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沟通是内部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效率的前提,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对内部审计沟通的研究重点主要关于沟通的策略选择、技巧与方法以及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等。笔者构建了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以期对规范内部审计沟通有所帮助。 一、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概述 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包括时间、空间、人际和综合四个层面,涵盖13个具体维度。内部审计沟通时间层面主要涉及与时间有关的内部审计沟通问题,包括频度和速度,对应哲学里的“天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全程审计”。内部审计沟通在空间层面主要涉及内部审计沟通的对象和内容等,包括沟通的高度、宽度、深度及角度,对应哲学里的“地利”,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全面审计”。内部审计沟通的人际层面包括湿度、温度、透明度及黏度,具体运用是“全员审计”,对应哲学里的“人和”。内部审计沟通的综合层面主要考虑审计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包括尺度、信度和效度,是对时间、空间和人际的综合运用。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如图1所示。 二、内部审计沟通的时间层面 内部审计沟通的时间层面即内部审计沟通的时间点、时间段,可以用单位时间沟通的强度和沟通的速度等综合指标来描述。 (一)内部审计沟通的频度 内部审计沟通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沟通的频率和强度,包括一定时间内沟通的次数,每次沟通的人数及时间等。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沟通目的要采取不同的沟通频度,频度把握得当有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沟通人数上,应根据沟通目的,选择合适的参与人数,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要提前考虑好。通常过多的沟通者会给受访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而在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相对独立的第三者在场是有益的,如果主要进行没有威胁性的沟通,如了解企业运营过程,多人互动有利于获取全面信息。在沟通时间上,要提前预估,单次沟通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可能会让对方消极厌烦,对于重要问题一般沟通半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小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合理分配并利用时间,根据沟通情况适当调节沟通次数。 (二)内部审计沟通的速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速度指内部审计沟通的及时性,时机的选择对于内部审计沟通的效果和审计质量有很大影响,能有效提高审计沟通效果。事前沟通、事中沟通和事后沟通,都是沟通的速度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沟通,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管理方面的改善意见、风险应对策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等及时与管理层沟通,最大程度降低风险,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帮助管理层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组织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内部审计已开始第五次大提速——信息化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云审计等迅速发展。内部审计采用信息化沟通可以极大地提高沟通速率和效果,降低沟通成本、操作错误及舞弊风险。加快内部审计沟通速度从而提高内部审计沟通时效性,是实现内部审计确认和咨询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三、内部审计沟通的空间层面 内部审计沟通的空间层面即内部审计沟通的空间范围,内部审计沟通的空间层面包括高度、宽度、深度及角度。空间范围选择得当,能够极大提升沟通效率和效果。 (一)内部审计沟通的高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高度指内部审计沟通对象的职位高低程度,包括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上行沟通指由低至高的沟通,如内部审计机构及相关人员与组织适当管理层沟通。平行沟通指相似级别间的沟通,如内部审计机构与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下行沟通指由高至低的沟通,如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沟通。在某种情况下该和哪个高度的对象沟通是内部审计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与不同的对象沟通会有不同的效果。《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第十二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与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当发生重大问题的时候应该进行上行沟通,及时向管理层汇报重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便于管理层做出正确判断,解决问题,规避风险。而内部审计机构与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平行沟通,有利于资源共享,加强团队意识,与外部相关机构和人员沟通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可获得更多支持和协助。 (二)内部审计沟通的宽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宽度指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范围,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确定沟通哪些内容会有最佳的效益,是点的沟通,还是面的沟通。不同时候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沟通宽度。《第21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结果沟通》第十条规定:“结果沟通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审计概况;(2)审计依据;(3)审计发现;(4)审计结论;(5)审计意见;(6)审计建议。”因此在正式提交审计报告之前,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这个沟通宽度下,让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对审计过程和结果有所了解,理解并认同审计结果,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 (三)内部审计沟通的深度 内部审计沟通深度指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深入程度。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恰当把握沟通深度,对于同样一件事,可以看书面证据沟通,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沟通,实地调查深度大于书面检查。通常沟通内容越重要,沟通深度应越大。通常,沟通深度增加则沟通成本增加,沟通质量提高,沟通深度降低则沟通成本减少,沟通质量下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深度的沟通,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四)内部审计沟通的角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角度包括沟通内容的角度和沟通对象的角度。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角度主要指内部审计沟通的切入点,要遵循主次顺序沟通,可以归纳为三点:(1)把握主要矛盾;(2)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3)注意沟通的切入点。根据实际情况,要选择恰当的内容切入点。沟通时不宜直奔主题,应循序渐进。对于是先问题后成绩,还是先成绩后问题等要有所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结果。内部审计沟通对象的角度指内部审计沟通时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要有换位审计思维。有时候沟通困难,往往是因为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对方的立场。沟通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观点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从适当的角度进行沟通,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内部审计沟通的人际层面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层面是内部审计沟通最重要的因素,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可以减少沟通阻力,提高沟通效率。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内部审计沟通的人际层面主要包括沟通的温度、湿度、透明度及黏度。人际层面把握得当可以有效减少沟通阻力,提高沟通效果和效率。 (一)内部审计沟通的湿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湿度指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含金量,包括沟通内容的相关度和可靠度等。内部审计沟通内容可能存在一定“水分”,如内容不相关、不可靠、不及时等。湿度大,会降低效率,但湿度低,效率未必高。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沟通时应尽量降低湿度,不“打太极”、“走过场”,但通常不可能降低为零。人总是感性的,有的时候受自身知识和道德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可能有失偏颇,如收了别人的好处,心理产生了变化,内部审计沟通的湿度就增加了。 (二)内部审计沟通的温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温度指内部审计沟通时的环境、氛围,内部审计人员的语气态度、情绪等,内部审计沟通温度能够影响沟通效率。沟通时应选择合适的沟通场所并创造让对方感到舒适的环境,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的温度主要体现在沟通环境、语气态度、情绪心态等方面。口头沟通时要尊重对方,善意坦诚,赢取对方信任,善于倾听,保持耐心,语气要温和,切勿盛气凌人。但也不能因为对方态度强硬就退让,甚至丧失原则。还可以适当地闲聊,活跃气氛,缓解对方紧张情绪。容忍沉默,给对方仔细思考和考虑回答所需要的时间。书面沟通的温度主要体现在文字的颜色、字体、字号以及措辞、语气等方面,同时可以选择用图片或图表加以配合。此外,在适当情况下巧用幽默技巧在沟通中是有利的,如利用邮件沟通时,将原本千篇一律的主题换为幽默性质的主题更能引起对方兴趣。非语言沟通主要表现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方面。 (三)内部审计沟通的透明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透明度指内部审计沟通的公开程度,包括沟通前、沟通过程和沟通结果的透明度。内部审计沟通的透明度对沟通效率和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掌握适当的透明度有利于审计目的的实现。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提前告诉对方什么时候沟通,也可以突然沟通。可以定期沟通,也可以不定期沟通,前者透明度大于后者。沟通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布,向谁公布,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审计目的,对于不同的沟通事项,沟通透明度有所不同,应选择恰当的透明度,尽量避免因个人情绪或感情因素对透明度造成影响。 (四)内部审计沟通的黏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黏度指内部审计沟通的黏性程度,即沟通的强度。内部审计人员在沟通时要注意黏度,既不必过度沟通,也不能沟通不足。黏度过大则内部审计成本增加,效率降低,黏度过小,则内部审计质量下降,风险增加。对不同的人,根据对方不同的特性,黏度也应有所不同。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机沟通,黏度也要适当变化。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应该增加沟通黏度,如可以扩大询证范围。对于不重要的审计项目,则可以降低沟通黏度,降低强度,避免重复沟通,以降低审计成本。 五、内部审计沟通的综合层面 内部审计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对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内部审计沟通的综合层面主要考虑如何通过沟通达到审计的目的和效果,是对沟通时间、空间和人际的综合运用,包括尺度、信度和效度。 (一)内部审计沟通的尺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尺度指内部审计沟通的分寸把握程度,包括内部审计沟通时间的尺度、范围的尺度和方式的尺度。内部审计沟通时间的尺度要适当,在沟通范围上,要考虑是小范围沟通还是大范围沟通。在沟通方式上,尺度的把握对审计沟通效果也很重要。对于同样一件事,可以采用正式沟通,也可以采用非正式沟通,如开会、打电话等。通常重要事项通过正式沟通传递信息。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都是对审计事实结果出具的处理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沟通时,一定要亲自到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文书,向被审计单位讲清楚处理决定的原因,以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配合。 (二)内部审计沟通的信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信度指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可信度,内部审计沟通内容的可信度与沟通前调查取证、证据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有直接关系。证据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越高,沟通的信度就越高,沟通效果就越好。沟通的信度包含三点,首要点是可靠性,其次是相关性,再次是充分性。可靠性排第一,不可靠的信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效用小于等于零。不相关的信息,此时无益,彼时可能有益,对你无益,对他可能有益,效用大于等于零。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信度的质量要求,充分性是信度的数量要求。沟通证据可靠即证据真实、可信,沟通证据可靠是基础,在可靠的前提下要和沟通内容相关,即沟通的证据和沟通内容有实质性联系。如果沟通证据可靠,和沟通内容相关并且充分,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将会大大增加。 (三)内部审计沟通的效度 内部审计沟通的效度指内部审计沟通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衡量内部审计沟通有效程度的综合指标。内部审计沟通的频度、速度、高度、宽度、深度、角度、湿度、温度、透明度、黏度、尺度和信度等对效度都有重要影响,在内部审计沟通过程中对以上12个度把握得当可以大大提高沟通的效度。首先,充分、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效率。其次,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性质,常涉及被审计方利益,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方难免会发生冲突。通常处理内部审计冲突的方法有五种: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强制通常会导致冲突升级,回避和迁就是“治标”不“治本”,解决冲突最好的方法是妥协和合作。妥协和合作需要审计与被审计双方沟通,遇到冲突时审计人员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促进双方协作,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和效果。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并协调好与各个高度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可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工作误会导致的管理层决策失误和双方产生矛盾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后,内部审计沟通的策略选择对沟通的效度也有影响。宋常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采用积极的审计沟通策略通常比采用消极的沟通策略能够取得较高的关系质量。同时,内部审计沟通应符合审计文化并重视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合和”、“面子”等观念,使得中国式的审计工作若想顺利开展必须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内部审计人员选用积极的审计沟通策略,以期其审计发现更能被审计对象所接受从而获得更高的关系质量。积极的内部审计沟通湿度小、温度高,效率高,效果好。可见“人和”对内部审计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内部审计沟通模式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审计沟通模式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