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捐款爷爷”
文/李志民
王在成,商洛市山阳县板岩镇中学退休教师,18岁入党,60多年党龄,从教40年。2000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休后,镇党委聘请他担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至今,同时兼任镇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等职。十多年里,他坚守在关教战线上,发挥余热,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自掏腰包办实事,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山区孩子的“捐款爷爷”。
捐资为关工委做办公经费
板岩镇地处山区,很偏僻,经济欠发达,镇上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政府的经费开支不很宽裕。王在成自担任常务副主任以后,关工委就遇到日常费用紧张的问题。于是,他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没有向政府申请过办公经费,而是从自己退休金里挤出来用于各项爱心活动支出的费用累计达20多万元。退休这些年来,他比在岗时还要忙碌,一边积极向镇党委、政府领导提建议和汇报关心下一代工作,扩大关工委的影响,一边通过走访、动员,让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关工委的工作。经过努力,先后有20多名“五老”成为镇关工委的骨干。工作中,他把活动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为青少年办实事上。镇关工委每年都组织和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每逢重大节假日,安排“五老”给青少年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报告。多年来,王在成连续深入板岩镇各学校,给学生做学习雷锋精神报告,还将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挂到学校墙上进行宣传。在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他为群众垫交合作医疗款等费用3000余元,带领“五老”为群众办实事21件。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他专门乘车由陕南到延安参观学习,自费购买600多元的邓小平理论相关书籍和光碟,组织镇关工委“五老”进行集体学习。在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活动中,他拿出2000元捐给板岩镇中学。
捐资帮助贫困生上学
贫困青少年的疾苦,始终挂在王在成的心上。他舍小家,顾大家,带领“五老”艰苦奋斗,上班无补助,出差无补贴,为了贫困青少年健康成长,他自掏腰包,积极为贫困青少年排忧解难,直面问题,用情解决,使清贫失学的学生得以复学。1959年他刚参加工作,将第一个月工资全部捐给了困难学生。1978年,他得知贫困学生黄礼忠患严重中耳炎无钱医治时,就把几个月省下的50元钱30斤粮票送到黄的家中。1989年,他用自己的工资帮困难青年曹定甲买回5只种羊,发展养殖业,帮王长科买回天麻栽培。在镇关工委开展的“一帮一”活动中,他一人与4名贫困青少年进行结对帮扶。有一名12岁的学生因病在西安住院交不上医药费,王在成带头捐款,并动员一部分老同志和师生献爱心,为他解了燃眉之急。2000年,王在成听说当地有个学生在武汉上大学,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危险,他分两次给这名学生寄去生活费2000元。2001年,镇上的一名学生被西安美院录取后却无钱报名,他从养老金中拿出5000元送到她手中。2011年,板岩镇89名学生同时考上了大学,为解决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无钱上学的问题,王在成组织和发动几十名“五老”,开展“金秋助学、扶贫帮困”活动,募集到资金3.6万元,当即对14名贫困大学生给予救助。他个人拿出1.6万元,资助了两名最困难的大学生,并陪同他们去学校报到。2017年,村里的学生黄家文以598分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因其母亲遭遇车祸住院花费了巨额医药费,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无钱报名上学。王在成9次到其家中访谈,并资助了近两万元,使黄家文如愿上了大学。10多年来,镇关工委协调筹助资金20多万元,共帮扶70多名学生上了大学。不少受资助的学生激动地说:“是王爷爷给了我们继续学习的机会,我长大以后也要像他那样关心别人,回报板岩,奉献社会!”
热爱关教工作,王在成一心为公、慷慨解囊帮扶贫困青少年,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付出得到了组织肯定和群众好评,先后被市县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如今,虽已年过八旬,王在成依然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为关心下一代的事业而奔忙、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