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合理性调查_第一产业论文

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中职专业结构合理性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理性论文,产业发展论文,中职论文,需求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4)0003-0074-0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提振中职的发展势头,政府在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劳动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中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质量逐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职学校仍面临着生源减少、吸引力不足、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抛开学龄人口下滑的社会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中职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疏离,相当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学不能及时地致用,或者干脆不为市场所用。因此,从我国产业发展需求来审视和提高中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提高中职的办学效能,增加吸引力,使中职发展由设计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产业发展与人才的需求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笔者对2004年至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及相关就业人数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如图1显示,第一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值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13.4%逐渐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平稳,比重波动较小;第三产业则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4年的40.4%逐渐增长到2010年的43.1%。与这样的趋势紧密呼应的是,三大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和就业人数的变化。

图1 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1]

图2 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数(年底数)及比重的变化[2]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第一,2004年以来我国总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绝对数量和就业人数所占比例都呈下降状态,从2004年的34830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27931万人,所占比例也从46.9%下降到36.7%。此消彼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量都有所增加,所占比例也分别增长了6.2%和4%。数值的变化说明了我国第二、三产业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在持续增强,一个长期的趋势是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必然相应提高其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而这也应然地成为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指针。政府在这一阶段与时俱进地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这样的发展思路如果落到实处的话,可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最终增强职教自身发展的内驱力。

二、中职专业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按照2010年《中职学校专业目录》,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4]。

笔者收集2004—2010年间的相关国家统计数据,力图从上述专业的招生数、在职教师数、生师比、专业点数量四个维度,客观地描绘中职专业结构生态,在此基础上与前述我国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比,审视两者间的契合程度。

(一)招生总量扩大,专业人数分布不合理

随着国家职教发展战略的总体推进,近年来中职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中职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技术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由于中职学校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所以从总体上说,中职专业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一致。但是具体从三次产业类人才培养比例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

从图3所显示的中职学校招生数来看,2004—2008年期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均在5%以下,这与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10%左右的比例有一定差距。“十二五”以来,国家开始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投入,这其中包括对中职涉农专业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免费政策逐步落实到位。这一政策调整使得2008—2010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数及所占比例迅速提升,到2010年达到了15.52%。显然,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人数的回升有利于培养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所需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产品加工等深加工行业人才。

图3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专业招生数及所占比例[5]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导致第二产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增速放缓,其就业弹性也开始逐渐回落。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中职专业望风而动,图3的数据明确地告诉我们,2008年以来中职学校培养的第二产业类人才比重及数量逐年走低,甚至跌到了30%以下,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第二产业对人才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据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和近年相关就业数稳步增长的情况推测,可以说第二产业在未来仍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中职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的培养规模下滑得太快了。与这一趋势相反的是,中职第三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虽然随着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直线上升,其就业人数所占比例会逐年增加,但是招生比重仍然超过了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值。

(二)师资整体层次提高,专业课老师缺乏

师资队伍是表征学校专业结构的重要指标,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教师数不断增长,整体层次也有了显著提高,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超过一半,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但是分产业来考察的话,不同产业类相关专业的教师职称分布和生师比都与人才需求结构差异显著。

教育部曾经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要达到50%以上。从图4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类教师的总数以及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都呈增长趋势,总体上达到了这一要求,但从职称分布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图4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中高级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6]

首先,第一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较高,第二、三产业类专业教师这一比例较低。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70.84%,而第二、三产业类相关专业比重分别为61.07%和58.72%。众所周知,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和数控等行业技术含量很高,高级职称教师的缺乏会影响中职教育对这两级产业的贡献率,最终影响这两级产业的发展。其次,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62.73%逐渐降至2010年的61.07%,这与第二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第三,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类相关专业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最低,说明第三产业类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须优化。

从生师比来考察的话,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呈现出另外的景象。从图5来看,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生师比在2008年到2010年三年间迅速提高,到2010年生师比已经达到了53.55∶1。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职免费政策逐步实施,使得涉农专业学生大幅增加,而教师配备没有同步跟进。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充实师资是第一产业类相关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第二,2004年以来第二产业生师比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从26.84∶1下降到22.15∶1,但是从技能培养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来说,专业课教师仍然不足,不利于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工学结合的普遍开展。第三,虽然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类专业生师比最低,但从纵向来看,自2004年以来,其生师比多处于上升状态,从15.00∶1提高到17.45∶1。总而言之,我国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整体不足,在三大产业相关专业的分布与产业结构相比也存在失衡。

图5 中职学校分产业类生师比[7]

(三)专业点数量持续增长,结构有待优化

专业点分布是衡量中职学校专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为客观把握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点分布情况,笔者分别选取广东、湖南、陕西三省作为我国东中西部的抽样区域,以2010年的中职学校招生专业在三次产业的分布情况与产业比重进行比较,以审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切程度。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中职学校的专业点的变化基本符合这一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湖南、陕西三省的中职学校均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和信息技术类为主体的专业布局,这反映了中职在办学中对市场需求的积极迎合。但是具体来看,三省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点不足,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点超过需求的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产业。数据显示,相关专业与第一产业的对接率不高,中职学校涉及第一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不足,特别是现代生产技术相关专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专业设置偏少,这不利于我国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中,三省的中职学校开设加工制造类专业较多,这与我国产业发展情况较为契合。尽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被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现在的世界车间将成为未来的世界新科技产业高地,但从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广泛大量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仍然较大,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增加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点,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新专业。第三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正旺,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适应这种形势,中职学校这几年开设的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较多,特别是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专业点很多。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仍处于向第三产业的过渡时期,许多第三产业的工种技术含量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一些第三产业类专业,在实习实验环节打折扣走过场,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从长远看也影响到了第三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储备。

三、推进中职专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中职专业结构尤其专业设置关系着学校育人的方向和效果,连接着学校和产业界,专业结构的优化不能单纯地依靠中职学校甚至教育系统,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要提高两者之间的适切性,需要构建由政府统筹、中职和企业密切联动、行业协会深度参与的专业管理机制,提升中职办学方向的明确性和科学性。

(一)制度:构建由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中职专业管理机制

在我国目前市场机制还不很发达、学校不完全自主的前提下,要解决中职专业结构的矛盾和问题,政府的统筹管理是关键。政府应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会的作用,在专业设置和评价时积极引入行会力量。行业协会最了解企业的用工类型和技术要求,可以为职业学校提供劳动力市场的专业意见与最新信息。政府要尽早建立有效的校企信息沟通机制,形成“政府统筹、多方参与、信息透明、供求有序”的专业管理机制,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科学预测,保证职业学校迅捷有效获得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从而明确办学方向和专业计划。

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是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培养质量,也使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当地职业岗位的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对口就业。另一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的对接,有助于学校对当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有更为准确地把握,能够直接推动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适切性的提高。因此,在促进中职专业设置和经济结构匹配中,中职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抓住与企业开展合作的机会,为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二)方向:以产业结构变化为依据优化专业结构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其专业设置结构、数目都必须反映市场的需求,尽管我国中职学校的专业结构顺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但是仍有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最终培养出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的人才,中职学校才能有效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由外力驱动的设计模式向内生模式转变,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用人才。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仍然不容忽视;第二产业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从产业发展的需求审视,中职学校的第一、二产业类专业点不足,中职学校应在今后的专业规划中重视基础专业建设,适度增加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点数量,尽可能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大力推动新兴专业的建设,适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内涵:推动以专业课教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是中职专业结构的重要指标,是专业计划落实的主体性条件。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师生比较高的情况,中职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适度增加教师数量。根据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生师比迅速提高的情况,学校在扩充招生的同时,要及时充实相关专业教师,尤其是有意识地扩充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动手能力强的专业课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积极促进原有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保证第一产业相关专业不仅在规模上取得发展进步,更要在教育质量上进一步提高。

第二产业相关专业的生师比近年来稳中有降,不过相对于国家要求来说仍然有不小差距,中职学校还需要切实加强第二产业类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可以通过让教师到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增强其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学校在大力建设专职师资队伍的同时,还要重视兼职教师的聘用。

相对第一、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类相关专业的生师比是最低的,但也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中职学校需要注意招生规模和教师队伍承载能力的适配性,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不断补充缺口。另外与第一、二产业相关专业相比,第三产业的高级教师职称比例最低,这也要求中职学校要更加重视这一类教师整体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培训提高。

收稿日期:2013-10-11

标签:;  ;  ;  

基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合理性调查_第一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