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高考答案论文

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高考答案论文

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答卷论文,语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对1998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300份)作了随机抽样统计分析。现对试题及答卷分析如下:

第1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是从现代汉语多音字的认读角度命题的。正确项A,中等难度,误选B的最多。

误选B:没有掌握“押解”的“解”读jiè或没有掌握“浑身解数”的“解”读xiè。误选D:没有掌握“提防”的“提”读dī。误选C:没有掌握“边塞”的“塞”读sài。

不能选出正确项A的原因是对“差可告慰”的“差”不熟悉,没有掌握它的读音与意义。“差强人意”的“差”考生比较熟悉,知道它读chā,是“稍微”的意思,却不知道“差可告慰”中的“差”也读chā,也作“稍微”解。这反映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掌握有欠缺。

此题所考的4个多音字,总计有13种读音,考题中的16个词语里,却只有8种读音。多音字读音的正确识记,关键在于积累和提高字音的认识水平。把字音和字义联系起来,放到词语里去识记就不难。考题中有8个成语,占了词语总数的1/2,导向十分明确,告诉我们要在成语的积累上下功夫。

第2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对汉字字形识记的考查是从同音字、同音词的角度设题的。同时还考查对成语的识记。正确项B,难度偏易,误选C、D的较多。

误选C:主要是把“墨守成规”中的“成规”误作为“陈规”。“成规”是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而“陈规”是陈旧之规,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成”与“陈”不仅字义不同,而且字音也不同,前者读chéng,后者读chén。“墨守成规”,“墨守”的是“既成之规”而非“陈旧之规”。识记成语不能囫囵吞枣,而应该掌握成语的语素义。误选C项的考生也有把“漫不经心”误作“漫不精心”的。“经心”是在意、留心的意思,而“精心”是特别用心、专心用力的意思。辨别它们还可从词语的结构入手,“经心”是动宾结构而“精心”则是偏正结构。“漫不经心”是偏正式的动词性短语,意为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而“漫不精心”不仅意思不合,而且组合也有失规矩。从结构来辨别同音近义的词语也是一个重要方法。

误选D:主要是不能辨别“俱增”与“剧增”,误把“与日俱增”作为“与日剧增”了。“与日俱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的意思。“俱”在这里是“全、都”的意思;“剧增”的“剧”是猛烈的意思,本来两者不易混淆,但由于一些考生识记成语时不求甚解,没有掌握成语的语素义,还是将它们搞混了。

不能选出正确项B,主要是不理解“人情世贡的意思,而把“世故”误作为“事故”。“人情世故”是为人处事的道理。“世故”是(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的意思,有贬义,如:“这人有些世故,不大愿意给人提意见。”但在“人情世故”这个成语中没有贬义,“世故”只是处世的经验之意。“事故”意为意外的损失或灾祸。两个词读音相同,意见却相去甚远,委实不该搞混。

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此题仅考了同音字的区分,4个选项8个同音字,都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中,与往年的字形识别题相比,难度明显降低,然而得分仍不尽如人意,这说明我们的教与学还要在汉语运用的基本功上花力气。此题的导向也很明确:一是“字不离词”,二是对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识记要提高层次,起码要掌握成语的语素义。这一导向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是积极的。

第3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也是考查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4个选项考查3组近义词,其中两级还是同音(近音)词。正确项为C,偏易,误选D的最多。

误选D:不能辨别“不只”与“不止”。“只”与“止”单独使用时都是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前面加了“不”,表示不限于某个范围,仍然是副词,作副词用时,“不只”与“不止”可以互换。但是“不只”还可以作连词用,用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的前一分句中,“不止”却不能作连词。句①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所以只能选用“不只”而不能用“不止”。

第4题考查虚词的运用,也属于正确使用词语能力的考查。正确项A,难度偏易,误选C的较多。

误选C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能辨别“虽然”与“尽管”,二是不能辨别“即使”与“虽然”。“尽管”作连词用,用在转折关系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跟“虽然”的用法相近,但表示让步的分量更重一些。这段文字的第一横线处宜用“虽然”,不宜用“尽管”,用“尽管”让步的意思就过了头。“即使”与“虽然”,也都表示让步,它们的区别在于“即使”后面说的往往是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事实或情况,这种让步是带有假设性的让步。而这段文字中“不写稿子”即是一种假设,所以应该用“即使”而不应用“虽然”。

误选D:没有理解这段文字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而误用了“相反”。这段文字两个句子前一句是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实际说话”的联系,后一句是讲“讲故事或作报告”时作的语言与“日常说话”的区别。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而非一正一反的关系,只能用“而”,而不能用“相反”。

本题,语感好的同学多读两遍即可顺利完成,上面的分析只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完成,考试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第5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也是考查根据语境准确地恰当地使用词语的能力。正确项为D,偏易,误选A、B的较多。

误选A:没有掌握“望其项背”的用法。“望其项背”意为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它一般只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如“不能望其项背”“不是他们所能望其项背的”等等。A句要在“望其项背”之前加“不能”才是正确的。

误选B:“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长时间地考虑。整个成语是千方百计地盘算的意思,多含贬义。B句成语误用在于褒贬不分,该用褒义的“呕心沥血”或“殚思极虑”却用了贬义的“处心积虑”了。

误选C:不理解“火中取栗”的意思而不能正确使用。“火中取栗”语出法国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猴子骗猫取出火中的栗子,栗子取出后被猴子吃了,猫不但没吃着,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冒了危险付出了代价,自己却一无所获。此句中“消费者”可以获益,怎么能用“火中取栗”呢!这是望文生义而误用了。

成语是汉语文的瑰宝,成语掌握得多,并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是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一个标志。恰当运用的前提,是正确的识记和理解。掌握成语的语素义、本义、比喻义、语境义以及应用范围和色彩,才能正确无误地使用成语。历年高考都有好几道成语或涉及成语的题目,其导向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成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上下大力气。

第6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正确项D,从抽样来看,此题是全卷难度最大的一题('97卷病句辨析题亦是全卷难度最大的一题,难度值为0.12),误选B、C的最多。

误选C:C句的语病在于“令人威慑”搭配不当。“威慑”意为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威慑”是“威慑对方”“威慑敌人”的,已有“令人(对方)”之意,再加上“令人”则是成分赘余而搭配不当。“威慑”除了可组成动宾短语外,亦可用它组成偏正短语,如“威慑力量”,它的意思是“威慑敌人的力量”或“对敌人起威慑作用的力量”。不能辨别其语病的原因还在于不理解“威慑”的意思,而简单地把它当作“恐惧”的同义词来使用了。

误选B:B句犯有不合逻辑的语病,犯了误用反问句式和滥用否定的错误。“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的反问句式,变换成陈述句式即是“谁都要承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意思完全搞反了。应改成“谁又能否认现在仍然需要学习雷锋呢”或“谁都不能否认现在仍然需要学习雷锋”。

误选A:A句的“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犯有成分赘余的毛病,“转会截止的日期”只有“一天”,如“×年×月×日”,根本不存在“最后一天”或“最后两天”的问题。应改成“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或“昨天是转会截止的日期”。不能辨别A句的语病的原因也在于不能准确理解“截止日期”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不能选出正确项D的原因是误以为“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有误。

与去年高考的病句题相比,今年的这道题没有任何模棱两可、可以争议的问题,然而考生完成得仍不理想,这告诉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仍然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要继续过“造句关”。那种认为“小学生、初中生才需要练造句,高中生不要进行造句训练”的观点,是认识上的误区。

第7题考查语言运用简明的能力。正确项C,难度中等,误选D的较多。

误选D:“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却不能识别。

误选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作两种解释,问题出在“和”的用法上:句中“和”若作连词来理解,“他所背着的”是两个人——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句中的“和”若作介词来理解,“他背着的”是一个人——总经理,而副总经理则是“他”的同伙了。对此不能识别。

误选A:句中的“他”指代不明,“他”可以是嘉宾之一——得分最高的嘉宾,也可以是荐之外的一般的活动参与者。对此不能辨别。

不能选出正确项是C,是对“差点儿没及格”的表述存在疑虑,以为它表述不明。

第8题考查语言运用保持连贯的能力。正确项D,偏易,误选B的较多。

①句的表述,以选b为恰当。“眉毛粗而黑”与“身体魁伟”“两颊微微陷下去”句式相同,都是主谓结构,三个主谓结构,对“他”作出陈述,组成了有三个分句的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语气贯通,衔接恰切紧密。②句的表述以选b为恰当。“草原”与“湖泊”,“森林”和“溪流”不是对应关系,而“高山、深谷”却是有对应关系的同类概念的组合,与之相照应相一致的,应该选择“草原、森林”“溪流、湖泊”这种组合,语气才能一致,前后才能照应,组合才能合理。误选B、C、A,皆是未能掌握保持语言连贯的要求,反映了语言运用连贯能力的欠缺。

第9题考查语言运用保持连贯的能力。正确项为C,偏易,误选D的稍多。

这是一道句序排列题,C句的4个分句的先后次序排列恰当,合乎逻辑,合乎分句间的关系。“不传达上级指示”与“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虽然是并列关系,然而“传达上级指示”应该在采取行动、执行指示、“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之前却是无可变动的。所以选D是错误的,误选的原因是不明个中道理或失之于粗疏。

第10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正确项A,偏易,误选C的稍多。

误选C的原因有二:一是②处的逗号误以为该用分号;二是④处的句号误以为该用问号,把陈述句当作了疑问句。

第11题考查对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的识记。应选项为B,偏易,误选C的略多一些。误选C是对《哈姆莱特》的体裁识记有误,把戏剧误为小说了。误选A是记错了《秋浦歌》的作者,应该是李白而不是杜牧。误选D是不知道《欧根·奥涅金》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所作。不能选出正确项B,是因为不知道曹禺的剧作除了《雷雨》《日出》《原野》之外还有《北京人》。《北京人》对高中学生说来,相对要陌生一些,前三部剧作都已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一些,印象也更深一些。

第12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应选项为B,此题不难,误选D的较多,误选A的最少。

不能正确选出表述不正确的B项,是因为对元曲的知识掌握得不确切。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第13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应选项C,中等难度,误选A、D的较多。

C项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在于科举取士不是吏部主管的事项,而是礼部主管的。学生识记不准确、不仔细,就不能把C项选出来。

第14-15题这两道题考查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的作品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对高中学生来讲,不应该是陌生的,“推敲”的典故应该是知道的。

第14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语句的理解。应选项为B,偏易。B项表述不恰当在于对“少邻并”的“少”解说不当。句中的“少”是“缺少的”的“少”,而不是“老少”的“少”,解说成“自小”不对。

第15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应选项是C,偏易,C项为表述不恰当的一项。诗的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是描写幽居的环境,是写景而非抒情;尾联才点明自己的志向,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不恰当的。没有选出C项,是因为对这首诗写景抒情的思路、卒章显志的特点,对这首诗的意境的整体把握都还没有到位。也因为还不善于把A项与C项加以比较和抉择。C项是不恰当的一项,A项所述已有所暗示。A项是正确的,C项自然就是“不恰当的。”

综观第一大题,与1997年的试题相比,难度明显降低,难度值在0.4以下的仅有一题,即第6题,难度值为0.21。从难题的分布来看,'98卷也较'97卷合理。第一大题比较容易,学生就能以较好的心态去完成整份试题。对此,考生和中学教师都是肯定的。

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题,阅读的文段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第16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应选项为B,此题偏易,误选A的较多。

B项的“曳”是很常见的文言实词,解释作拖、拉、牵引。《口技》有“曳屋许许声”,《送东阳马生序》有“当余从师也,负箧曳履……”都是拖或拉的意思。“曳”的义项中根本没有“蜂拥”这一条,错误十分明显。A项的“靖”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词条中,如“绥靖”“靖边”等,均作“平息”“平定”解。C项的“觐”解释为“拜见”,也可从“朝觐”“觐见”等词中,从上下文中推知。D项的“职”,解释为“职分”,见《出师表》:“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不能选出B而误选其他项,反映出学生文言实词积累少,根据上下文推求词的含义的能力、根据双音节的合成词推求单音节的文言实词的能力还存在欠缺。

第17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了解。正确项为C,较易,误选D的多于误选B,更多于误选A。

“以”是常见的文言虚词,①句中的“以”作“凭借”解释,是介词。②句③句中的“以”都作连词用,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是“以”后的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作“而”。④句中的“以”也是介词,但要译作“作”或“拿”。所以,C项的判断是正确的。误选D主要是对“以”的连词用法还不熟悉。

第18题题中“加点的词语”或是古今异义,或是一词多义,或是词类活用,考查的内容比较多,应选项为B,较易,误选较多的是C和A。

应选项B中的“全首领”是保全脑袋,没有判罪杀头的意思。“首领”是首级、脑袋的意思,“全”是使动用法“使……全”“保全”的意思。C项中的“有司”含有古代文化色彩,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而称主管官吏为“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召有司案图”句。A项中的“故事”,是古今异义词,作“先例”解释,《谭嗣同》中有“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句。误选的原因在于对这些词语掌握不牢,积累整理不够。

第19题考查“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项为D,此题为全卷最容易的一道题。

句意的把握是建立在对词语理解的基础之上的。19题实际上考了两个虚词、一个实词:两个虚词是“与”和“殊”,一个实词是“等”。在①句中“与”作介词不作动词,不能解释成“归于”;“等”是“等同”“一样”的意思而不是“等人”。在②句中“殊”是表示程度深的副词,而非作“特殊”解的形容词。掌握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再联系全句,联系上下文,很容易作出正确的选择。误选的原因在于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这些词的义项。推求的能力存在问题。

第20题考查文句的理解,考查了“遽”和“奈何”。正确项C,偏难,误选D的稍多。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奈何”的意义和用法。“奈何”:怎么,怎么办。“奈……何”:“把……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有:“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鸿门宴》有:“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项羽的《垓下歌》就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奈你如何”的说法。而把②句翻译成“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要比翻译作“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更切合上下文的意思,这也是显而易见的。误选D委实不应该。

第21题考查对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实际上仍然是对文句理解的考查,不理解文的意思,也就无从判别文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项为D,此题为文言文阅读题中最难的一题,误选C的最多。①句为承接关系,②句为转折关系,③句为假设关系,④句为因果关系。不少同学不能辨识④句是因果关系,“既然天无二日,那么我难道能有两个君主吗?”所以把④句与①句归为同类了。④句前后两个分句构成了类比论证,由前一个分句作前提,推出了后一分句这个结论,是推论因果关系。不了解这个意思就不能识别它是因果关系。

第2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也是考查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应选项A,不算难题。A项的叙述不当有两处:一处是“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不合原文“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的意思。“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的意思是“尚且应当褫夺他生前的一切官爵,表示他被众官所唾弃”。另一处是“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合原文的意思,原文“章再上,乃止”,是李若水第二次进呈奏章给皇帝(钦帝),皇帝才接受他的意见,停止为高俅挂服举哀。没有选出A项,是因为对这两处的文句的意思没有正确理解。

第23题考查对概念(“转基因作物”)的理解能力。正确选项D,属容易题,误选B项的考生较多。

该题四个选项均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A项说“转基因作物”是“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文中无据。B项偷换概念,将“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特性”,偷换为“额外基因”。C项弄错了属概念,将“转基因作物”说成是“杂交作物”。

第24题考查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正确选项C,属容易题,误选A项的考生较多。该题考查了对两个句子的理解。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一句是“果”,第二句是“因”。命题角度较新颖。A项错在混淆结论,说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而文中所说的是这些“雾剂”“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这并不是“污染环境”。B项则绝对化,说“转基因”作物“无法对付害虫”,与文意“能抗虫害”明显不符。D项又将“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说成是“保护了一些害虫”,故意混淆结论。

第25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正确选项B,难度属中等,误选C项的考生比较多。文中指出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这种危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出现的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一是与野生状态的“表姐妹”杂交,使这些“表姐妹”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而C项只说了前一种危险,并且说成是“最大的危险”。考生没有分析“危险”包括哪些内容,更没有注意到文中在论及第二方面危险时加了“尤其”两个字,于是就选错了。A项扩大范围,将特称判断说成全称判断(“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错误明显。D项混淆判断性质,原文说“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D项却说“增产”不是目的,错误明显。

第26题考查分析文意,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正确选项C,难度中等,误选A项的稍多。误选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理解文中的“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的“生物工程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一是对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这种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有怀疑。其实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早在1983年”,算一算就很清楚了。大概考生认为文中强调的是“早”,A项强调的是“不过”(也就是“短”),于是就认为A项说法与原文不一致,选了A。而C项的说法,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有两个方面不准确:一是将“野生状态下的那些除莠作物的表姐妹”说成是所有的“野生植物”,扩大了概念的外延;一是将专家的推测,说成是“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的现实,将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高考科技短文的阅读,主要是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题目设计的背景知识中有许多逻辑知识,但考的不是逻辑术语,而是对逻辑知识的运用。

第27题考查对关键语句(总领下文的句子)在文中含义理解的能力。该题包括两小题,第(1)题答案是:没几天便是立秋。第(2)题答案是: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属中等难度题。

第(1)题典型错误之一:猛然见玉簪花开。

错在答非所问,以“果”为“因”。题目问的是“吃惊”的原因,答的却是结果。作者为什么看见玉簪花开而会一惊呢?原因是“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第(1)题典型错误之二:时光飞逝。

这个答案不够确切,考生没有注意到“先是一惊”中的“先”字,而将作者后来的思索作为答案,这就不确切了。这样答的考生不少,吃亏在对语句揣摩不够。

第(2)题典型错误之一:真真的怎么得了(或“时光飞逝”“立秋了”)。这种答案不全面。这样答的考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只会在一个自然段中找答案。如果考生能首先理清作者的思路,再做这道题目,就不会做错。《报秋》这篇散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玉簪花报秋,总领下文;第二部分赞美玉簪花,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警醒;第三部分点明主旨,强调要珍惜人生,品味人生,领悟人生。第27题考查的句子,正是总领文章的句子,“怅然”的原因在第三部分的开头:“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第(2)小题做得不够好,反映了考生整体阅读能力不强。

第(2)题典型错误之二:作者缺乏玉簪花的精神。

这种答案错在想当然。文中只说了玉簪花使作者“警惕着:秋来了”,并没有写作者缺乏玉簪花的精神。考生没读懂文章,当然就答错了。

第28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能力。正确答案是: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典型错误:表现了玉簪花的精神。错在没有分析出对比反衬这一表达技巧,另外也没有准确地把握这样写表现的是玉簪花顽强的生命力。没有答到点子上,这反映出平时教学存在着虚而不实的问题。

第29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能力。包括两小题:第(1)题答案是:将一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第(2)题答案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属难题。

这两道小题分别都有两个要点,要求考生分别从语言(形式)上的作用和思想内容上的作用作答。但是绝大多数考生只能从一个方面(或语言或内容)作答,这就丢掉了一半的分。而第(2)小题做得更差。

第(2)小题的典型错误:表现作者要领取生活的思想。

这种答案首先没有分析出反复使用“领取”在这里有“层层铺开,逐步扩大”的好处,另外也没有分析出这5个“领取”有强调突出主旨的作用。关键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不知道这5个“领取”是文章画龙点睛之笔、卒章显志之句。这反映出考生对散文的主旨的把握能力还比较欠缺。

第30题考查分析鉴赏能力。正确答案A、C、E,误选B的较多。B项错在以偏概全。这篇散文内涵十分丰富,“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只是玉簪花精神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D项将“领取自己那一份”说成是劝慰人们不要有非分之想,理解错误。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面对现实、珍惜人生、品味人生的人生态度。F项则任意引申拔高,将对玉簪花绿叶的描写任意联想为“生活的长河”。这道题目的设计启发我们,要警惕语文教学中那种脱离文章、追求微言大义、随心所欲地引申拔高的错误倾向。

第31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名言名句的识记能力。少数考生把“玉不琢”的“琢”写成“琢”“啄”“雕”,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角”写成“脚”。

第32题考查学生对语病的辨识,哪些重复啰嗦,哪些不是。近1/3的考生对重复中的冗余信息和次要信息区别能力较差。题目所给的一段话中“之所以”与“的原因”相重复,其中有一个冗余信息必须删除,“多方面”与“各种”的重复也是如此。至于“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与“受了坏人的影响”,也有一个冗余信息,但只能删去后者,因为若删前者,就使“更重要”的出现显得突兀了。有的考生把⑦⑧也删除了,⑦虽与前文“一个人所以会变坏”重复,⑧虽与前文“没有把握自己”部分重复,但它们不是冗余信息,而是次要信息,能使这个用分号连接的长句正反对举,说理深透。试想若把⑦“才逐渐变坏的”删去,那么分号后“他还会变坏吗”一句不是显得有些孤单吗?

第33题考查学生修辞的运用和仿写能力。本题失误于句式的尤其少,大都能“依样画葫芦”,而失误于比喻的运用者较多。主要问题有:

①忽视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为异类。如考生说“时间如同一个闹钟,它时时提醒我们珍惜牲的长度”就不如改为“时间是警钟,时时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的长度”。

②忽视比喻句一般用具体事物比喻抽象事物。如考生说“时间如同坚强的韧力,它帮助我们踏上成功的道路”就不如改为“时间如严格的考官,考验我们能否锲而不舍,争取成功”。

③忽视比喻句相似点要明显。如考生说“时间好比速度,它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效益”(时间与速度无相似点),“时间如下落的一滴水,使人失落”(时间是连续的),“时间如海绵”(应为“海绵里的水”)。

④忽视了比喻句表意应准确。如考生说“时间如同扫帚,它将帮助我们扫除过去脑中的记忆”(如此,岂不患上了失忆症,显然表意不明。改为“时间如同扫帚,扫除了我们不愉快的记忆”才较好)。

第34题考查学生根据一篇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记叙文字的能力。

在内容上,考生普遍能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解开了妈妈只洗一只鞋的谜。例如:妈妈创设情境教育小乐热爱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妈妈照顾突发急病的邻居,小乐被妈妈关心他人的精神感染,关心起自己的妈妈,主动洗了另一只鞋;妈妈寓理于事教育孩子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妈妈借题发挥,教育孩子不应偏科,要全面发展;妈妈留下那只鞋帮上记录着小乐考试作弊“铁证”的鞋不洗,让小乐自己清洗鞋上的污垢,清洗心灵的污垢等等。这些片断,构思合理,立意健康。

但也有一些补写情节平淡,毫无意义且不合题意。如小乐问:“妈妈,为什么另一只鞋不帮我洗?”妈妈说:“啊,我忘了。”于是妈妈把另一只鞋洗好晾干。小乐说:“妈妈真好。”有些补写想象不合理,例如妈妈故意不洗另一只鞋,是考查小乐的观察能力,看他是否发现得了,从而培养孩子写观察日记的能力,牵强附会。

在表达上,大部分考生语言通顺流畅。有的工于心理描写:“小乐想,妈妈没洗另一只鞋,不会是没有时间吧,如果来不及洗另一只鞋,她决不会把仅洗好的一只晾出去,妈妈在给我打哑谜哩。”有的擅长动作描写,把小乐洗鞋的过程刻画得十分细腻逼真,这显然是考生有过洗鞋的实践。

但表达上也有简单、生硬的。有的只重说教。如小乐问:“妈妈,你怎么只给我洗一只鞋?”妈妈说:“另一只你自己洗,都这么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叙述概念化,没有描写小乐洗鞋的过程和感受,只用一句“于是小乐把另一只鞋洗干净了”就带了过去。至于补写段落与开头结尾的衔接,普遍较好,无脱节情况。

第35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也可以自己根据文意另行命题,但仍然要围绕战胜脆弱性格,培养坚韧品格来写——这是命题的要求。

这道题特定的内容与表达要求,有利于抵制猜题、押题和拼凑文章的歪风,有利于在选拔考试中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在内容上,44%的考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概念清晰,实例具体,承接自然,实话实说。他们明白脆弱是指受挫折时不坚强,因此写自己在高考落榜、考试失利、父母离异、亲人谢世、家人下岗、疾病缠身、违规失足、蒙受冤屈等挫折面前一度出现的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心情,以及在师长教诲、名言启迪、英模感染、生活教育下振作奋起,顽强与厄运抗争,终于柳暗花明,迎来了生活的曙光,因此,由衷地礼赞坚韧,在内容上颇为扎实。

但有近1/3的考生忽视了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一基本要求。把可供选择的两个标题当成唯一的,写成了命题作文。他们沿着平日学校反复训练的议论文旧辙:提出论点—摆事实(他人的)讲道理—推出结论。唯独不写自己,严重影响了本题得分。

还有一部分考生,概念不清。有的把脆弱理解成了怯弱,写自己的由胆小怕见生人后来又变得勇敢,在演讲比赛中获奖的过程;有的把脆弱理解成了软弱,写自己的由依赖父母到变得坚强果断的过程;有的把脆弱理解成自卑,写自己的由自卑变得自信的过程。这些都偏离了题意。其实题目材料中“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这已经是对脆弱形象的诠释,鸡蛋壳轻轻一碰就破,这是对脆弱者经受不了一丁点挫折的生动比喻。遗憾的是一些考生把这一重要提示轻易放了过去,未加理会。

从抽样情况来看,这篇大作文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者不少,但在立意深刻揭示脆弱的诱因、危害以及阐发坚韧品格形成的意义方面有真知酌见者不多。

在表达方面,有一半的考生以叙述为主,一般在叙述、议论、抒情方面衔接较好,不乏佳作。有1/3的考生以议论为主,这类考生受议论文一般要求事例要概括的限制,个人的实例写得不够具体,影响了得分。还有的考生以抒情为主,写成优美的抒情散文,颇具感染力。

表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平淡。有的考生从幼儿园写到高中毕业,通篇写自己在各个阶段如何坚韧顽强,有些自吹自擂。二是表达方式衔接有缺陷,不是议论与叙事脱节,就是抒情与叙述脱节,结果抒情变成了无病呻吟。

在书写方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占大多数,但错别字现象仍较为普遍,出现三个以上不同错别字的作文占1/3。

标签:;  ;  

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_高考答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