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讨论文_杨永超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讨论文_杨永超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409801)

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伴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化,高中生物教学在思想、模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革,要求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不应该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创新,使得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变得高质高效。所以,在新课改的视域下,教师也应该加强重视,使得教学变得创新而完善。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路径

前言:

在不同的时期下,教育当中的指导思想也是具有一定变化的。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陈旧、固定的一些模式和方法早已不再适用,应该积极的改进和创新,才能达到理想的最佳效果。所以,在这样的视域下,高中教师在生物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积极的转变和更新,使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展现。

一、融入时事要闻,推动专业发展

针对于生物这一学科而言,虽然处在理科当中,但是和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由于生物学的变化和发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学科当中的理论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充实和更新,所以大家经常称生物为理科当中的“文科”。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教师也不应该将学生的知识视野仅仅局限在教材内容当中,而是可以不断的进行充实,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有着更多的收获。

例如,身为一名生物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一定要将自己的专业魅力不断地展现出来,应该对生物领域当中的新发现、新知识进行不断的吸收,使得自身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丰富,这样也能使得学生的知识边界得到拓展。如,在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一些时事要闻,如免疫抗癌的新突破、A型血变O型血等,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科知识,也会集中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得自己的专业发展也得到相应的推动。

二、培养创新意识,满足课改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不仅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应该展现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作用,彰显主体精神,不断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不断的实践。所以,在这样的导向下,教师也应该更好地满足课改要求,更好地展现新课改的导向性,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生成[1]。

例如,在新课改的导向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设定一个相对独立、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展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学生采取亲身实验这一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根据实际的课题内容进行假设、方法设计、投入实验、记录结果并汇报等,这样可以在实验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并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最佳效果。

三、更新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在高速的发展当中,并在教学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所以,在新课改的导向下,高中教师在生物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也应更好地借助现代技术所具有的巨大功效,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的辅助力。在原本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往往让学生采取誊写等方式进行摘抄,使得课堂氛围比较死板。所以,在现代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改善原本的局限性,使得教学目标得到达成。

例如,在课程中,在复习“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细胞”等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回忆和巩固,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采取动态动画演示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学习当中的薄弱和难点。在这样的模式下,就可以不断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得理想的教育成效得到展现。

四、合理布置作业,促进全面发展

课外作业是学生生物学习当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3]。但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也应该进行适当的革新,而不是采取原本一刀切的方式,使得作业布置的价值得到展现,为学生的全面及综合发展起到最大化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作业设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梯度的方式,为学生从高到低划分成A、B、C三个层次,在不同的层次中设定作业时,在难度和内容、量上都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好的保障学生的适应性,使得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其的全面发展起到助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这一视域下,身为一名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等,使得理想的教育成效得到展现。如,在此过程中,可以融入时事要闻、培养创新意识、更新教学方式、合理布置作业等,使得课程价值得到展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莉.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48.

[2]张雪,申静敏,陈国梁.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79+81.

[3]吴姗姗.高中生物课堂关于加工类食品安全的初探实验[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170.

论文作者:杨永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路径探讨论文_杨永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