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雅诗派成员考证_列朝诗集小传论文

铁雅诗派成员考证_列朝诗集小传论文

铁雅诗派成员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员论文,铁雅诗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论

以往治文学史者,对《明史·杨维桢传》所称的“铁崖体”多有论及,但对杨维桢自称的“铁雅宗派”或朱彝尊所称的“铁崖流派”(注:杨维桢自称“铁雅宗派”,见于《玉笥集叙》;朱彝尊称“铁崖流派”,见于《静志居诗话》卷三。)却语焉不详,或避而不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难以确定诗派的成员。

笔者以为杨维桢在至正十八年(1358)所作《玉笥集叙》中已经就“铁雅宗派”的形成、命名及主要成员作了初步阐述,后来在《冷斋诗集序》、《一沤集序》和《可传集序》等文中又有补充,铁雅诗派的存在是确定不移的事实,并且曾发展到相当规模。它的成员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铁崖唱和友,一类是铁门能诗者。前者指同辈友人中的唱和相得者,也包括年岁或长或少而风流互赏、唱和相投的忘年友;后者指铁崖门生中能够写诗的人,即所谓铁门诗人。为便于操作,我们有必要就这两类人的确认分别提出一些原则:

(一)要对唱和友与唱和者加以区分,取舍标准宜从严:1、有较密切的交往。例如《西湖竹枝集》共收120人的作品,铁崖自序称“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但其中有些只是一般交游唱和者,有些则与他没有交往,甚至有些作品并非为和他的《竹枝词》而作,自然不能把他们都列入铁雅派。2、创作倾向相近。主要指标是写过一定数量的古乐府(包括《竹枝词》、《杨柳枝词》等),但不限于现存作品,只要有此记载即可。由于与铁崖有较多交往唱酬者也颇多,加上这一条,可以把唱和友的范围相应缩小。3、以杨维桢的意见或有关记载为主要依据。例如夏溥、叶广居今存诗作极少,生平也所知不多,更难确定其交往是否密切,但杨维桢在《玉笥集叙》中已把他们二人列入派中,当然可信。4、参考传统看法。例如倪瓒与铁崖交往密切而所存乐府诗不多,但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曰:“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据此,姑且将倪瓒等列入。

(二)要对铁门诗人与铁门弟子加以区分。据杨维桢于至正二十三年所作《可传集序》曰:“吾铁门称能诗者,南北凡百余人,求如张宪及吴下袁华辈者,不能十人。”由于铁门弟子都属晚辈,在元末知名的并不很多,至今可考姓名者也不过一百多人,有诗传世者更少,故在确认铁门诗人时取舍标准宜从宽,只以是否能诗为依据,或有诗传世,或有记载表明其能诗,都可归入铁门诗人之列,然后从中选出十名颇受铁崖赏识的代表进行研究。

(三)关于《冷斋集序》中所说的“方外别派”,拟分别归入唱和友与铁门诗人之列,例如释行方曾和铁崖古乐府题,颇受铁崖称赏,当归入唱和友之列;而释安曾从铁门学诗,则应称铁门诗人。

二 铁崖唱和友考略

杨维桢在《玉笥集叙》中所列“铁雅宗派”十三人,除郭翼,章木、宋禧、张宪等四人为铁门弟子外,其他如李孝光、张雨、陈樵、夏溥、顾瑛、郯韶、张映、叶广居、陈基等九人,当为唱和友。其中唯张映不仅无诗传世,而且生平失考,疑在传刻抄写过程中有误,姑且去之。又据杨维桢的其他评论及实际交往与创作情况,拟增列倪瓒、钱惟善、陆仁、张简、王逢、袁凯、刘炳、于立、良震、福报、行方等十一人。由此初步确定十九位唱和友归入铁雅派,试分别就其生平创作略述如下。鉴于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难以辨识,本文在统计铁崖派成员创作的古乐府数量时,姑且以《乐府诗集》所收诗题为依据,但如果其诗文集中已标明为“古乐府”或“乐府”类者,以及被明初偶桓选入《乾坤清气集》“古乐府”类首,则不论旧题新题一并计入。

1、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人。长期“隐居教授”,“以文章负名当世”,至正初应诏入京授著作郎,升文林郎秘书监丞。著有文集二十卷,后散佚,今存《五峰集》十卷,其卷二为古乐府。《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八首。

2、张雨(1283-1350),又名天雨,字伯雨,号贞居子、句曲外史等。钱唐人。以儒者抽簪入道。著有《句曲外史集》七卷,今存诗集为明成化至崇祯间所辑,收古乐府十来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三首。

3、陈樵(1278-1365),字君采,号鹿皮子。东阳人。隐居著书,杨维桢曾为之作《鹿皮子文集序》,称其诗为“李长吉之流也”。今存《鹿皮子集》四卷,其卷二有古乐府十余首。《乾坤清气集》录其古乐府六首。

4、夏溥,字大之,一字大志,号虎怕道人。淳安人。领至治三年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转龙兴路学教授。虞集“喜其诗自成一家,称为夏体”。今存诗仅《元诗选癸集》所录五首,其中古乐府二首,最早见于《大雅集》卷一,也为《乾坤清气集》所录。杨维桢评曰:“曾作琴操,然后能作古乐府。和余操者,李季和为最,其次夏大志也。”

5、顾瑛(1310-1369),又名德辉、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十六代父理家经商,至三十始折节读书。家饶于赀,筑亭馆玉山佳处,招致宾客,不屑仕进,在组织诗友聚会方面有突出贡献。著有《玉山璞稿》二卷,《逸稿》四卷,今存古乐府数十首。

6、郯韶,字九成,号云台散史。湖州人。至正中辟试曹府掾,不事奔竞,淡然以诗酒自乐。杨维桢曾为之作《郯韶诗序》,称“韶诗情丽而温重”;又在《西湖竹枝集》中说他“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故格力欲与北州李才辈上下”。《草堂雅集》卷一收其诗140余首,《元诗选》二集题作《云台集》,略有增汰,今存古乐府仅十多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二首。

7、叶广居,字居仲,号自得。嘉禾人。至正初寓杭州,仕至江浙儒学提举,著有《自得斋集》。杨维桢在《西湖竹枝集》中称其“天资机悟,才力绝人”,“古文歌诗若有神助”。惜诗集已佚,今存诗仅七首,分别见于《蟫精隽》、《东城杂记》、《元诗选癸集》等书,其中《西湖竹枝词》一首,《寄杨廉夫》二首。

8、陈基(1314-1370),字敬初,临海人。至正初以荐授经筵检讨,后归寓吴,仕于张士诚,累升学士。入明预修《元史》,赐金而还。著有《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卷一除赋二首外,皆为古乐府。《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一首。

9、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其先以赀雄一郡,元镇不事生产,强学好修,以诗画名于世。著有《清閟阁全集》十二卷,今存古乐府十余首,多为《竹枝词》。与杨维桢相交几十年,卷七有《竹枝词序》曰:“会稽杨廉夫邀余同赋《西湖竹枝词》,余尝暮春登濒湖诸山而眺览,见其浦溆沿洄,云气出没,慨然有感于中,欲托之音调以声其悲叹,久未能成章,因睹廉夫之作,为之心动言宣,词凡八首,皆述眼前,不求工也。”杨维桢《西湖竹枝集》选其四首,称“其诗材力似腐,而风致特为近古”。

10、钱惟善,字思复,号曲江居士、心白道人等。钱唐人。至正六年中乡试,历官江浙儒学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隐吴江之筒川,又徙居华亭,卒于明初。著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有古乐府十余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二首。杨维桢与之相交二十多年,《西湖竹枝集》收其诗一首,晚年所作《风月福人序》称其为唱和友。

11、陆仁,字良贵,自号雪樵生、乾乾居士等。河南人,居昆山。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诗二首,称他“明经好古文,其诗学有祖法,清俊奇伟,如《佛郎国进天马颂》、《水仙庙迎送神辞》、《渡黄河》、《望神京》诸篇,缙绅先生莫不称道之”。《草堂雅集》收其诗37首,《元诗选》三集增至70首,题曰《乾乾居士集》,有古乐府20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二首。

12、张简,字仲简,吴县人。初师张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诗一首,称其“诗工韦、柳,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著,而字画因之而并行”。顾瑛录其诗20首入《草堂雅集》,谓其“作诗淡雅,有陶、韦风”,“凡经吴中,虽少会面,必写诗由铁崖寄焉”。《元诗选》三集增至30首,有古乐府十多首,明显受到铁崖古乐府的影响。顾嗣立评曰:“盖元末诗人之杰出者也。”《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二首。

13、王逢(1319-1388),字原吉,号席帽山人。江阴人。至正中曾作《河清颂》,行台及宪司交荐之,皆不就。后避地吴淞江,筑室上海之乌泾。明初以文学录用,又以老疾辞。著有《梧溪集》七卷。杨维桢“尝录寄拟古操十,且征同赋”,王逢作《哀尹伯奇》一首以答之。至正十九年,铁崖为之作《梧溪集序》,称其诗“亦杜史之流欤”。集中有古乐府数十首,其中琴操十多首,还有不少新题乐府。《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五首。

14、袁凯,字景文,自号海叟。华亭人。幼孤力学,然偏质刚愎,与俗寡谐,至正九年以其“年岁已强矣”(四十岁曰强年),欲改是过,谒铁崖于松江,铁崖为之作《改过斋记》。是后始与铁崖唱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谓其“少以《白燕诗》得名”有误。(注:关于袁凯赋《白燕》诗一事,《明诗纪事》引杨仪《骊珠杂录》:常熟时大本赋《白燕》诗云:“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帘十二中间转,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录呈杨铁崖。铁崖亟称“珠帘”、“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坐,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景文归作诗,翌日呈之,铁崖击节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以此得名。但李梦阳为《海叟集》作序时却说:“集中《白燕》诗最下最传,诸高者不传。”)元末曾为府吏。洪武初授监察御史,后因对答不称圣怀托疾辞归。著有《海叟集》四卷,今存古乐府28首。顾嗣立《寒厅诗话》称袁凯“出铁崖门”,不知依据何在,姑且列入唱和友。

15、刘炳,字彦昺,鄱阳人。铁崖同年刘友梧之子。元末兵乱,以义旅从军于江浙。明初,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东阿知县。所著诗文原为《春雨轩集》,杨维桢为之评定,并作序曰:“若乐府旧题,俨乎汉魏遗响,殷殷乎金石之声,悲壮雄浑,古意犹存,安得起吾季和而见之,宁不为之击节而起乎?”今存《刘彦昺集》九卷,有古乐府42首。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彦昺纯效铁崖,宜铁崖之倾倒也。”

16、于立,字彦成,号虚白子。南康之庐山人。博学通古今,学道会稽山中,得石室藏书,遂以诗酒放浪江湖间。爱吴中山水清旷,故多居之。与杨维桢、顾瑛交善,常以玉山草堂为行窝。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作二首。并谓其“诗有二李风,时人多重爱之。予尝观其人如行云流水,无所凝滞,游方之外者也。”顾瑛录其诗97首入《草堂雅集》,《元诗选》三集增至一百首,题曰《会稽外史集》,今存古乐府十多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二首。

17、释良震,字雷隐。三山人。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作一首,谓其“有诗名江湖间,爱吟唐人七字诗,而不为律缚”。又在《冷斋诗集序》称他为“方外别派”。《元诗选癸集》录其诗三首。

18、释福报,字复原。临海人。住四明智门寺。明初被召,赐还。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作二首,称其诗“清峻绝人”。又在《冷斋诗集序》谓“雷隐震上人、复原报上人传余雅为方外别派”。

19、释行方,字行纪。嘉定人。曾以《铁龙谣》、《玉鸾谣》二诗谒铁崖而受到赏识,著有《冷斋全集》,内有和铁崖古乐府题,“其辞多警策”,铁崖欣然为之撰评作序,称他“可与震、报同列吾派矣”。(《冷斋诗集序》)《元诗选癸集》录其诗一首。

三 铁门诗人考略

据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曰:杨维桢“自钱唐至霅川,又由霅川居苏城之锦绣坊,江南弟子受业者以万数。”说铁门弟子数以万计,当是夸张之词,但自天历年间就有诸生安普、许广大等从铁崖问学,此后四十年间受业者人数之多当无庸置疑。顾嗣立《寒厅诗话》称铁崖“门下数百人”,可能是估计之词,倒颇合乎实际。问题是在铁门弟子中,只有少数专为学诗作文,如吴复从铁崖游就“不为觅举计”,而为“学古文歌诗”,(《吴君见心墓志铭》)释安从学铁崖,也为专门学诗;(《蕉囱律选序》)而大多数都为举业从学铁门。由于元代科举考试“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且词章一科不试诗歌而试古赋,那么铁崖讲授的课程当以四书五经和辞赋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诸生不学作诗和先生不教作诗,据释安《铁雅先生拗律序》曰:

先生尝谓律诗不古,不作可也。其在钱唐时,为诸生讲律体,始作二十首,多奇对。其起兴如杜少陵,用事如李商隐,江湖陋体为之一变。

由此可见,杨维桢当时不仅教学生诗法,而且为让学生掌握各种诗体,他竟然破例写了二十首律诗作为示范。后来在淞学授徒,他还经常带着学生一起出游访友,即席唱和。例如张宪就是当时淞学的高才生,杨维桢对他作了如下评价:

宪通春秋经学,尝以文墨议论从余断史,余推在(章)木、(宋)禧之上;其乐府歌诗,与夏(溥)、李(孝光)、张(雨)、陈(基)辈相颉顽,而顿挫警拔者过之。(《玉笥集叙》)

曾经是淞学高才生的张宪,虽然在举业上一无所成,却以诗歌成就了他生前死后的名声。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考察铁门诗人时有意识地先从铁门弟子入手,共得137人,然后跟踪追击,确认其中能诗者即铁门诗人。但实际有诗传世的只有44人,特分列如下:

卫仁近,字子刚,华亭人,《草堂雅集》有诗。(参见《卫子刚诗录序》)

马琬,字文璧,秦淮人。工古歌行,有诗传世。(参见《光霁堂记》、《西湖竹枝集》)

王璲,字汝玉,长洲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明史·列传第四十》、《明诗纪事》乙五)

贝琼,字廷臣,崇德人,能诗,有《清江诗集》。(参见《列朝诗集小传》)

卢升,字廷举,高唐人,能诗,有《齐稿》。(参见《齐稿序》、《元诗选癸集》庚下)

卢熊,字公武,昆山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列朝诗集小传》、《大雅集》)

叶杞,字南有,华亭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南漪堂记》、《大雅集》)

冯浚,字渊如,云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东阿所记》、《大雅集》)

申屠衡,字仲权,大梁人,能诗,有《扣角集》。(参见《明诗纪事》甲十三)

吕诚,字敬夫,东沧人,能诗,有《来鹤亭诗》。(参见《题吕敬夫诗稿》)

吕恒,字德常,华亭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著存精舍记》、《元诗选癸集》)

吕恂,字德厚,华亭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著存精舍记》、《元诗选癸集》)

许广大,字具瞻,天台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亡兄双溪书院山长墓志铭》)

朱芾,字孟辨,华亭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送朱生芾蒲溪授徒序》、《明诗纪事》甲四)

朱应辰,字文奎,吴县人,能诗,有《漱芳集》。(参见《村乐堂记》、《明诗纪事》甲十九)

张宪,字思廉,山阴人,能诗,有《玉笥集》。(参见《送张宪之汴梁序》等)

张吉,河南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东维子集》卷二十九,《元诗选癸集》辛下)

张守中,字大本,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修斋堂记》、《大雅集》、《西湖竹枝集》)

沈雍,能诗,有诗传世。(参见《玄云斋记》、《元诗选癸集》辛下)

杨基,字孟载,吴中人,能诗,有《眉庵集》。(参见张习:《眉庵集后志》)

宋禧,字无逸,余姚人,能诗,有《庸庵集》等。(参见宋禧:《为傅伯原题白云亲舍图》)

陈璧,字文东,松江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明诗纪事》甲十九)

陈元善,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元诗选癸集》辛下)

李费,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元诗纪事》卷二十七)

李钢,字至刚,华亭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明诗纪事》乙四)

陆中,字与权,兴化人,能诗,有《蒲栖集》。(参见《明诗纪事》甲二十三引《明诗统》)

吴复,字见心,富春人,能诗,有《云槎稿》。(参见《吴君见心墓志铭》、《西湖竹枝集》)

吴毅,字近仁,富春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周月湖今乐府序》、《大雅集》)

金信,字中孚,金华人,能诗,有《春草轩集》。(参见《金信诗集序》、《元诗选癸集》辛下)

徐固,字子贞,东海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东维子集》卷三十一)

徐章,字德章,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东维子集》卷三十一,《明诗纪事》乙七)

俞桢,字贞木,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俞桢:《刘彦昺集后序》、《明诗纪事》甲二十七)

钱鼒,字德铉,吴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笔耕所记》、《吴达父养心斋说》等)

顾亮,字寅仲,上虞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列朝诗集小传》、《元诗纪事》卷二十七)

袁华,字子英,昆山人,能诗,有《可传集》等。(参见《可传集序》)

殷奎,字孝章,昆山人,能诗,有《强斋集》。(参见《锡老堂纪》、《木斋记》等)

陶振,字子昌,吴江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列朝诗集小传》、《明诗纪事》甲二十三)

郭翼,字羲仲,昆山人,能诗,有《林外野言》。(参见《郭羲仲诗集序》)

唐贞,字士干,海盐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槜李诗系》、《明诗纪事》甲二十三)

谢思顺,云间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东维子集》卷三十一)

管讷,字时敏,华亭人,能诗,有《蚓窍集》。(参见《槐阴亭记》、《列朝诗集小传》)

释守仁,字一初,富阳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大雅集》卷六,《送兰、仁二上人归三竺序》)

余善,字复初,昆山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元人游仙词卷》)

释照,字觉元,四明人,能诗,有诗传世。(参见《送照上人东归序》、《西湖竹枝集》、《元诗选癸集》)

此外,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还有倪中、吕希颜、宇文叔方、张学、张翔远、张汝霖、何伯翰、沈瑞、余谨、李紫筼、郑华卿、姚庭美、胡时敏、赵彦良、施彦昭、柳仲榘、殷惟肖、夏长祐、高玉囱、高瑛、章木、章琬、萧阜、程翼、韩旬之、濮彦仁、释安等27名铁门弟子能诗,但他们的诗作皆已失传。

从有姓名可考的铁门诗人来看,44人加27人,也不过71人,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尚有较大差距。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当时文献资料散佚太多,已无法还原;二是笔者见闻有限,有些尚未考出。但藉此就足以说明,杨维桢自述铁门能诗者凡百余人是可信的。当然,这些能诗者并非整齐划一,其水平也有高下之分。杨维桢既已明确地说:“求如张宪及吴下袁华辈者,不能十人”,我们只要从上面所列能诗者中最多挑出十名作为代表加以考察即可,而不必一一胪列。

如上所述,杨维桢在《玉笥集叙》中已将郭翼、章木、宋禧、张宪列入派中,又在《可传集序》将袁华与张宪相提并论,计有五人;结合铁崖对弟子的评价和他们的创作实际,我们还可增列吕诚、吴复、杨基、金信、贝琼等五人。前后相加,可称为铁门十家,兹略述其生平创作情况如下:

1、郭翼(1300-1364),字羲仲,号东郭生。昆山人。博文史,不为举子业,专资以为诗,后以训导老于学官。至正初即从铁崖游,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作二首,谓“其诗精悍者,在李商隐间;风流姿媚者,不在玉台下也”;至正十一年又为之作《郭羲仲诗集序》。今存《林外野言》二卷,“其间如《望夫石》、《精卫词》诸篇,皆用铁崖乐府体,尤为酷似。要其笔力挺劲,无懦响,在元季吴下诗人中,可谓矫然特出者矣。”(《四库全书提要》)《草堂雅集》卷九所收与此互有出入,结合二者,计有古乐府70余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九首。

2、章木,桐庐人。松江府学高才生,从铁崖学诗断史,曾为《史义拾遗》所收部分文章撰评,古乐府创作以七言四句体最为铁崖所称,可惜其诗皆佚,今无一首传世。(参见《送检校王君盖昌还京序》、《玉笥集叙》、《铁雅先生复古诗集》和明弘治刊本《史义拾遗》)

3、宋禧,初名玄禧,字无逸,号庸庵。余姚人。至正初从铁崖学,至正十年中乡试,补繁昌教谕。明初诏修《元史》,后典福建乡试。著有《庸庵文集》三十卷,《庸庵集》十卷。今存《庸庵集》十四卷,前十卷为诗,皆明初作,少见古乐府。《西湖竹枝集》收其诗三首,今存《庸庵集》仅录其中二首,实是四库馆臣从《西湖志》补入。由此可见,元末所作诗当收在已佚的《庸庵文集》三十卷中。

4、张宪,字思廉,号玉笥生。山阴人。松江府学高才生,从铁崖学诗断史。后仕于张士诚,为枢密院都事。士诚灭,变姓名走杭州,寄食报国寺以终。著有《玉笥集》十卷,收古乐府近三百首,杨维桢曾为之评点并作序,在铁门诗人中成就最高。《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一首。

5、袁华(1316-?),字子英。昆山人。自幼以诗名缙绅间,至正初从学铁崖,后为玉山草堂常客。杨维桢《西湖竹枝集》收其和作二首,谓其“可称才子矣”;至正二十三年又为之作《可传集序》,谓其诗可传,与张宪并称。洪武初,授郡学训导。今存《耕学斋集》十二卷,卷二为古乐府,共68首。《乾坤清气集》选其古乐府一首。

6、吕诚,字敬夫。昆山东沧人。家有来鹤亭、梅雪斋,日与郭翼、陆仁辈唱和其间。至正七年杨维桢为之作《题吕敬夫诗稿》曰:“昆山多才子,魁出者往往称吕袁,袁曰子英,吕曰敬夫也。两人为诗风流俊采,皆一代之选。予固未能优劣之。予诗喜体古乐府,子英多为予和之,敬夫又必争鸣于右,自《上京》以下,至《宫闱》、《江南谣弄》凡若干首。敬夫善作黄庭小楷,缮写成集,徼予评。”但在今存《来鹤亭诗》九卷以及补遗一卷中,皆未见,可称为古乐府者仅十多首。

7、吴复,字子中,后改字见心,自号云槎秋客。富阳人。少落拓不羁,中年折节读书,从铁崖学古文歌诗。至正六年为杨维桢辑《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并作序曰:“复学诗于先生者有年矣。”杨维桢《西湖竹枝集》录其和作二首,称其“盛唐之选也”。至正八年十月卒,年近五十。善乐府歌,高处逼盛唐,著有《云槎集》十卷。杨维桢曾为之作《吴复诗录序》、《吴君见心墓志铭》。今存诗仅3首,见于《元诗选癸集》。

8、杨基(1326-1378),字孟载。先世蜀之嘉州人,祖父仕江左,生于吴中。少负诗名,后以效铁体作《铁笛歌》而为杨维桢所称赏,遂偕之游。(注:详见张习《眉庵集后志》、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曾为张士诚记室,入明徙临濠。洪武二年放归,起为荥阳知县,历官山西按察使。著有《眉庵集》十二卷,其卷四多为古乐府。

9、金信、字中孚。金华人。以茂才举,不就,隐居自怡,人称漫吟先生。著有《春草轩集》,杨维桢曾为之作序曰:“金华金信氏从余游于松陵泽中,谈经断史,于古歌诗尤工。首诵余古乐府三百,辄能游泳吾辞,以深求古风人之大义。……所为诗有《春草轩》。所编如古琴操、《赵璧词》、《荆卿篇》、《博浪锥》、《月支王头饮器歌》,其气充,其情激,其词郁以谐。吁,信之诗有法矣。”

10、贝琼(1314-?),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至正初于钱唐从学铁崖,元末在殳山、松江诸地隐居授徒。洪武三年征修《元史》,后除国子助教。著有《清江诗集》十卷,存古乐府十多首。又有《清江文集》三十卷,其中有《铁崖先生传》、《铁崖先生大全集序》,对杨维桢的生平著述作了评价。

四 小结

以上我们从铁雅派形成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以不同标准对铁雅派成员进行了考证,初步确认铁崖唱和友19人,铁门诗人71人,再加上杨维桢本人,已得铁雅派成员91人。但因铁门诗人有诗传世的仅44人,有诗集或诗文集传世的更少,且有不少作者的生平难以详考,所以我们只选出十位代表作家,略考其生平创作。那么,总括起来,实际只有30人被列为我们研究铁雅诗派的主要对象,并且其中仍有夏溥、叶广居、章木、吴复、良震、福报、行方、金信等八人传世诗作极少或无诗传世。至于其他几十位铁门诗人,我们在具体研究中仍然可能论及,但在探讨铁雅派的性质、特点等根本问题时,则主要以这30位诗人为依据。当然,在铁雅派崛起之后的几十年中,还不断有人继起响应,从事古乐府创作,他们中有些人明显浸染了铁雅派诗风,有些人的创作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划入派中的许多人。对此,我们将归入受铁雅派影响的一类诗人加以研究。

标签:;  ;  ;  ;  

铁雅诗派成员考证_列朝诗集小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