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刘旭东,李霄汉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刘旭东,李霄汉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沙东济南 250000

摘要: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建筑。绿色建筑能有效地降低环境负荷,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这对缓解能源危机和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设计将越来越多,同时,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将特定的环境与当地的环境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设计,使建筑的设计在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具有绿色的环境。本文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在建筑中的发展趋势。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业对城市中资源和能源消耗比较大,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绿色建筑设计有效降低城市发展中资源和能源消耗,改善了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业向前发展的必然方向。

1绿色建筑的特点

1.1绿色建筑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环保工程

绿色建筑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对地方生态造成破坏,主要表现在无废无污、高效和谐等方面。“绿色住宅”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为人们提供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和空间,人们把“绿色住宅”称作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绿色建筑相对来说的确在绿化面积上有着严格的规定,相比以前的普通建筑来说多了许多的绿色植物,相对比较像花园式样的建筑环境。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绿色建筑包括节能、环保、健康等等,总之绿色建筑是把节能、环保、健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新型建筑形态。

1.2绿色建筑借助绿色科技是必然的选择

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时,要能够使多个学科充分结合在一起,既要吸收建筑学的精华,也要吸收生态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科技成果,还要多注重考虑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但是,绿色建筑主要是提倡要采用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小,使用最简单的却很有用的技术。也就是说,绿色建筑是采用对环境保护最大、建筑方法相对简单的技术来建造出来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

1.3健康建筑是绿色住宅的终极形态

健康建筑和绿色建筑都很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性,但是,绿色建筑并不是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在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的情况下,建设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健康建筑有别于绿色建筑,除了环保和节能外,健康建筑更注重为居民营造健康的精神空间,还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人们的道德以及我们本身及其后代社会适应性。由此可见,健康建筑不仅关注住宅的健康性,还关注社会环境的健康性,其本身就包含了绿色建筑的种种作用,是绿色建筑的终极形态。

2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2.1英国的BREEAM评价体系

BREEAM评价体系的全称就是“建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价法”,这部评价体系是世界上第一部绿色评估体系[1]。这部体系是在1990年所制定,它对于其他国家建筑评价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建筑评价的制定起着借鉴的作用。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是BREEAM体系的目标,这一目标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主要从建筑主体能源到场地生态价值。BREEAM体系分等级的认证以及奖励那些对设计、建造以及建筑维护阶段中的优秀者,帮助那些在建筑全部生命周期的决策者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BERRAM体系还适当的引入了全生命周期以及生态积分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引入使这项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国家的典范。

2.2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

美国的绿色建筑协会积极借鉴了英国的BERRAM体系以及加拿大的BEPAC体系,并在1995年编写了LEED评价体系,全称为《能源与绿色环境设计先导》,这一体系主要针对项目群体主要是那些愿意领先于市场,而且还相对较早的采用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2]。美国在体系制定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奖励制度,以此来鼓励项目群体不断地创新。美国的LEED评价体系已经被引用到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

3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1地域化

所有的“大、洋、怪”建筑都不是绿色建筑,所有结构复杂高科技的建筑也不一定是绿色建筑。对于绿色建筑,它必须是地域化的,必须是适合当地气候的,这在我们古老的建筑技术中都是能找到例子的。例如生土建筑、窑洞式建筑,这样的一些具有前人智慧的建筑已经给我们做了准确到位的绿色指导,同时向我们诠释了古建筑如何做到适应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根本性要求。

3.2智能化

针对目前的绿色建筑的内部微气候调节问题,它不能仅仅依靠硬件,更需要软件的支持。这些软件即包括现代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把建筑功能信息化,在技术支持下进行收集整理,把建筑的能耗损耗降低。比如说最近,如果能够很好地把北京空着的房子的温度降下来,只要降低2℃~3℃,河北当前的气荒就能很好地解决了。而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这一步。所以绿色建筑发展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建筑智能化,极大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建筑智能化势必成为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多用信息,少用能源,让建筑真正低碳化。4健康化建筑的根本是人,人们以后在建筑内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所以建筑内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只会越来越重要,室内的微气候。微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心理,决定了人的健康,决定了人的幸福获得感。所以绿色建筑要朝着健康化方向前进,把握绿色健康发展方向,结合中国国情,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建设一个让人们心理健康,环境舒适,空气质量和各方面都良好的建筑。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从材料,模式,结构,包括公共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居民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

3.3健康化

建筑的根本是人,人们以后在建筑内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所以建筑内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只会越来越重要,室内的微气候。微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心理,决定了人的健康,决定了人的幸福获得感。所以绿色建筑要朝着健康化方向前进,把握绿色健康发展方向,结合中国国情,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建设一个让人们心理健康,环境舒适,空气质量和各方面都良好的建筑。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从材料,模式,结构,包括公共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居民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

结束语:

建筑的美学特征及其使用是由最初的建筑设计决定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元素,设计出满意的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建筑的本身居住要求,更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满足人们视觉上的要求。因此,面对环境的恶化,在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设计一个令人满意的、环保的结构体系是所有建筑设计师面临的一种普遍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燕,胡晓,蒋平,徐西蒙,CHENYihui.经济激励政策对绿色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06):34-39.

[2]姜汇泳,何金生.原始思维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6):9-11.

[3]刘子榛.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OL].建筑知识,2017(11)[2018-04-24]..

[4]张敏.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城乡绿色发展2016首届中国·贵州国际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博览会综述[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6(07):48-51.

[5]刘祯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成都绿色建筑发展[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01):66-69.

论文作者:刘旭东,李霄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刘旭东,李霄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