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论文_陈浩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论文_陈浩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和修改作业,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作业批改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活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作业批改能清晰反映教学中的症结,是对学生作业状况的审查和评价。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获得反馈信息,诊断课堂教学效果,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对作业布置的“量”和“度”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根据理论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作业批改应该体现出人文性、情感性以及个性化。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包括完成作业和评价作业。完成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评价作业则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作业的教育价值不是单纯完成作业所能替代的。作业批改,是每个教师一项具体而艰巨的工作。学生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巩固、消化的反馈能力,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做好作业和批改好学生的作业需要教师用心思考,努力实践。

一、传统的作业批改

一般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把学生完成作业与教师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对自己的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被动状况,“全收全改”是长期以来多数教师采用的方法。教师通过全批、全改,来了解学生对已授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知己知彼,备好下面的课。学生接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后,心里有种踏实感,觉得这次作业已被教师认可。但是,“全收全改”要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工作量大,因而教师备课及课外辅导的时间势必要减少,再者,教师很难做到精批细改,学生只知道作业的对错,而对错误的原因很难弄明白。结果是,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的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作业批改环节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阻碍。

 二、作业批改思路

语文作业的内容结合课标和大纲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选择作业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作业训练的效果。

1、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批改要以课内为主。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课后收回学生的作业,课外批改。这样,往往学生在做作业中暴露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要隔日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从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中获得信息。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及时反馈的教学效果,要大大优于隔日反馈,因此,课内作业不拖到课外处理,不仅教师的批改负担能得到减轻,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备好课、上好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良作业批改方式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其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了,作业中的错误便会逐渐减少,学生的过重负担也会相应减轻。

3、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作业批改要以学生的自批自改为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自批作业是一种反省性的思维活动,它迫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认真的回顾与检查。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就能在大脑中建立起有关正确思维方法的清晰印象,从而使今后的学习活动更好地定向,这是教师批改作业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学生自批作业,绝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随意处置自己的作业,而是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批。教师仍然应该对学生的作业逐个进行审查,并对作业质量及自批情况作出评价。

三、作业批改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批改符号

以往,教师通常使用传统的作业批改符号,即对的打“√”,错的打“×”。新课改以来,有人提议不要打“×”,因为“×”像十字,如同在学生的心灵上插了一个“十字架”。那么怎样把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表示出来呢?这方面有的教师做得很好,他们用画横线或圈出来等方法给予学生提示。另外,有些教师用“优、良、中、差”来评定学生的作业成绩,也有些教师用“笑脸”贴粘来奖励作业完成优良的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批语的激励效应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教师的批语,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有时,恰到好处的几句评语要胜过一箩筐苦口婆心的劝导,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于学困生,我有时在他们作业的错处画杠或打个问号,再写上“加油、努力”的批语,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对于优等生,我常在他们的作业中写上“你真棒”、“你真行”等评语,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

3、通过批改培养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这类毛病几乎都可以在他们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可学生自己往往认识不到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教师批改作业时要及时向学生指出不足,促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如有些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格式零乱,也有的学生写作业时粗心大意,不是抄错题,就是抄漏条件。对此,教师要进行深刻剖析,向学生指出其危害,劝诫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4、尝试多种改法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这对于学生明确答案无疑是最好的,但却耗费了教师大量宝贵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研、学习理论,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而且,由于长期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缺乏新鲜感,往往是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束之高阁”,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鉴于此,我们可尝试这么几种批改方法:(1)全批不全改。教师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全批,同时提供改错信息,或提出疑问,或简单提示,或符号示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他们严格按要求改正。(2)重点批改。对于一些简单的、出错率较低的练习,教师可只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己批改。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给学生一次批改实践的机会。(3)面批面改。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的练习,尽量采取面批。当面指出错误,为学生设疑、释疑,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4)自批自改。如词语的听写、课文的默写或一些出错率较高经纠错后再进行的强化练习等。(5)互批互改。该法多适用于作文修改。批改前,教师先作适当指导,然后让学生互批互改。(6)分层批改。平时的课文背诵、词语听写等可采用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班上建立一个网络,即教师—科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先由教师批科代表的作业,再由科代表批大组长的作业,依次进行。

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和修改作业,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论文_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