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妇幼保健院影像科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CT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对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CT影像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CT诊断准确26例,准确论为86.66%。病变范围:累及全结肠者6例,左半结肠者15例,仅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者9例。结论:CT检查是一种检查炎症性肠病活动程度的准确可行技术,既能简单、快速、准确评估本病黏膜外改变及肠外并发症,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时间、费用及辐射剂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92-02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病变为直肠及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和溃疡。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便血。免疫功能异常和细菌感染可能为发病原因。CT是诊断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合适选择,非侵袭性口服法CT检查能全面显示小肠及结肠受累情况,尤其在疑有病变向肠腔外扩散时尤为重要,因而比传统钡灌检查能提供更多额外的相关信息[1]。对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CT影像诊断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溃疡生结肠炎患者30例,均为女12例,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5±3.5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0年,平均病程(4±1.5)年。
1.2 方法
检查前应当口服300~500ml稀释含碘造影剂,扫描层厚为10mm连续,重点部位扫描层厚可适当变薄或重叠扫描,以便获得满意的CT图像。
2.结果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CT诊断准确26例,准确论为86.66%。病变范围:累及全结肠者6例,左半结肠者15例,仅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者9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肠壁轻度增厚6~10mm,粘膜面凹凸不平多发性小息肉及溃疡21例,肠壁分层现象9例,肠系膜密度增高6例,肠系膜淋巴结增大6例,肠管变细、缩短、肠袋变浅或消失21例。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慢性发病者多见,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血或腹泻,内有粘液脓血,常伴阵发性腹痛与里急后重,也可有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性症状。常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急性暴发性者有高热、腹泻、毒血症等。也可有少数病例伴发自身免疫症状,如出现关节炎、皮肤黏膜结节红斑、口腔黏膜溃疡、虹膜炎等[2]。实验室检查,大便有脓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低色素性贫血,急性期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M增加。
CT诊断表现中,结肠壁增厚是溃疡性结肠炎最显著的CT改变。肠壁厚度在6~10mm范围,平均为8mm,而正常的结肠壁厚度仅为2~3mm。进展期溃疡性结肠炎均有弥漫性的结肠壁增厚,但却几乎没有看到过小肠壁增厚。增厚的结肠壁为连续性改变,病变段肠壁的厚度大致均匀,表现为对称性的改变。病理证实这是由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充血、水肿、炎性细胞的浸润及黏膜肌层的增厚所致。增厚肠壁的浆膜面光滑完整无外突,周围脂肪间隙内无索条影,这主要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性改变较少累及固有肌层和浆膜层的缘故。值得指出的是,溃疡性结肠炎在CT上的这种连续、对称、均匀、浆膜面光滑的轻度肠壁增厚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克罗恩病、肿瘤等所引起的肠壁改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鉴别诊断征象。
溃疡性结肠炎早期黏膜受累,CT上可无异常表现[3]。随着疾病的进展,增厚的肠壁可伴有黏膜面多发小溃疡和炎性息肉,采用注气法CTC检查结肠更适于显示黏膜改变,采用较宽的窗宽和较低的窗位(如窗宽为800~1200HU,窗位为-400~-600Hz)可清晰地显示出结肠腔内黏膜面锯齿状凹凸不平的改变,而非病变区的黏膜面则是光滑的。在重建后的仿真内镜图像上可直观地显示直径3~5mm的多发小息肉和浅溃疡,病变呈连续弥漫分布,类似于纤维内镜的表现。虽然在X线双对比造影中多发小溃疡和炎性息肉是最重要的表现,但在CT中有时却很难显示,因此合理应用CT检查方法和后处理技术,实现黏膜病变的清晰显示将对临床选用CT诊断溃疡性结肠炎非常重要。
有肠管形态的改变,经与正常肠管比较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在CT图像上可见病变区的肠管出现肠腔狭窄、肠管僵直及缩短等表现,同时伴有结肠袋、半月皱襞的变浅或消失。这是由于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黏膜肌层与肌层肥厚所致。这些征象在重建后的三维重建图像上更容易获得立体的展示,三维图像的表现与X线双对比造影的所见相似。在部分病例的CT平扫图像上,还可观察到骶前间隙的增宽,其原因除了肠腔的变细和缩短之外,可能与慢性反复发作病例的肠外脂肪沉积有关。
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可出现病变区结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同时伴有系膜血管束的边缘不清,这是肠系膜的充血、水肿、增厚的结果,此外,还注意到肠系膜出现散在淋巴结增大的现象,增大的淋巴结无融合倾向,沿血管束分布,直径多为5~10mm。在慢性期病例中未发现此类现象。此类有关征象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报道较少,其影像学及临床意义,仍需进一步探讨。
当结肠内注入阳性造影剂时,在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肠壁的分层现象,表现为“靶征”或“双晕征”,其内层与外层为软组织密度,中间层则为低密度[4]。Richard等认为内层由肥厚的黏膜、固有层和黏膜肌层所构成,而中间的低密度层则被认为是黏膜下层水肿(急性病例)或脂肪沉积(亚急性或慢性病例)所致,外层由固有肌层和浆膜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分层现象并非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CT征象,在其他慢性炎症性肠疾患,如缺血性结肠炎、各种传染性结肠炎,或是用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时也可见到类似现象。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一征象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CT征象,其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像学和临床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结肠壁脂肪沉积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CT表现,60%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可以发现这种征象,而克罗恩病病例仅有8%。
【参考文献】
[1]许茂盛,曹志坚,陈刚,等.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C]//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2007.
[2]佘艳萍.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J].现代养生,2015,31(7):106-107.
[3]褚小琴.溃疡性结肠炎CT诊断[J].江西医药,2010,45(12):1241-1242.
[4]杨晓燕,董帜,罗宴吉,等.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10):760-763.
论文作者:马善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结肠论文; 黏膜论文; 征象论文; 病例论文; 肠管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