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梁甫民

也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梁甫民

(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南部 6373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都具有十分的意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文化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使德育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以教师言教身教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接受课文思想内容的教育,并内化为思想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这样教学,学生才觉得老师的话真实可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因此,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关心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从教以来,认真教学,从未旷课迟到,要求学生做的,自已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教育学生,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按感知课文、理解阅读、鉴赏评价三个环节进行。各环节的教学都体现着智育、德育、美育和谐统一。通过分析鉴赏课文,挖掘文章中的理想情操教育的内容,对其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课文写了玛蒂尔蒂为了一条项链付出十年艰辛的故事。学完本文我组织学生讨论:对玛蒂尔蒂这个人物怎么看待?在讨论中学生一致认为,虚荣要不得,它是一个陷阱,一个人应具备诚实的品德。诚实是做人之本。我趁机补充:孔子说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李嘉诚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高尔基说: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莎士比亚说: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康德说: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相关的故事如:“狼来了”“樵夫认斧子”“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等,正如孟子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写了杜十娘为了纯真的爱情,面对背信弃义毫无主见的李甲和淫恶卑鄙不道德的孙富时,她以死抗争。虽然她这种做法不可取,可是她没有违背做人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又趁机补充: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可领悟到峥嵘挺立的人格最严;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可领悟到不同流合污的气节;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中可领悟到心系天下苍生的伟大胸襟。在此基础上,我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长期耳濡目染,学生就会逐渐地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慢慢地也就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

三、运用课文德育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课文中那些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故事的德育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比如,利用《烛之武退秦师》可以教育学生在国难当头之时,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荆轲刺秦王》着重叙述了荆轲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的故事。表现了荆轲 深沉、刚毅、慷慨、、深谋远虑的性格特征,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当然,荆轲虽然刺杀不成功,但是也要引导学生明白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四、运用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那些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教学中,通过从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刘和珍预定《莽原》杂志,担任“风潮”领袖,忧虑母校前途,以至最后在段府门前喋血,危难中相互救助这一系列事迹的描写,塑造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这一革命青年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指导诵读理解点语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作品能加深对其的理解,尤其对一些重点语句的诵读,如对名言名句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名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不少是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例如,在《离骚》的教学时,我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的诵读,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明天和命运。梁启超说:“少年兴则国兴。”这里我要说:“道德兴,则未来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紧迫的任务,是新课程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将继续探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方法。

论文作者:梁甫民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也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梁甫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