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铭舟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规模庞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耽误工期,降低施工效率。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发重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尽管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思想观念,有效发挥其优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1现今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状况
如今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也看到我国专注于装配式建筑研究和分析的相关研究。但是因为实际情况的影响,短时间内,我们国仍然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而往往是以低标准进行,并且出现不足的时候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设计就成了一个很费时间并且难度很高的工作,不利于工程进行;②生产管理工作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是尤其重要的,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有部分地方还会延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管理,设备等都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以及施工的要求,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管理出现问题,影响工作的进行,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③在施工的现场,管理一定要严格进行,但是很多时候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运行的时候,要求多个部门共同合作以及设计来完成工作,这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把握好协调性,才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然而,现实中这些部门很难做好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就导致施工现场较为混乱,施工的进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因素
2.1起步较晚,缺乏有效支持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建筑业的应用中日益频繁。不过,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其相关的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无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尽管一些单位对于装配式建筑非常认可,但由于政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支持力度,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技术,降低工作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水平有待提高,各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缺乏统一设计标准,增大难度
在实际操作中,装配式施工通常与设计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全面考虑到装配施工的具体要求,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以混凝土设计为例,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设计中,一旦发生问题,需要与实际情况对比,然后再对图纸进行修改。与之相反的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则主要集中在前期,需要将许多因素预测后再进行合理的设计。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其所考虑的内容较多,要对建筑工程的不同部件进行分离、组装、结合,因此,在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会有很大的难度。
2.3工作内容多,施工现场要求高
装配式建筑技术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对零部件的设计更加复杂,参与主体增加,从与之初步设计到验收工作需部门之间高度配合。由于工作内容增多,资料有待完善,这样就会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多个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以现场组装部件为例,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完善的技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而这也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
2.4装配构件供应资源匮乏,影响项目施工工期
装配构件供应问题直接影响项目工期进展。装配式住宅的目前装配构件的预制构件厂供应问题比较突出。由于预制构件厂生产过程中根据项目进度按层提供构件,各种类型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同时生产,大大限制了构件生产进度和产能。尽管市面上不乏预购件生产厂家,而且设计产能数据表面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可实际上仍然出现构件生产供不应求的状况。
3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对策
3.1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政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常常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对相关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对策进行完善,主要应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理严格的监管机制等。对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要密切关注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要遵循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要求,并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针对政策的落实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流程的完善以及全过程监管机制的完善等。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审批流程而言,在进行完善时,要关注对现阶段复杂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要真正发挥出部门作用。而在进行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的完善时,要从装配式材料的生产环节到最后的成品构件保护环节都要加强监管方针的制定,要明确监管目标,丰富监管内容,提高监管成效。在进行监管时,可以辅助以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帮助排查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产品与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要求。
3.2加强标准化设计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应用与发展而言,设计人员要加强标准化设计,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要对其提出标准化要求,包括构件尺寸、外观、规格等,以确保实现标准化设计。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并以国际标准为参考,结合工程实际,对钢筋布置形式、节点选取以及砼材料配比等进行标准化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则要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同时要对设计方案交底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进行密切监管。
3.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使其对装配式建筑与相关的施工技术有深度的认知,并且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施工。其次,要对预制构件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监理,从生产环节到成品构件保护,都要安排专员进行质量跟踪。此外,要加强对现场施工行为与技术质量的监理,尤其要关注常见的质量问题,确保节点连接质量、安装质量以及后浇段施工质量过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积极的引进EPC管理模式,实现从招投标阶段就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还要重视构建专门的审批管理渠道,并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成效,而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和各个分包单位,管理负责人也要积极明确各个主体的管理职责,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以便全方位的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在这个阶段,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各方面的运行需求导致很多行业出现并发展、完善。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行业,对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所在的地位以及价值都是很重要的。而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项目,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但是其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地方还是处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工程项目管理应当要不断完善、升级,市场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当然,技术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定要不断改进技术的标准。只有将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让整个建筑行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06.
[2]王越,孙正涛.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J].居舍,2018(03):102.
[3]撖书培.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研究[J].建设监理,2017(12):36-38.
[4]刘美霞,王洁凝,赵丰东,郭宁.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5):15-18.
论文作者:尚天立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要对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