

其次,政治学科教师的魅力不仅是学识上的,还应该表现在对主流价值取向的高度自信和认同,表现在高尚的人格魅力。毕竟,政治学科担负着德育的功能,如果教师自己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有偏差的,那就不可能传播正能量。试想,一个在课堂上老是抱怨、怀疑的老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呢?只有自己真学真信社会主义理论,在课堂上才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富有激情地将理论阐释清楚,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真学真信。

第三,政治学科教师的魅力还表现在强大的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这种亲和力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来自学生对师爱的真切的感受。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做到热爱别人的孩子是不容易的事情,也因为此,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趣的基本思路是生活化

之前,政治学科的恶劣生态是学科知识与生活的严重脱节造成的,来自于从前苏联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没有足够的生活化演绎,让人感到枯燥。新课程改革之后,从教学内容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现行教材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教材的改变还得有教学策略的改变。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灌输,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为了分数而学,为了教材而学。如今的政治课应该是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的过程。如在“依法纳税”教学环节,可以创设税收与生活、违反税法的实例等情境,把学生从课堂牵引到生活中来,亲身去体会为什么要纳税、如何履行纳税义务……课后还可以开设探讨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进行税收宣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增强了教学的实效。由学到用的过程也是当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方向,现在的中考、高考试题也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激趣的基本载体是活动化

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着听的课堂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活化的课程,能够真正演绎课程生活化的载体是活动,活动化是接下来新一轮课程改革政治学科的方向。政治活动课是指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倡导开放互动与合作探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社会活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并从中得到感悟来实现教学目标,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内化的有效途径。现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的《综合探究》就是活动化的具体体现。例如,在学习《劳动与就业》时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当前的热门职业、走入人力资源市场做调查、深入企事业单位感受职业体验等,以此感悟劳动与就业的意义、现状、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及自身努力的方向。因为生活化的课程设计思路,使教学以活动化为基本载体成为现实。

四、激趣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化

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将知识、技能内化的过程,因此政治课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教学方式的革命,越来越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出来。小组活动是全体小组成员都参与的活动,是既分工又合作的活动,在活动中大家都是主体。例如前面讲到的《劳动与就业》的探究活动,小组要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的确定、活动时间地点的选择、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资料的总结等;整个活动要有分工,既有活动的总调度,又要有各个环节的具体负责人等。通过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活动的艰辛,当然也能体会其中的快乐与收获,这种走出教室的课堂也必将激发出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就像是春天的花海,五颜六色。个体兴趣的激发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有着一颗“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政治课堂必将魅力无限。

论文作者:郑伟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政治课激趣的“四因素”论文_郑伟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