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济梅

张济梅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探析PDCA循环运用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急诊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将PDCA循环运用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院前急救;PDCA;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PDCA circulation use value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management. Methods 60 cases of emergency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emergency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wo groups of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the emergency tim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al admiral PDCA circulation use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manage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Pre-hospital first aid;PDCA;Nursing supervision

院前急救通常指的是对危及生命的各种疾病如中毒、创伤以及急症等进行紧急救护的一项工作,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急救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因此,本文对PDCA循环运用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急诊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52.1±15.6)岁,其中3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为心力衰竭、15例为脑梗塞、5例为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的疾病类型、年龄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即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按照相关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1.2.2观察组

1.2.2.1计划阶段(P)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和培训,掌握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且由专科护士、护理组长以及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小组长由护士长担任,负责监督和管理小组成员的日常工作。同时,小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应该正确评估各自分辖管理项目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现状,并且将评估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步骤、内容、目标以及方法。

1.2.2.2实施阶段(D) 实施阶段包括以下几点:①在院前急救中,严格的组织管理、过硬的护理技术以及高度的急救意识是确保抢救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坚持“时间就是生命”的基本原则,尤其要掌握相应的急救技术,包括气管插管、心电监护、电击除颤、心肺复苏以及人工呼吸等,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从而确保急救护理的顺利进行;②准备急救物品。接到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准备好抢救的器械和药品,并且对急救物品进行检查,确保完整。同时,每次出诊后,要及时对物品进行补充,给供氧器供氧、给仪器充电等,并且救护车上的器械和药品尽量做到专人保管、固定基数、定期消毒灭菌、固定位置以及定期检查维修等,确保能够正常使用;③管理急救病案。接到呼救信息后,迅速为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对患者的年龄、姓名、病情、性别以及地址等一般资料进行准确记录,完整填写后,交给院前急救人员,在抢救现场,及时记录患者病情、护理以及治疗措施等,为入院治疗提供有效依据[2]。

1.2.2.3检查阶段(C) 小组长不定期或者定期监督和检查出诊前、中、后的急救护理工作,每个月定期组织一次会议,全体护理人员均要参与,将护理期间发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解决方案,评价综合质量,并且在每个月护理质量反馈内容中纳入评价结果,逐级上报审批,督促护理人员改进,从而使护理质量提高。

1.2.2.4应用阶段(A) 不断改进护理期间发现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且应用在急救护理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时间(包括院前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对组间计量资料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两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模式有诸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急救技能的提高。通过实施PDCA管理模式,将护士的实际情况和护理需求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量化性、目的性、个性化以及计划性的技能培训方案,能够使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能,熟练运用抢救仪器和设备,使急救护理水平提高[3];②有助于职业风险的降低。定期组织急救护士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范书写抢救护理记录,并且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增强危机意识,在护理期间加强自我防范,尽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4];③院前急救质量的提高。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五常法,加强救护车上器械和药品的管理,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并且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的病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急救护理质量[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能够增强患者满意度,使急救压力减轻,使院前急救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浩琦,郑晓丽. PDCA循环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2(7):35-36.

[2]李鹏,张源慧,唐龙.PDCA循环在院前急救护士技能培训的应用体会[J].全科护理,2013,19(9):1794-1795.

[3]张萌,朱庆生,呼冬鸣,王晓华.PDCA循环在院前急救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8(8):1533-1535.

[4]白召婵,王卫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34(5):3234.

[5]唐芳.PDCA循环在多发伤急救患者护理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3(6):36-37.

论文作者:张济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济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