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烽火中学 721000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了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对用表格、关系式及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从生活中去抽象出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概念,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去认识一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及图像的性质。感受到了表格—关系式—图象的转化过程并掌握了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能灵活运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特别是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会利用待定分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本章重点内容的归纳与知识结构图的建立。
第四章:一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A:课前训练 巩固基础
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归纳与总结活动:
(1)各尽所能从课本、笔记本、教辅资料进行本章重点内容的归纳与知识结构图的建立。先自主复习,尝试归纳重点内容,通过知识结构图的建立理清本章内容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根据课本97页回顾与思考提出的七个问题,每一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进一步感悟了函数模型。学生通过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课堂中用源于学生真实总结归纳展开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
学生就课前所归纳的本章重点内容与建立的知识结构图,并针对课本97页回顾与思考提出的七个问题以及课前训练在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知识获取更加全面。
第三环节:构建结构图。
本章通过一定的探索活动抽象出函数,进一步研究了其中最为简单的一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及应用。
第四环节:回顾知识点。
根据网络结构图,回顾知识点。
第五环节:典例精析。
第四章:一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A:课前训练 巩固基础
第六环节:练习巩固。
第四章:一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B:当堂检测 共享成功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
1.函数的概念。
2.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的图象。
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
第四章:一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C:拓展提升 形成能力
六、板书设计
1.函数。
2.一次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象。
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
1.把空间留给学生
教材只是提供最基本的素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与探究,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问题。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课前小组合作归纳总结、课堂展示讲解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论文作者:朱元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函数论文; 学生论文; 图象论文; 归纳论文; 结构图论文; 第四章论文; 环节论文; 《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