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腾达镇小溪小学 筠连 645250)
数学是小学的课程之一,在初中、高中都要学习。而应用题在数学科当中占的比例很重,在小学阶段是必须通过的难题。做应用题的能力,将决定成绩的好坏。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比分很重的应用题。应用题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通过的难关,更是让老师们头痛的问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应用题可以分为简单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如:归一问题(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量)、归总问题(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差倍问题、倍比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植树问题……教会孩子解应用题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它也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的,所谓厚积薄发,必须要有很厚的积累,才能够出现思维爆发的那一刻。
摆正观念之后,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简答应用题,可以用三种方法:一种是用算术法来解(这种在小学阶段用得最多,它要求列综合算式,有一步解的,二步解的,还有三步、四部、五步……)用算术法解,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关键字。比如:小方有2元钱,小龙有3元钱,他们一共有多少钱?那么就要抓住关键字“一共 ”。让学生知道问题里面问的是“一共”一般应该是“+”。比如:小龙有5元钱,用了2元,小龙还剩多少钱?也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还剩”,知道问题里的“还剩”一般就应该用“-”法。像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我们在脑子里面是难以想象和分析的,我们就可以利用线段图加以分析,这样就简单化了,让我们看了就一目了然。学生看起来就容易懂了,如果学生学会了画线段图,解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一种是用方程来解(这种要在五年级才开始学,因为要牵涉到等式和含未知数的等式,这种方式低年级理解不了,但只要掌握了,它比用算术法更简单,更容易理解。有的题,算术法解不了的,方程解起来却很简单)。用方程解,首先读懂题意,最主要的是找出等量关系式,找准等量关系,就可以知道怎么解题。最主要的是教会孩子找等量关系。还有一种是用比例法来解(这种方法比起前两种就比较复杂,但又只有用比例法才能解开)。
首先,要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数学思维的印象,半自动化的除题都很快能答上来,这样他们的脑子才有空间去思考应用题面之间的逻辑关系。苏霍姆林斯说过“比如,观察两辆火车从2个不同的站点出发,相同的速度,什么时候能够相遇。让他们的头脑中能够形成鲜明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印象。有了印象之后,在到课本里来解答问题的时候,脑子才能够动起来,才能够真正的思考。有了思考,要解决应用题,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更高级一点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来出应用题,出题是一件十分有难度的事情,孩子如果能出好一道应用题,就不用愁他不会解应用题。锻炼孩子出题的能力,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让孩子获取灵感。比如,给孩子20块钱,让他去买东西,看 总共需要付出去多少钱,找回来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锻炼,孩子能够把日常的经历写成应用题的形式,也更加能够让孩子理解应用题各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以后更好的解题做准备。应用题的要求是什么?
首先,最重要的是读题。你可能会说,数学上的字非常简单。但对于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一年级,虽然题非常简单,可他们认识的字本身就少,更何况不是认识就可以了的,重要的是还要理解。如果不理解,那么你将无法下手。所以学好数学的前提是要把语文也学好,更要提高理解分析能力,这是做题的关键。所以从小就要教会他们怎样分析理解。如果这一点做得很成功,那么以后学各种学科都不是问题,所以这是一二年级数学的难题。解决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都认为抓关键词绝不等同于机械的套用固定的模式。真正的去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许就不能仅仅停留下对某些问题宏观上的论述上。
有的老师提出,在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反思题目中的哪些信息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这一做法是不错的。这部分内容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的训练的重要差别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多多实践,积累经验,认真反思无疑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说,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运算的意义,积累运算的“原型”。反思运算的意义并不等同于让学生背诵程式化的语言,而是鼓励学生积累在生活中运用运算的实例,并且自己能举出运用某种运算的实际问题,即运算的“原型”。
2.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这个在专题三已经详细阐述。
3.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会,还包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4.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也就是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我们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困难之处。有的老师会认为抓关键词对困难学生很有效,但实际上是否是这样,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学生。首先,要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数学思维的印象,就像要学会写作,必须要学会半自动化的阅读一样,要让孩子能够不假思索的读出那些字句,在数学上来说,就要让孩子对基础的数学知识,加减乘除等算法十分熟练。要让他们不假思索的就能够把简单的加减乘除题都很快能答上来,这样他们的脑子才有空间去思考应用题面之间的逻辑关系。苏霍姆林斯说过“让孩子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15+6.2*5.47-23等于多少,如果学生到了三年级还要在这个上面去动脑筋,那他是不会理解应用题的。“因此,基础的数学知识十分关键,必须熟练的不假思索的就能够答出来。应用题,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从实际生活应用中来的,要教会孩子解应用题,就要带着孩子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孩子们观察周围那些在实际应用中解决的问题。
论文作者:詹丽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孩子论文; 的是论文; 学生论文; 关系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教会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