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研究

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研究

付立忠[1]2001年在《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用黑龙江省典型粳稻品种(系)8个,于东北农业大学香坊试验站在四种栽培条件下(两种插秧规格、两种施肥方式)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的内在规律,以及在不同栽培方式下,二者的变化,以期对水稻高产育种和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 1、在保持或略低于现有穗数水平下,选择二次枝梗数较为适宜、二次枝梗结实率高、千粒重大的类型,有望获得高产品种。 2、寒地水稻单产10000kg/ha的品种类型产量构成应为:穗数350~400穗/m~2,穗粒数120粒/穗,结实率85%,千粒重28g。 3、水稻千粒重具有整穗性。 4、在行距33.3cm、株距15cm超稀植栽培条件下,1苗/穴的插秧方式虽然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由于有效穗过少,产量不及2苗/穴。 5、重基轻蘖增穗粒施肥法能够产生理想的水稻群体,使结实率、千粒重有所提高。可作为北方寒地稻作区的施肥技术。

谷海东[2]2014年在《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群体质量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穗重型水稻品种东农425和穗数型水稻品种东农427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密度处理D1(35cm×16.7cm)、D2(30cm×16.7cm)、D3(35cm×13.3cm)、D4(25cm×16.7cm). D5(30cm×13.3cm)、D6(35cm×10cm)、D7(25cm×13.3cm)、D8(30cm×10cm)、D9(25cm×10cm)、 D10(35cm×6.7cm)、D11(30cm×6.7cm)、D12(25cm×6.7cm),通过密度处理构建不同稻作群体,研究寒地粳稻不同稻作群体条件下其株型特征、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规律,探讨插秧密度对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揭示寒地粳稻的群体质量调控因子,为寒地粳稻合理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东农425和东农427的株高增高、分蘖角度减小,东农425的株高在各个生育时期内高于东农427,东农425的分蘖角度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大于东农427。两品种水稻的冠层幅宽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东农425和东农427的冠层幅宽先升高后降低,东农427的冠层幅宽高于东农425。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品种水稻的单穴茎蘖数呈单峰曲线变化,低密度D1、D2处理的单穴茎蘖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延迟,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大,单穴茎蘖数减少,东农427达到峰值时的最高茎蘖数高于东农425,其分蘖能力较强。3.抽穗期东农425的主茎功能叶叶面积在D9密度处理最大,东农427的主茎功能叶叶面积在D3密度处理最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品种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在抽穗期达到峰值。在抽穗期,东农425的叶面积指数在D6密度处理最大,东农427的叶面积指数在D4密度处理最大;其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因品种和插秧密度而异。4.东农425和东农427的剑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抽穗后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因品种和插秧密度而异,且多集中在剑叶抽出后的19天-26天,东农427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剑叶抽出后的第12天。5.在一定插秧密度范围内,东农425和东农427群体地上部干物重、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运转率随插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插秧密度过大时反而下降。6.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两品种水稻的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穗长变短,茎粗变细,茎壁厚度变薄;倒伏指数与茎秆第1,2伸长节间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基部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呈极显着负相关。通过减少第一和第二伸长节间长度,适当增加茎秆粗度厚度,降低重心高度,增加穗长,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性。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穗数型水稻品种东农427的抗倒伏能力强于穗重型水稻品种东农425。7.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受插秧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大,千粒重受插秧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东农425和东农427的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穗数随插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东农425的产量在D11密度处理最高,与D9、D10密度处理差异不显着,从抗倒伏能力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D9处理为最适插秧密度;东农427的产量在D5密度处理最高,与D3、D4处理没有显着性差异,综合抗倒伏能力和经济效益考虑,D3处理为最适插秧密度。8.寒地粳稻群体的每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每平方米穗数、结实率、抽穗期总干重、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运转率、一次枝梗数、优势粒、优势粒与弱势粒之比、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或者极显着的正相关。

高冬梅[3]2013年在《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氮代谢及蛋白组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是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叁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稻灌溉用水利用效率较低,且浪费情况较为严重,耗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粳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省份。因此加强寒地粳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寒地粳稻品种东农425和东农427为材料,设置五种灌溉方式:常规灌溉(A对照)、轻干湿交替灌溉(B)、中干湿交替灌溉(C)、重干湿交替灌溉(D)、旱作(E),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功能叶片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蛋白质和蛋白组分含量、各器官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寒地粳稻节水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东农425和东农427两品种穗重、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东农427的降低幅度大于东农425;与对照相比,B、C处理显着增加有效穗数,D、E处理显着降低有效穗数;除处理B增大穗长外,其他处理均降低穗长;处理C-E穗粒数和结实率显着下降,处理B与处理C差异不显着,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各灌溉处理均降低千粒重,东农425仅处理E与对照差异显着,东农427则为处理D和处理E与对照之间差异显着;不同灌溉方式下两品种产量变化表现一致,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处理A>B>C>D>E,处理B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均显着。2.与对照相比,东农425和东农427两品种各灌溉方式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变化趋势一致,均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轻干湿交替灌溉降低垩白粒率,重干湿交替灌溉提高垩白粒率。3.与对照相比,孕穗期茎、叶的含氮量除处理E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根的含氮量B、C处理高于对照,D、E处理低于对照;两品种根、茎、叶含氮量均表现为处理B最多,处理C次之,但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处理E最低,与对照之间差异显着;乳熟期根、茎、叶的含氮量仅处理E与对照差异显着。4.不同灌溉方式对蛋白组分影响显着。各处理清蛋白、球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谷蛋白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齐穗后21天,籽粒谷蛋白含量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与对照相比,除处理E降低清蛋白含量外,其他处理均增加清蛋白含量;各处理均降低球蛋白含量,D、E处理降低幅度大于B、C处理;B、C处理显着降低醇溶蛋白含量,处理D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处理E提高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两品种谷醇比均以处理B最大,处理C次之,处理E最小。处理B与对照之间差异显着,C、D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5.东农425和东农427两品种氮代谢关健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与对照相比,B、C处理提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D、E处理降低NR活性;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在齐穗期达到最大值,B、C处理提高GS活性,D、E处理降低GS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各灌溉处理均提高蛋白水解酶活性,且B、C处理蛋白水解酶活性显着高于D、E处理。6.整个生育期内,NR活性与籽粒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醇溶蛋白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功能叶GS活性与籽粒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醇溶蛋白呈极显着负相关,在孕穗期和齐穗期,GS活性与清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GS酶与NR酶变化趋势相似;返青期、乳熟期和蜡熟期,蛋白水解酶活性与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

蔡永盛[4]2015年在《黑龙江盐碱地条件下不同产量类型水稻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黑龙江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布研究较少,在盐碱地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93个早粳稻品种(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王家围子水田基地进行试验,以明确不同产量类型水稻的产量、品质及与籽粒蛋白组分的相互关系,为盐碱地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应用及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盐碱地条件下供试材料平均产量4501.21kg/hm2,呈正态分布。本研究据欧式距离,采用类平均法,将供试材料分为高产、中产、中低产和低产类型,分别占8.06%、20.43%、53.76%和17.20%。中低产类型的水稻品种居多,平均产量4148.10kg/hm2,产量构成因素分别为363.8穗/m2,55.3粒/穗,结实率90%,千粒重26g。穗重和着粒密度以组中值为1.2g/穗和2.9粒/cm组分布次数最多。2.糖花比表现为高产>中产>低产类型,类型间差异不显着。低产类型糖花比的变异系数最低,变异程度相对最小。高产类型产量与糖花比显着正相关(r=0.6095*)。中低产类型一次枝梗数和低产类型二次枝梗数最多,但与其它类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高产类型一次、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均呈负相关。3.加工品质低产、中低产类型精米率均极显着高于其它产量类型,不同产量类型的整精米率之间差异不显着。外观品质低产类型垩白粒率﹑垩白度极显着低于各产量类型。营养品质高产类型与中产、中低产类型蛋白质含量极显着或显着高于低产类型,各产量类型直链淀粉含量极显着高于低产类型,各产量类型粗脂肪含量均未达到显着差异。高产类型米饭综合评分显着高于中低产、低产类型。4.高食味品种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低食味品种,谷蛋白含量差异不显着,高食味品种平均醇溶蛋白极显着低于低食味品种。高﹑中﹑低食味品种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含量均与食味评分正相关,醇溶蛋白﹑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评分负相关。5.各产量类型产量与穗粒数正相关;高产类型产量与加工品质、长宽比、营养品质正相关;中产类型产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总蛋白质、直链淀粉、食味评分正相关;中低产类型产量与整精米率、外观品质、粗脂肪、直链淀粉、食味评分正相关;低产类型产量与外观品质、粗脂肪含量正相关。

姜元华[5]2015年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叁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叁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叁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叁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叁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叁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叁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叁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叁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潘世驹[6]2016年在《寒地水稻耐盐碱资源筛选及产量品质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原生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10%,我国盐渍化耕地面积达670万hm2,盐害成为农业生产上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筛选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分析水稻种质在盐碱胁迫下的产量品质稳定性,对盐碱土壤资源利用与耐盐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幼苗前期耐盐碱筛选、苗期混合盐碱胁迫筛选和农业耐盐碱力筛选,获得若干耐盐碱材料,并对其在盐碱胁迫下的产量品质稳定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幼苗前期耐盐性和耐碱性筛选的适宜浓度为NaCl 150 mmol/L和Na2CO3+NaHCO3(质量比3:1)40 mmol/L。2.获得幼苗前期强耐盐材料13G143,强耐碱性13G028、13G145和13G031,农学耐盐碱力较强材料松粳12、13G040、13G030、13G028和龙稻16。3.耐盐碱材料生物产量,根系总吸附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体积、根长和根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相对抑制率均低于敏感材料。4.混合盐碱胁迫对产量的抑制表现在穗数和穗重两个方面,其中穗重抑制是主要原因,穗重抑制是由与穗粒数相关的一二次枝梗数和一二次枝梗粒数受抑制所造成,且对二次枝梗性状的抑制大于一次枝梗。松粳12、13G040和13G030耐盐碱性较强,其在穗重及与穗重相关的穗长、着粒密度、穗粒数等方面均表现较低的抑制率。盐碱胁迫条件下稻米蛋白质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其他品质指标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5.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主要受环境型影响,而在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根长、根干重等主要受基因型影响。品质方面,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方面受基因型的影响大于环境的影响,而外观品质方面受环境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的影响。13G030的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方面的稳定性最好,13G028的千粒重方面稳定性最好。

王龙[7]2016年在《苗期施氮量及插秧穴苗数对垦粳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明确施氮量对垦粳5号秧苗素质的影响及苗期施氮量与穴苗数对垦粳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5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为垦粳5号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处理A为苗期每平方米氮肥施用量,设5个水平,即A1=0g/m2、A2=14g/m2、A3=28g/m2、A4=42g/m2、A5=56g/m2,其中以A3=28g/m2为对照;处理B为穴苗数密度处理的五个水平,分别为B1=1苗/穴、B2=3苗/穴、B3=5苗/穴、B4=7苗/穴、B5=9苗/穴,其中以B3=5苗/穴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秧苗的株高、叶龄、根长、根数、地上百株干重、发根力根长及根数均在施氮量为14g/m2条件下达到最大,其中根长、发根力根长及根数分别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茎基宽在施氮量为28g/m2条件下达到最大;充实度在施氮量为0g/m2条件下达到最大,显着高于对照;百株地下干重在施氮量为56g/m2条件下达到最大,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着。2.分蘖期、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均随穴苗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均在7苗/穴条件下最大,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穴苗数固定时,分蘖期、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亦均先上升后下降,均在施氮量为14g/m2条件下最大。3.五种苗期施氮水平下均以稀植叶片SPAD值较大,1苗/穴时显着高于对照;穴苗数固定时,齐穗期SPAD值有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出现在42g/m2条件下。无论施氮量及穴苗数多少,净光合速率均有先升后降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8g/m2和3苗/穴时。4.穴苗数与稻谷每穗粒数、平方米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多出现在3苗/穴~7苗/穴时;每穗粒数、平方米穗数及产量随苗期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多出现在14~42g/m2时;多数处理产量低于对照A3B3(28g/m2、5苗/穴),只有处理A2B4(14g/m2、7苗/穴)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着。5.随穴苗数的增加,碾磨品质、蛋白质含量及食味综合评分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分别在3~5苗/穴和5~7苗/穴时;外观品质逐渐恶化,各处理间差异极显着。随苗期施氮量的增多,碾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及食味综合评分先升后降,最大值均出现在14~28g/m2时;二因素共同作用下,A2B4(14g/m2、7苗/穴)有最高食味评分值,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

左静红[8]2013年在《苏打盐碱胁迫对北方粳稻灌浆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盐碱害是作物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限制作物产量。本文主要在不同梯度苏打盐碱胁迫条件下研究北方粳稻灌浆特性及穗部性状。以期通过对耐盐碱水稻品种及盐碱敏感水稻品种经过剪叶处理研究其强势粒灌浆特性、弱势粒灌浆特性及穗部一次枝梗性状、二次枝梗性状,探讨北方粳稻减源对库的动态积累、库的终值量的影响,确立北方粳稻在苏打盐碱胁迫下的源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中度、重度苏打盐碱胁迫条件下,耐盐碱水稻品种与盐碱敏感水稻品种强势粒灌浆特性受外界因子影响作用较弱势粒小,且一次枝梗性状相对于二次枝梗性状较为稳定。总体而言,剪叶处理对灌浆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作用大致为:剑叶>倒二叶>倒叁叶。供试品种强势粒灌浆特性受减源处理影响均不明显,耐盐碱品种相对盐碱敏感品种弱势粒灌浆特性受叶片处理影响较小,在生育后期仍具有较高的灌浆潜势。通过Richards方程对供试北方粳稻品种灌浆特性进行曲线拟合后所得方程形状参数0<N<1,说明弱势粒灌浆增重特征与强势粒相似,时间上也近于同步,属于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不同梯度苏打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水稻品种一次枝梗性状相对二次枝梗性状稳定,受胁迫影响变化不显着;一次枝梗粒重的降低主要受一次枝梗千粒重降低影响;二次枝梗粒重的减少受二次枝梗数及二次枝梗千粒重减少共同影响。不同梯度苏打盐碱胁迫下,盐碱敏感水稻品种一次枝梗性状及二次枝梗性状均受到严重抑制。穗部一次枝梗粒重及二次枝梗粒重的降低受一、二次枝梗数及一、二次枝梗千粒重减少共同影响。

郭保卫[9]2013年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叁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叁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叁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李景蕻[10]2009年在《高海拔生态区氮肥运筹和增温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但从地区间来看,水稻生产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云南省宁蒗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水稻生产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地为国内水稻最高海拔种植地(海拔2670米),其稻作生产与中、低海拔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故提高低产地区的产量水平和生产技术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即以此为宗旨,从2007年至2008年展开了本试验研究,本研究得出的不同氮肥运筹和增温措施处理对高海拔寒冷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可为该地区以及其它高海拔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及防御低温冷害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本研究以当地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以高海拔寒冷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为研究背景,以此探讨高寒稻区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及其增产的主攻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高海拔低温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氮肥运筹和适当的增温措施(农艺措施和水利措施)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施氮量增加,丽粳10号和大白谷群体质量均表现出明显提高,但过高的施氮量对群体质量和产量产生不良影响。施氮总量相同时,适当增加基蘖肥比例,可提高群体茎蘖数、有效穗、LAI;适当增加穗粒肥比例,可提高成穗率、穗粒数,有利于减少后期LAI的衰减。随施氮量增加,各处理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中等施氮处理为最大值。不同品种和施氮量下,百公斤稻谷吸氮量有一个适宜值,2007年和2008年丽粳10号分别为2.31kg和2.52kg,大白谷分别为2.79kg和2.83kg。高海拔地区,后期气温偏低,过高施氮会延迟籽粒的灌浆,易造成水稻贪青晚熟、结实不良。本研究发现,各处理的茎鞘干物质及氮素转运不畅,齐穗后茎鞘中仍滞留有大量的干物质和氮素,高海拔地区较低的温度减弱了水稻呼吸消耗,阻碍了同化物的运输,致使穗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较小分析高海拔稻作区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氮肥运筹的响应,发现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而这又在于有效穗数的大幅度增加,其次是穗粒数的增加。两品种均以施氮量为60kg.hm-2和基蘖肥与穗粒肥为7:3的组合表现最佳,不仅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而且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2)垄作栽培、温水灌溉从移栽期到成熟期的土壤日平均温差比常规栽培的提高0.52-2.94℃。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以前,两品种单株根数表现出温水灌溉>常规栽培>垄作栽培,各处理单株根干重、单株总根长总体表现出:温水灌溉>垄作栽培>常规栽培。拔节后,各根系性状总体表现出:垄作栽培>温水灌溉>常规栽培。增温措施促使根系向土壤下层扩展,向下扩展的根系生长有利于生育后期水稻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及养分。在本试验条件下,上层根(0~10cm)与产量的关系比下层根(10cm以下)更为密切。齐穗期、成熟期根系的主要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大都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产量构成因子中,与根系主要性状关系最密切的是有效穗。(3)增温处理,促进了分蘖发生,使群体形成适宜的茎蘖组成,提高了成穗率优化群体质量。增温处理有利于提高干物质积累,特别是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光合势、势粒比均高于常规栽培。增温处理降低了齐穗后叶面积衰减速率,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期,是增强抽穗后群体光合生产力的根本原因。齐穗后叶片干物质发生衰减,而茎鞘干物质有较大的增长,茎鞘输出的干物质比积累的还少,最终输出率和转变率为负值。与常规栽培相比,垄作栽培增加了有效穗和结实率,降低了穗粒数;温水灌溉有效穗、结实率和穗粒数都有所提高。千粒重各处理之间差异很小。通径分析表明,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最大者均是有效穗数,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两种增温措施相比,垄作栽培比温水灌溉对分蘖发生、成穗、氮素积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更大,形成的产量也更高。(4)经增温措施和氮肥处理对两品种的整精米率、垩白、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适量的氮肥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有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趋势。随氮肥用量增加,胶稠度逐渐变短,直链淀粉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增温处理下,整精米率呈垄作栽培>温水灌溉>常规栽培的规律,垩白率和垩白度表现出垄作栽培<温水灌溉、常规栽培的趋势,垄作栽培明显提高胶稠度、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氮肥和增温处理交互作用的结果两品种均以垄作中肥(RM)组合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较优,以垄作高肥(RH)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温水高肥(WH)处理的其次。(5)在高海拔寒冷地区,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目标产量及产量构成、播种量、基本苗、播种期、移栽期、氮肥用量及灌溉模式进行定量设计和实施。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明显促进分蘖发生,大幅度提高有效穗、总颖花量、LAI,干物质积累速度明显加快,并保持后期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从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来看,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着特征是植株上部叁叶叶长较长,叶角较小;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较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产量呈显着正相关。扩库(增加总颖花量)和强源(增加抽穗后LAI)均可提高高寒稻区产量,精确定量栽培的氮肥运筹、水分管理与高产水稻器官建成同步,提高LAI的同时,促进总颖花量的增长,可显着地提高该地区水稻的产量。两品种相比,同一施氮水平下,丽粳10号比大白谷具有更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相对生长率。整个生长期丽粳10号的平均单株根干重、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均比大白谷的高,衰减得也较慢。这极大地促进了丽粳10号特别是在齐穗期后的光合效率和生理活性,这也是丽粳10号比大白谷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品质来看,丽粳10号比大白谷的粒形较长,胶稠度较大,蛋白质含量较高,这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

参考文献:

[1]. 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研究[D]. 付立忠.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群体质量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 谷海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14

[3].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氮代谢及蛋白组分的影响[D]. 高冬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4]. 黑龙江盐碱地条件下不同产量类型水稻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D]. 蔡永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

[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

[6]. 寒地水稻耐盐碱资源筛选及产量品质稳定性研究[D]. 潘世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7]. 苗期施氮量及插秧穴苗数对垦粳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8]. 苏打盐碱胁迫对北方粳稻灌浆特性及穗部性状的影响[D]. 左静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9].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

[10]. 高海拔生态区氮肥运筹和增温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李景蕻.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寒地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