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乙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手术时长显著长于乙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甲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乙组。
【关键词】神经根减压松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9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多发的临床骨科疾病,其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1]。本文旨在比较分析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8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7.58±2.3 4)岁。将所有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19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社会性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报备伦理委员会并批准后,开始对照试验研究。
1.2 方法
甲组实施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应用C臂X线进行透视定位,置入穿刺针,在X线的辅助下,将穿刺针的针尖置入椎体后上缘及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中间位置。置入导丝之后进行工作通道的建立,在内窥镜的辅助下,采用髓核钳将内部的髓核组织进行摘除,将内窥镜的方向进行调整,并对神经根部进行全面地检查,将突出的髓核进行摘除处理,使得神经根能充分暴露[2]。止血处理后,将内部残余的髓核组织进行彻底消融,减压完成后,将工作通道撤出,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乙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前通过C臂定位对椎间隙位置进行确定,在病变椎间隙中间位置做一切口,长度为3到5cm,紧贴骨面在髓核突出位置对肌肉进行分离,使得病变椎间隙上缘、下缘位置能充分暴露,进行椎板开窗,将黄韧带进行切除,注意保护患者的神经根以及硬膜,将纤维环切开,将髓核组织取出[3]。最后对病变椎间隙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髓核残留、伤口出血的情况,确认无异常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并进行比较分析。
术后12个月,对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疾病症状已经消失,正常工作生活不受限为治愈;尚存在轻微症状,正常工作生活受到轻度限制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手术时长显著长于乙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术后12个月,甲组共有1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94.74%,乙组共有17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89.47%,两组痊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先天发育、外伤等因素引发,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此病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方式虽疗效确切,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本次研究表明,甲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乙组,手术时长显著长于乙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乙组,组间有显著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均较好,但前者优点为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缺点为:手术时间较长。
【参考文献】
[1]单侧与双侧MIS-TLIF治疗中青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5):513-517.
[2]王威,王章富,洪正华.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62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3):476-477.
[3]吴继彬,葛保健,吴东迎,等.椎板开窗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1):1972-1976.
[4]许天明,倪斌,王魁,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16,37(3):186-190.
论文作者:彭小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统计学论文; 乙组论文; 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神经论文; 差异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