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广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 315000
摘要:交通体系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也日益激烈,通过发展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来缓解公共交通拥堵情况,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在改变城市交通结构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如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来为城市交通管理以及城市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工作的新内容。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对策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经济、环保、客流量大等特点,是解决困扰全世界各个大中型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拥有、正在或者即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普遍的一种交通方式,并且具有快捷、方便、高效等一系列优点,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一旦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不仅对于运行设备本身,而且对于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并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作者从理论、管理、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其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较为封闭,人员流量非常大,一旦出现意外,轻则运营延误,乘客的出行受到阻碍,重则人员群死群伤,设施系统严重损坏。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容忽视。“安全第一”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中的永恒主题,是相关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顺畅与高效运营,对于满足乘客需求,提高运营服务质量,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交通、自动导向及磁悬浮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我国最早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明确定义是在1985年的《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当时的定义是:“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具有线路设备与地面隔离、容量大、载客量大、运行准点性好,在城市交通中有巨大的作用巨大,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途径。
三、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听到轨道交通出现故障,就容易和安全问题挂上钩。其实,这是很容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安全同事故及突发事件相对应,而故障同可靠性相对应。一般来说,有些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日常保障及维护来降低它的发生率。就事故和突发事件而言,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规章制度以及处置措施予以防范和杜绝的。明确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的对策很重要。
四、轨道交通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和线路。
1.人的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要以人为本,轨道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因素,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由于乘客的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拥挤造成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事故的比例也较大,而且后果严重。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系。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足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车辆因素
以火灾为例,国内很多车辆出于防止的触电的考虑,内部没有安装火灾报警与自动淋水灭火装置,部分车厢虽然使用的是耐燃材料,但在燃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3.线路因素
轨道交通是一个封闭式的交通系统。线路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的产生与线路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如地面轨道交通平面交叉口的密度较大、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差、缺少信号标志等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五、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对策
1.加强人员培训与设备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非常复杂,对于工作人员而言,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要求,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所依赖的交通设施,在长期复杂多变的外界因素干扰下,发生随机故障在所难免。只有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行。
2.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保障体系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未能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构建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各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必须在与我国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关的安全法律规范制度等兼容的前提下,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最后,要在建立起系统的框架基础上,根据各阶段、各环节的保障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3.建立运营安全仿真平台
运营安全保障不是基于最大概率的理论值,而是基于最小保证的实际值,所以通过典型案例汇编,系统仿真模拟,现场演练实测,融合各种实际环境因素,针对不同城市、不同线路、不同车站等差异,从宏观进行把控,促进运营数据收集汇总,可以使工作人员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有一个更为系统的把握,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还可以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使得人员、设施与环境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六、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对于经济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关系到广大乘客是生命安全。加强人员培训与设备维护,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仿真平台,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满足乘客的需求,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做出贡献。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而且对于城市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为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城市轨道交通在融合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只有绝对的危险,没有绝对的安全,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时刻把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放在心上。我们还应当分别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定期进行安全维护保养,并且做好应急措施,将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伍建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保护执法体系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11):94-97.
[2]朱沪生.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0):1-5,16.
[3]燕飞,郜春海,唐涛等.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系统评估方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z1):230-233.
[4]王利韦.浅谈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条件[J].世界家苑,2013,(9):364-364.
[5]周红波,倪志芳,高文杰等.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4(5):985-990.
[6]杨永平,边颜东,周晓勤.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0):1-6.
[7]鲁铭,杨绍波,唐忆文.世界发达城市轨道交通三大发展趋势[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04).
[8]汪近林,汪楠.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20-22.
[9]何静.人性化运营理念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运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28卷10期.
论文作者:莫文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 系统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乘客论文; 交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