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汇森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榆林 719303
摘要:凉水井煤矿矿山救护队是一支新建队伍,针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手段单一、训练环境与实际作战环境差别大、训练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构建演习巷道,以模拟井下各种环境,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提高救护队员适应各种危险环境的作战能力。
关键词:救护队 训练环境 演习巷道 科学有效
1 救护队现状与问题
1.1现状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火灾、瓦斯、煤尘、水、顶板等灾害事故的专业化队伍。主要负责矿井灾害预防、救援、应急演练及其他需要佩戴氧气呼吸器的安全技术性工作。作业环境可能面临高温、高湿、浓烟、有毒有害气体等不利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单位时间内体能消耗巨大、心理承受压力大,救护指战员面临巨大的挑战。
1.2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矿救护队组建不久,体能训练项目相对丰富,但根据《矿山救护规程》第7部分及《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等法规、标准都明确要求矿山救护队必须建设矿山救护演习巷道。我矿救护队现缺少模拟井下各种环境的训练场所。
2 演习巷道设计
根据配置要求与考察兄弟单位,现对演习巷道合理规划与设计,力争将救护队配套设施做到科学、规范、标准化建设,以利于救护队日常学习训练。
2.1巷道布置
演习巷道主要分为模拟巷道区、发烟区、高温浓烟训练区、创伤急救区、检力器训练区、材料准备区,模拟巷道为梯形断面。具体如图1所示。
2.2巷道配置
演习巷道内要求地面平整,照明良好,通行顺畅。
模拟巷道无任何障碍物。模拟巷道用于日常的砖闭与板闭训练以及训练安装局部通风机。
发烟发热训练去用于安装4台发热机和2台发烟机。
检力器训练区主要安装1台检力器,创伤急救区放置1台自动苏生器和1台CPR模拟人等医疗救护仪器。
材料准备区用于材料存放(圆木、木板条等)。
3 演习巷道原理及功能
3.1基本原理
演习巷道是通过仿真救灾现场的严峻条件,人为设置测试科目,训练救护队员佩戴呼吸器时,在黑暗、噪音、烟雾、高温的外界条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完成正确使用呼吸器,以及完成抢险、风障、密闭、伤员营救等工作和规定动作,可以评定和测量出训练人员最大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呼吸器完成任务。对救护队员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可以提高队员的救援经验,并可使其在抢险救灾实战过程中更会保护自身安全,提高其在突发事故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救护队员的个人作战实力。
3.2基本功能
①烟热模拟系统
依靠安装在演习巷道内的专用发烟装置,在每次训练过程开始之前,可依据要求进行发烟,训练室内发烟的浓度是由连续发烟的时间长短加以控制的。发烟装置喷雾器喷出的烟气为非腐蚀性无毒雾气,没有残留。
为了再现灾难现场靠近火源和爆点时呈现的状态,在硐室内设有4台热风机,可在短时间内使环境的温度均匀上升。将室温由常温升至高温。在热风机出风口附近可产生60℃的高温,训练人员在经过此段区域附近时,可产生热浪扑面的感觉。
②体能测试系统
体能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受训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在高温浓烟的环境下,主要进行拉检力器、锯圆木等项目,体能测试系统安装在训练硐室内,满足一个小队同时作业。
③医疗救护系统
医疗救护系统用来训练伤员急救等救护项目,主要配备CPR模拟人、自动苏生器等设备,从而可以实现心肺复苏以及自动苏醒等训练项目。
3.3功能前瞻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几个国家救援队演习巷道为了更加真实模拟井下灾变情况,同时提高训练可控性,配备一些更高科技元素,如:
①影像监控系统
实现完全黑暗情况下的监控。主要利用红外摄像机在黑暗、浓烟和高温环境下监控训练活动。硬盘录像机可将整个训练过程录制下来,并可在监视器上回放。音视频信号能通过局域网或因特网传到远程计算机上。
②声光控制系统
声光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现场的音响、灯光及通讯设备,由语音系统、灯光控制系统几部分组成。
训练过程中,为了使受训人员能够及时接受到指挥人员的指令,控制台上设置了语音系统,在演习巷道内设置 壁挂防水音箱。指挥人员可指导训练人员准确地接受训练,及时的纠正错误。另一方面,在发生意外时,也指挥救助工作。
为了模拟火场火光冲天,夜晚强光照射等现场情景,增设了灯光控制装置,由控制台控制的闪灯和火焰模拟装置,可发出交错频闪的光柱。另外,配合背景噪音中传来的报警声,增强了整个训练过程的紧张程度。
③体征遥测系统
体征遥测系统由一台主机和若干随身机组成可同时监测8个受训人员。主机可实时显示手持监护仪采集的所有人的生理参数、波形等。
4 演习巷道构建方式与合理性分析
综合以上三点考虑,建议采用方法三进行建设,适应凉水井救护队现状。该演习巷道模拟灾变环境,加深了救护队员对复杂危险环境的认识,在各种环境下能准确操作应用相关救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
5 结语
本次演习巷道设计,依据矿业公司实际情况,参考《矿山救护规程》、《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等相关规定及参考周边救护队建设情况,本着更好的满足日常训练的原则。建设模拟演习巷道,可实现训练环境的可测、可控,确保了模拟训练的高效性、安全性。也增强了队员在危险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了矿山救护队的应急救援水平。同时根据训练的需求,日后不断补充、完善,力争建立一支高标准的应急救援队伍。
参考文献:
[1]张伟.矿山救护队演习训练巷道灾害环境模拟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C].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论坛.2006.
[2]祁海莹.矿山救援演习巷道通用技术要求研究,2015年8月5日[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4):103-105.
[3]赵开功.神东煤炭集团救护队井下演习巷道的构建研究[J].陕西煤炭,2016,35(2):22-25.
[4]莫善军,雷毅,梁栋.矿山事故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和配置方法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1(6):16-20.
论文作者:杜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巷道论文; 救护队论文; 环境论文; 矿山论文; 发烟论文; 系统论文; 高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