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洋
南通市国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600
摘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这完全依靠于道路和桥梁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因此,道路和桥梁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道路和桥梁产生任何问题从一方面看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另一方面来看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道路施工的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施工技术,及时对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出详细分析,要不断研究和了解道路基础施工技术,为我国交通运输能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技术要点;解决方案
1道桥工程的特点
1.1成本投入较大
道桥工程属于长期大型工程项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较多,且施工中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施工工艺繁琐,如造价的控制需要具有随机性,选材关系到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市场上的建材推陈出新,部分材料的运输及利用中问题较多,前期的成本投入较大。
1.2施工时间有局限性
道桥施工是针对地形高差较大又能保证平顺通过的建筑工程,包含桥梁工程和路基工程。需要在固定工期内完成施工要求,工程往往紧锣密鼓的进行,施工进度连续较为紧张。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处理时间较短,为施工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处,以及给工程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道桥施工技术要点控制问题
2.1忽视衔接问题
道桥的施工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施工中一些细微的问题往往被忽视,由于施工重点放到技术实施上,路面与一些衔接的联通水井等部位并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后期的竣工监测中忽视此类问题,造成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考虑问题,避免出现错误。
2.2路床施工后存在的问题
道桥施工中的路基工程在路床施工后,路面没有及时铺筑就开放交通,在不同车辆荷载影响下,路床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散及不平整现象。在路面施工结束投入使用后。在高温暴晒或者雨水侵蚀下,地面的结构松动,加上后续的维护力度较差,无法保障路面的稳定性,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外界因素干扰,逐渐出现路面的凹凸不平或者塌陷的情况。
2.3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出现裂缝较为常见的原因大致有几种,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合理、养护不到位、人为因素等原因。如原材料的购进时,由于当地原材的紧张,为了保证工期选用临界点的原材料,混凝土受到原材料的干扰,出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其他的原因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是比较常见,混凝土施工时应根据实际现场指标,调和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配置混凝土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避免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工作,或者自我封闭按老思路施工。要结合先进的科技理念,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很好的能防止裂缝的出现,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施工,做到配合默契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使工期有序进行。
4 道桥的施工技术要点
4.1 路堤填料的选择
路堤原材料的选择在路基施工中至关重要。土壤的选择一定要采取多组数据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实验数据选择最合适的土壤。级配良好、结构稳定、能够满足压实性能且具有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等特性的土壤,通常是我们的首选对象。在大多数施工要求中,我们还要考虑到土方挖取、调运方便、填挖土的合理利用分配,尽量减少土方远距离的调运,节约施工成本,对当地的环境破坏降到最小。在条件允许下工业废渣也可以起到废物利用,在利用该种材料时一定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膨胀土、含有垃圾、淤泥、腐殖土等土质是禁止使用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桥头搭板的使用
桥头搭板是一种在填土和悬臂梁板端部或者桥台之间搁置的施工技术,能很好的适应回填土沉降,对行驶的车辆起到缓冲作用,在沉降发生后可以很好的避免颠簸感。为了最大化的提高行车舒适感,打造良好的行车体验,一般情况下,我们施工时要求搭板的坡度在 3~6‰之间,并且能够承受车辆的全部行车荷载。但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搭板一般不会太长,这样就导致沉降较大处的搭板效果一般,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来完成施工。
4.3 地基的处理
软土地基作为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地质情况,软土地基的处理对桥头跳车、地基沉降有着重要作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粉喷桩、钢渣桩、换土、碎石桩等,在实际施工应用中,选择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外部环境、道桥结构综合考虑,选择最为经济适宜的方案。地基性能改变,承载力加固,使桥台和路基沉降差的降低。基桩在软土中有时会发生超规范偏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用轻质的回填材料,降低回填料对基坑的作用力,再使用地基土增强的方式,使基桩抵抗力增强。作为施工方在选择具体的地基处理方案时,一定要提供多个方案做对比考证,选择最适合相应工程的方案。对于一些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方案选择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不仅要根据设计要求来选择,也要考虑实际的情况,保证施工质量。
4.4道桥的路面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整体上的强度,路面强度可以很好地起到抵抗作用,例如:压实、拉断以及剪切等外力影响。要做到:即使有相应作用力的影响,也要保证不会出现沉陷、车辙等情况,或者路面出现变形过大等现象。同时,路面的稳定性也是路面质量的重要体现。建成的路面会长期裸露与自然环境中,天气的变化,会在温度、适度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自然力会对路面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路面在结构力学和其他指标方面产生巨变。为了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得以保证,就要做好路面在高温、低温、水温和大气变化方面实现较强的稳定性。
4.5路基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我国的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技术有:减少附加应力法、超载预压法、排水固结法、换土法、振动碎石桩法以及高压喷射注浆等多种方法。进行路桥路基路面施工时,要合理利用实地软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处理技术,对于厚度>3cm的浅层软土地基,可在地基土层上线铺设土工布,之后进行路基材料的填筑。土工布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分隔、加速固结及排水等,土工布可以有效的限制路基填料和地基土层部分向两侧的位移,限制上下位移。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路基承受不均匀的应力,有效地减少桥梁沉降量。以上做法,能很好地改善地基土层的性能,控制公路桥梁的沉降范围,避免了路堤与桥台之间产生沉降甚至错台
4.6 缓和过度段的设置
一般来说,桥梁属于刚性结构,在使用中基本不会发生沉陷,然而路基属于柔性结构,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因此桥梁与路基路面之间的粘结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因此在软土地基处理时,应在不同强度结构之间设置强度转换段。同样,在地面路堤上应设置强度转换段。
4.7增加路面耐久度
因为道路桥梁工程的路面结构在受到自然环境以及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甚至会产生疲劳破坏,除此之外,路面结构的组成材料也可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不断的老化造成破坏,以上因素的存在都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抗变形以及老化能力,同时应该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
结束语
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际施工中,既要加快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也要保证桥梁的质量。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把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要不断地掌握相关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要求,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建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4]张群保.浅谈道桥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与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1]张涛.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6(12):168.
论文作者:史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路面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