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针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李旸

江苏高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摘要】:作为当代桥梁以及道路施工重点,现浇混凝土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建设重点。本文结合当代现浇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促进其质量控制和建设。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技术;创新;质量分析

现浇混凝土技术是当代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其对施工环境以及质量有着特殊的要求,加强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优化现代工程施工技术,最终能够提升和优化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保证路桥工程顺利进行和开展,

1.分析现浇混凝土技术在当代路桥施工的运用

分析现代混凝土路桥施工重点,其质量要求高,且工程流程繁琐,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好混凝土的建设高度,最终提升整个施工工艺质量。在处理现浇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设计要求,做好温度控制以及原材料检测,避免整个施工过程出现蜂窝以及孔洞问题,避免施工裂隙的产生(如图1 所述)。

同时,要做好原材料选取,只有选择优质且符合施工质量建设的混凝土才能够保证施工产品质量,一般而言,混凝土应当选择水化热好,骨料以及配合比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材料。同时,加强道路桥梁的质量检测,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的骨料粒径以及水泥质量。其次,选用合适的添加剂,控制其化学计量,加强对其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以及控制。最后,要控制好水的硬度,在混凝土配合时候要分析水分,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建设要求,最后,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对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让其不要发生过早初凝,保证浇筑时间有效性。

最后,控制整个施工过程,降低裂隙产生效率。在路桥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裂隙问题,其对施工质量以及耐久性会产生直接影响,经过时间推移,局部列席会变大,严重时候会产生“蜂窝”、“孔洞”现象。

分析其原因,混凝土在现浇处理中,以为原材料和震荡时间的问题,会让浇筑物产生内外温度差,短时间内这些空气不能排出,最终形成了内应力差,产生了裂隙。此外,混凝土本身内部大量添加剂,添加剂的化学成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应力,让其在受拉或者是受压过程中产生裂隙。

2.分析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水化热处理

现浇混凝土在初凝之间也会面临着热胀冷缩的问题,且木模板容易发生变形,可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混凝土的水化热处理,降低其发生内应力现象,且选择不易变形的模板,降低冷缩以及热胀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重混凝土以及骨料的配比,整个施工搅拌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的散热问题,最终保证温度变化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水化热低的混凝土,或者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特殊的试剂,让其散热均匀,让其有效凝结。

2.2钢筋张拉技术

钢筋是整个建筑物结构的抗拉工艺重点,当混凝土质量凝聚到一定程度时候,就需要张拉钢筋。一般分析,张拉工作都是在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变化的最高点。因为这个阶段,混凝土的结构十分敏感,在外界温度影响下,会产生特殊变形,为了保证施工工艺的有效性,提升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维护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在张拉钢筋时候,要注意在混凝土结构两端施加均匀的预应力,并注意观察期盈利变化情况,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变化,也能够降低水化热对钢筋张拉环节影响,最终发挥混凝土抗压和钢筋抗拉性能。为后期的施工和拼接奠定基础。

2.3过渡段浇筑

过渡段浇筑也是分层、分段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因为道路工程施工和桥梁施工的侧重点不同,他们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顺序差异性大。在分段施工时候,常常会发生桥梁两端预留工作面狭窄,不能正常施工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采取两段对接施工的方式,但是在后期对接不紧密,也是让人头疼的施工重难点。对此,分段浇筑技术,一定要注重路基规划,在分段浇筑施工时候也要注意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过渡段和桥梁主体连接,降低后期施工中的沉降差。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议用压实机械将整个工程碾压和处理,最终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可见,路桥过渡段施工需要施工单位具备更多的耐心以及施工技能。

2.4防水段施工技术

路桥的防水质和其使用寿命以及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升现浇混凝土施工防水质量,需要加强其细微缺陷处理,加强施工过程中防水段路基质量的处理。结合施工材料以及保湿层厚度和强度设计等,减少路桥的裂隙,并结合防水材料,做好路面处理,减少裂隙出现,提升防水质量。在后期操作中,也可以借助凿毛机对里面进行处理,提高整个路面的粘合度以及承载力,并保证整个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保证路基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其浇筑的防水性以及整体性。

3.对于优化现浇混凝土路桥施工的措施建议

3.1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

以上可知,现浇混凝土路桥施工难度大,只有提升施工团队的专业质量,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以及实施。对此,笔者建议施工单位加强基层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指导,并结合现有的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监督以及管控,最终能够提升生产率,降低浇筑施工隐患,实现桥梁道路建设价值。

3.2做好材料监督

笔者建议相关施工单位加强对材料的监督管控,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技术水平,保证在有效程序下对混凝土进行监测,对于提高浇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全面加强混凝土混料生产的监督技术水平,在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同时,注重以科学的配比方法进行混凝土制造。其次,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中常见的开裂现象,应当选择科学的水化热低的水泥,注重在掺和小体积混凝土时进行合理的配料选材料。第三,加强骨料的配置,通过有效的配比方法有效的防止出蜂窝、干裂、麻面等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总体质量。第四,科学的进行子料的搭配,注重根据道桥施工的要求选配水泥细度,这样才能保证道桥工程的骨架紧密,空隙率小,符合道桥施工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桥梁道路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有资源,创新施工工艺和技术,加强节点监督和管控,最终提升整个施工质量,完善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林. 针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科技风,2019(18):122.

[2]刘国胜,康芳贵. 现浇混凝土道桥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78+184.

[3]杜超. 针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18(18):96-97.

[4]张茂森. 关于道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分析[J]. 居舍,2018(14):76.

[5]索南. 道桥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J]. 四川水泥,2018(08):81.

论文作者:李旸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探析针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李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