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的困境与异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精英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精英教育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以应试教育和重点校、重点班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模式不仅遭到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也引发了教育界内部的热烈讨论。人们不禁要问,精英教育究竟怎么了?精英教育思想是如何误导基础教育的?
精英教育:永恒价值与当下困境
在我看来,培养精英一直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点无可争议。“有教无类”的孔老夫子是中国第一位平民教育家,但这并不妨碍他给三千弟子中的杰出人物开开小灶;而英美等国自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的教育(尤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也并不影响这些国家仍然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其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正如历史学家们经常说的,历史由人民创造,但杰出人物在其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换言之,只要人类社会的发展还需要精英,只要精英对人类历史还没有丧失价值,教育就不能放弃培养精英,而以培养精英为核心目标的精英教育就不会、也不应该被彻底抛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里所说的精英教育决不仅仅是各类教育中的“一种”,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教育模式,而正是这种价值观和教育模式的悖谬导致精英教育陷入困境。
精英教育的价值观认为:人的发展潜力有等差之别,而精英人才的社会价值远高于普通人。因此,精英教育从根本上漠视大众在教育方面的天赋权利,其教育目标仅仅在于“一个顶一万个”的精英。在这一价值观的主导下,精英教育通过建立学科和专业本位的课程体系和选拔标准,对受教育者进行层层甄选,并期待这样能最终培养出“精英人才”。在这一体系中,大众其实并非真正的教育对象,而只是等待层层选拔以便挑选出“小众”的人才库,以及为这一庞大体系提供资金的捐款者。
精英人才的社会价值的确较“常人”为高,精英教育层层选拔的教育模式也并非毫无道理——精英人才永远都只可能是社会人群中的少数。但是问题在于精英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模式自身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那就是层层选拔产生的“少数人”(至少是其中的大部分人)真的能成为社会精英吗?纵观从科举时代到今天的中国教育,我们发现尽管不少社会精英的确成长于精英教育之中,但精英阶层却绝不以精英教育为其唯一的来源,甚至并不是重要的来源。学科和专业本位的课程体系和选拔标准很容易选拔出“考试精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出“学术精英”——尽管他们往往会反过来对这种教育模式嗤之以鼻,但是它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社会精英,甚至会对社会精英的产生起反作用。尤其在当今社会,精英必须首先是社会的骨干、中坚或领导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和发展方向,然后才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正如中国社科院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教授所说:“精英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强调某种模式的精英教育。”另一方面,精英教育对大众的忽视使得它把自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仅仅着眼于选拔培育少数的几个人,产生的效果决不会是“一枝独秀”,而只会是“水落船低”。
“精英化基础教育”:精英教育的异化
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而大众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基础教育却是这样一种景象:重点校重点班屡禁不止,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类极尽瞒天过海之能事的学生选拔手段,仍然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围追堵截下大行其道;而依存于它的种种奥数班、补习所,仍然在媒体、专家乃至全社会的强烈抨击下笑傲江湖。每逢招生季节,大校强校门口车水马龙,小校弱校门前几可罗雀,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家长们费尽心机、耗尽精力,甚至于倾家荡产……
原因何在?
我以为,在种种答案中,“用精英教育的价值观办基础教育”是切中肯綮的一个。
百年以来积贫积弱的历史,让我们把基础教育的大众教育属性更多地理解为一种“群众性”,理解为让所有应受教育的孩子都能有学上,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普九”和现在一些发达地区提出的“普及高中教育”,大多如此。但是,我们在重视基础教育的普及时,却相对忽视了基础教育价值观的构建,而是简单移用了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精英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
这样,基础教育整体沦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成为一种“精英化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每一阶段又都成为更高阶段的“过滤网”,“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因此甚嚣尘上。于是,上面描述的现象几乎每年、每月、每天都在上演,这一切,与其说反映着人们对所谓“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和这种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倒不如说是反映了以重点校和重点班为代表的“精英化基础教育”的逻辑和基础教育本身属性之间的巨大冲突。
在课程方面,“精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完全是精英教育学科本位课程的翻版,而且是简单化、僵化的翻版。大量的专业知识(尽管进入大学后它们便漏洞百出)和专业训练(尽管常常并无益于专业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培养)占用了学生本应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没有选择,不能回避,甚至拒绝质疑——一切“为什么要学××”之类的疑问,都消泯于“要高考”这一坚定而无奈的回答之中。一旦高考落榜,“专业课程”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精英教育的“半成品”。在工业流水线上,不能最后形成产品的“半成品”,其实与废品无异,而“精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却培养出了大量这样的“半成品”。尽管他们曾经是精英的预备队,现在却无奈地成为社会的边缘人。
其实,中国现代基础教育起步不久,一些卓有远见的教育家就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上述问题。1922年2月,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在就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校长时的讲演中说:“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绝非何种职业之准备。”在这次讲演中,他抨击了视中等教育为大学教育准备的“教育之建筑观”,而积极提倡“助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之成长观”。认为“大学应该承接中学,中学应接小学,而绝非攀引大学。”他的这些话,到现在还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不让这样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成为基础教育所有参与者的真正共识,不去除精英教育的异化产物,任何局部的或整体的,技术性或操作性的改革,都很难躲开“变用不变体,更器不更道”的责难。
要建设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就必须去除潜伏在基础教育肌体中的精英教育价值观,消除“精英化基础教育”的影响,还基础教育以大众教育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精英教育自己也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这种革新非常复杂,这条革新之路也并不平坦,但是这条路的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精英教育必须首先走向大众,吸收大众教育的价值观与教育模式。只有走向大众,精英教育才能走出困境;也只有走向大众,精英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