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入学考试语文论文集阅读命题的趋势_中考论文

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命题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议论文论文,北京市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内容不仅关乎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更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议论性文章阅读考查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能力。

纵观2006年-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测试,命题体现了“课标”理念,符合《考试说明》的考查点,凸显了综合能力的考查,加大了思维的力度。考查的侧重点已不再停留在对观点、材料及论证的简单判断上,而是依托测试材料,深入到对观点和材料之间内在关系的发现、判断和阐释。

一、研究测试内容,明确考查重点

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的测试内容主要围绕“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三方面展开。请看2006年-2011年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测试内容赋分统计:

从上表可知,2006年-2011年北京市议论文阅读总赋分稳定在7分至10分之间,对“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各测试内容的赋分也基本稳定。

“信息提取”,指根据题干的单维或多维标准,能从议论文测试材料中准确提取主要信息或对信息进行加工。2006年-2011年考查“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所占的赋分很少。只有2009年针对这一测试内容命题,赋分为2分。其他年份均未对“信息提取”这一测试内容进行考查。

“解释推论”指在阅读议论性文章时,能利用文本信息和日常知识对关键词句、重要段落、文章的主旨等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2006年-2011年考查“解释推论”这一类试题所占的赋分基本稳定在7分、8分。只有2009年比较特殊,对“解释推论”这一测试内容赋分略有下降。

“反思评价”能力是阅读核心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情感倾向、写作手法并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这类试题常以开放题型出现。2006年-2011年考查“反思评价”这一类试题所占的赋分很少。只有2006年对这一能力点命题,赋分为3分。其他年份均未对“反思评价”这一测试内容进行考查。

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对“解释推论”的考查始终高于对“信息提取”和“反思评价”的考查。其中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全部试题只考查了唯一的测试内容——“解释推论”。由此可见,北京市中考议论文测试内容的重点为“解释推论”。这一测试内容重点的确立体现了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考命题改革的努力方向。2006年,当大部分省市进入课程改革的一轮结束时期,北京市则刚刚在2007年完成了第一轮课改实验。所以,2006年北京市使用了“大纲卷”和“课标卷”两卷进行中考。2006年“课标卷”稳中求新,依托“辨别论述的顺序”和“画结构框架图”的测试材料,在“解释推论”这一测试内容上以新的形式命制了两道试题。到2007年开始,全市统一使用同一张“课标卷”进行中考。考虑到北京市进入课改实验的时间不同,故2007年中考语文卷力求平稳过渡,议论文的测试内容全部集中在“解释推论”。2008年之后,北京市全面进入课改实验。命题者基于对课程理念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对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越来越清晰地诠释了不同文体对阅读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依据议论文侧重于说理的特点,“课标卷”议论文阅读更加凸显了能力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在“解释推论”方面所达到的阅读水平。这一测试内容的重点意在引导学生深入到测试材料的内部,“发现、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作出判断”。这一变化旨在强化考查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二、分析试题特点,探究命题趋向

在研究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基础上,下文以“解释推论”为例,分析近六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的特点,探究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性文章阅读命题趋向。

2006年-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测试对“解释推论”这一能力点的考查共命制了十七道试题。现从这十七道试题中,选取不同能力层级的八道试题作历时分析。具体示例如下:

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不能调换。(第③段论述“慎独”对完善自我的重要性,第④段推及他人,论述“慎独”对辨别人品高下的重要性,第⑤段上升到社会,论述“慎独”对净化社会的重要性。)这三段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论证了“慎独”的重要意义。

(2006年北京课标A卷,第16题)

阅读选文⑥至⑨段,将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3分)

参考答案:

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工夫

②离不开自我反省

③王顺友严格要求自己,把邮递员工作做到了极致

(2006年北京课标A卷,第17题)

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这一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创新之路充满艰险;然后用王安石的话证明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接着提出创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

(2007年北京卷,第22题)

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参考答案:

这一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只有具备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事业青史留名的观点。接着,列举中外名人的事例来印证这一点。然后进一步阐明具有光芒四射人格的人物是“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代表,而历史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以此论证了这些人能够成就事业青史留名的原因。(共3分。共三个要点,“观点”1分,“事例”1分,“分析”1分)

(2008年北京卷,第21题)

请按照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常用的学习方法

③联系实际的方法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参考答案:

[甲]②[乙]③[丙]①(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009年北京卷,第18题)

阅读第②至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3分)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2010年北京卷,第19题)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不计安危②不论地位③不分彼此

[甲]处应填: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

参考答案:

[甲]②[乙]③[丙]①

(2011年北京卷,第21题)

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就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形式似“淡”,实则志同道合,友情深厚。鲁迅和瞿秋白以前从未谋面,只凭书信往来,就相互信任;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示例二:鲁迅和瞿秋白以前未曾谋面,平日相交只是书信往来,两人的交往看似平淡,但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表现出君子间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谊。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2011年北京卷,第22题)

分析上述例题得知,2006年-2011年北京市在议论文阅读测试中均命制了考查学生“解释推论”能力的试题。除去2009年在这一能力点上只命制了两道题外,其余年份均命制了三道题。同样是考查“区分、辨别、判断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试题,但是这六年试题考查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上述八道试题示例均考查了学生的“解释推论”能力。具体来说,命题对“解释推论”能力的考查涉及以下两个层面:

1.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理解段落间的关系,梳理作者思路

这一能力层面指的是整合议论文阅读材料中的多则事实或道理材料,发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阐述论证的过程。近六年,北京市中考在议论性文章测试中对此能力点的命题最为集中,有六道题(示例1,示例2,示例3,示例4,示例5,示例7)涉及此能力点。

比较六道题发现,示例1、示例2、示例3、示例4对段落的论证过程的考查,有的提示了结论或观点,有的没有任何的提示,但都是对学生整体感知段落内材料与观点之间联系的考查。示例2是给出一个结构框架图,要求学生或提炼观点,或概括材料。示例3和示例4没有观点以及结论的提示,要求学生直接分析段落的论证过程。示例5要求学生把三个结构类似的短语依据段落论述的思路还原到原文相应的位置上。示例7则进一步将能力考查提升到考查学生辨别三个材料与三个观点之间的联系。

以示例7为例具体分析。试题考查学生整合文本第②③④段的多则信息,理解段落间的并列关系,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的能力。回答此题,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知道[甲][乙][丙]选项内容与第②③④段的对应关系;比较、分析第②③④段材料论证的侧重点;找准选项提炼的观点与第②③④段材料的对应关系。试题考查学生“区别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命题者没有采用常用的命题方式——辨析材料证明了文本中的哪个观点,而是试图给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辨析这三个观点与本文中哪三个事实材料构成证明关系。

2.比较、对照文章中的信息,说明理由

这一能力层面指阅读议论文阅读材料时,能对照和比较相差、相反或相近、相关的一组信息,并解说信息如何鲜明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近六年,北京市中考在议论性文章测试中对此能力点的命题有两道题,示例6和示例8。

以示例6为例分析,题干限定了提取、整合信息的范围是第②至④段,要求学生解释创新的快乐源自“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是文章的观点,要想解说“为什么”只能从论述材料中的道理入手。因为事实材料只能证明观点,不能解说观点。命题者采用这样的命题方式力图引导学生发现观点与道理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解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课标”为依据命制议论文试题,同样是测试学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水平,北京卷第19题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与抽象思维去解读议论文,剖视、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试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力度比较大,起到了区分学生“解释推论”能力水平的良好作用。

上述示例涉及“解释推论”的这两个层面的考查,从易到难,测试内容的层级也从低到高。相比较而言,示例6和示例8对议论文的阅读理解的考查更加深入,远离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强化文本的内容,加大了阅读理解的难度。示例6侧重考查了学生解说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关系的能力;示例8侧重考查了解说事实材料如何证明了观点的能力。回答此类题,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把握观点,获取支持观点的事实或道理材料,概括支持观点的材料,发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结合文本能作出因果,假设推断并解说材料怎样证明观点的。

近六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测试考查角度的变化,反映了北京市对《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的考查”意见的进一步落实。议论文阅读命题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凭借文本深入到文本中去。通过归纳、分析和提炼,能对文章内容的要点即作者观点进行筛选、提取、概括,从而发现、判断并解说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2006年-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就试卷本:身而言,是“课标卷”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六年;这六年就试题导向而言,是“课标卷”引领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六年。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市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也将在探索中不断地努力创新。

标签:;  

北京中学入学考试语文论文集阅读命题的趋势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