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史春论文_史春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史春论文_史春

溧阳市供电公司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在新时期,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电力行业而言,其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增多,电力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投资方和施工方的经济利益,但随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实现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双赢。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1电力工程管理重要性分析

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确保各个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安排,以实现事前解决事故隐患,事中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另一方面,科学的管理模式也有助于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加合理的完成工程任务目标。由于电力工程管理包括了工程监理管理、建设材料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规划管理等各个方面,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因此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这是保障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进度的基本前提。

2电力工程管理的特征

对电力工程的管理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管理对象的动态性。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受到的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使得电力工程管理存在很大的波动,因此,电力工程的管理对象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同时,我国的电力工程行业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并且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对电力工程建设投资不够,尤其对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电力工程融资方式较少,这样就使得电力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第二,管理目标的综合性。为了更加严格地控制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从电力工程建设的美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同时,由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项目普遍具有施工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和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因而创新电力工程管理的模式很有必要。第三,管理行为的专业性。为了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电力工程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因而要求管理行为的科学化。由于电力工程是一种基础产业的建设更加要求配置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

3常见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第一,业主自建。在监理模式建立之前,业主自建模式已经存在,且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管理中。此种管理模式是指电力工程所有的管理工作均由业主方承担,例如,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但由于业主在专业知识和经验等方面认识程度不足,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不能充分地利用资源,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支出。此种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已经逐渐消失。

第二,工程监理。工程监理管理模式的形成主要是降低业主自建管理造成的不必要损失,自该管理模式建立以来,电力工程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向发展。监理管理模式的管理对象包括业主、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三方。尽管监理管理可使业主的管理压力得到缓解,但未能保证管理的全要素和全过程,一些监理单位并没有发挥出监督的作用,实际管理效果欠佳。

第三,DBB管理。此种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因其具有严格的管理顺序,按照先设计、再招标、后建造的顺序进行管理,要求上一阶段工作结束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工作。除此之外,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面比较广,且通用性较强,可使投资成本降低,对投资风险有规避的作用,但也不乏一定劣势,如:工程管理费用高、周期长、容易出现纠纷等。第四,CM管理。在工程建设前期,工程委托人聘请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CM经理对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进行综合管理,CM管理模式区别于DBB管理,其是依据固定顺序开展工程,工程委托人与CM经理一同对工程规划、图纸设计、后期施工进行管理,同时在工程分项设计结束之后便能够对外进行招标,这也使得工程建设周期缩短,管理方面的支出以及工程建设风险降低,收益加快,但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也会伴随高承包费用的弊端。

4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必须要根据我国行业实际情况进行,国内外的电力行业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优秀的管理经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应积极学习。下文简单介绍几种比较优秀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仅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4.1.1滚动开发模式

现阶段流域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即滚动开发模式。流域水电开发过程涉及到许多的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将水电开发管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工程项目采用阶梯式的管理方法,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分别由不同的管理队伍负责,权责明确,工作效率自然能够有效提高,也能够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

4.1.2PM模式

PM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临时构建一个专门的柔性组织,用于计划、组织、指导、控制项目建设过程,这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项目资源,保证了项目管理的科学、专业性,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可以满足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

4.1.3EPC管理模式

EPC模式是指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现阶段各种工程项目承包中都广泛的使用这种管理模式,管理效率比较高,相比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EPC模式奉行人性化服务的原则,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促进建设效率的提高,降低工程造价。

4.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滚动开发、EPC、PM三种模式的工程管理模式效率都比较高,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应结合电力工程建设实例对其进行一定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4.2.1创新组织机制,优化电力工程管理组织机构,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

管理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因此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必须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管理人员,他们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管理工作经验、较高的职业素质,项目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面对突发状况能够灵活变通,为了促进组织结构的整合优化,他们还应该具备快速重组的能力。

4.2.2建立科学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监督、评估、考核机制,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对项目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综合分析项目建设成本,才能够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决策失误。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贯穿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项为了保证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充分发挥作用,建筑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及考核机制,保证相关人员在评价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时能够有制度可依,防止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完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2.3积极引用创新理念,优化工程管理过程

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产生了一些比较新颖的管理理念,在工程管理创新过程中,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引用符合自身实际的工程管理模式,优化项目施工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分为很多种,而每种管理模式均具备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业主和施工单位应从中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与施工质量紧密相连,所以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并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创新管理理念,实行全过程管理,多措并举,以促进电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 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民营科技,2011,01:142.

[2]黄永光. 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1,08:426-427.

[3]杨神洲.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科技视界,2015,08:215+277.

论文作者:史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史春论文_史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