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思想政治论文,载体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载体是一个技术术语,最早出现在化学领域,后来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所谓载体,在现代汉语中的涵义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它物质的物质。例如工业上用来传递热能的介质就是载体。根据这一涵义,我们知道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承载一定物质的物质。第二、必须是承载它物进行运动的物质。只承载它物不运动也不能成为载体。20世纪90年代,载体这一概念进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概念。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既应该符合一般载体的内涵,又应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播载体、活动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进行。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有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把握还不够科学。例如,有的文章把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班组织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称其为“有形载体”,把社会环境称其为是“社会载体”(注:周世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探索[J].《浙江商业经济》,1995(2).);有的文章把人格、典型、事实列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注:杨振明.试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J].《求实》,1993(6).),等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一般的载体一样,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属于一般载体,必须具备一般载体的条件,载体必须是承载一定物质的物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还得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有些载体虽然也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但是不易于操作不能为教育主体所控制,也不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载体。如社会环境,虽然社会环境也能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但是环境因素非常复杂。有些因素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且易于操作,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些因素则难以作这样的运用,因而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二、必须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一种物质形式,主客体可以借此形式发生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具备一般载体的另一个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并连接主体和客体,使主客体通过载体发生互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各级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企业班组织等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是主体。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载体相互混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主体单方面的活动过程,而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两个主要的因素,缺少了任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人格、典型、事实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载体,不能同时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两个条件,因而不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显著的特征、标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重要因素的载体,它区别于其它因素,特别是目的、任务、内容、原则、方法等因素,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入手来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承载性。承载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区别于其它因素的重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功能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到教育客体面前,才能为他们所感知,对他们产生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生交流、传播等形式的运动。这样的承载物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突出特征。
2、传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内容的功能。承载教育因素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的”,承载只是为传导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向教育者传导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的和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为中心的过程,载体就是传导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基本渠道。
3、关联性。关联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关,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有关,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就无法相互发生作用。
4、互动性。互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手段,是主体可以运用一定的载体作用于客体,客体也通过一定的载体作用于主体。正是有了载体,主体和客体才能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只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观点和理论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这是对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运用实践锻炼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采取的载体应该以活动载体为主。载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内容,但是方法不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虽然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之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内容中介、载体中介和方法中介。这样的划分值得商榷。首先内容和方法是不能当作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内容和方法,不能承担中介的职能。至于有的人把载体也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也是不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一个部分,具有工具性价值,因为它本身不是教育内容、信息,不能笼统地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完全等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恰当载体,承载合适的内容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作用。中介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与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有很大关系。配置适当的载体、承载合适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着中介作用的发挥。要使三者协调发挥作用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力和素质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把握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和新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能力;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办事,科学选择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尤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如网络载体的运用。
第二、教育客体的接受能力是基础。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调适内容、选择载体、运用方法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客体的接受能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三个要素。只有三者优化组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
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标准不一。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缺乏可靠的依据。有的学者按载体的性质划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有的学者按形态划分为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有的学者按状态划分为动态载体和静态载体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发展来划分,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划分为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
(一)传统载体。传统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传统载体包括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
1、谈话。谈话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一个或几个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向其传导某种思想和观念,帮助其解决某种思想问题或认识问题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大量的一时一事的个别工作,而谈话是个别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是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常见的一种载体,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载体可以取代或完全取代它。
2、开会。开会就是通过各种会议向受教育者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统一其思想,解决其某些思想认识问题的教育形式。通过开会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用的重要载体。
3、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得恰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能深入人心,为教育对象所内化;反之,可能使教育对象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教育效果。
(二)现代载体。现代载体是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载体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和运用了许多新的载体,其中包括四种基本的载体类型。
1、管理载体。管理载体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通过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做到规范内化,达到品德行为反复训练的目的,起着养成优良习惯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两张皮”问题。
2、文化载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以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活动载体。活动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里的活动主要是指人们职业活动以外的一般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多样化,人们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职业活动以外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多彩,对于人们生活和人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重视各种群众性活动的开展,善于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学会运用各种活动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大众传播载体。大众传播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工具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显得相当滞后,基本上还处在经验总结阶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要求极不协调。因此,系统归纳与总结、深入探讨这一理论领域,对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状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③张世贵.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价的价值类型[J].《理论探讨》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