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逊克县人民医院 164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研究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手术后进行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3%,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和常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相比较,中医骨折三期具有更好的疗效,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骨折三期;肱骨近端骨折;疗效
Objective:To study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ree stages of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 of the humeru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the September 2011 -2014 year in September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120 case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experimental group:three fract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ter the operation,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3%,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clusion:the three stag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The three stage of TCM fracture has a better effect,and the possi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relatively small,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Three ph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acture;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curative effect
随着经济及交通业的不断发展,由于车祸等原因,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中老年人很容易因为骨质疏松而造成肱骨近端骨折,大部分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比较容易发生,而且骨折后不是很容易愈合或者容易延迟愈合,因此相比其他骨折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院采取手术后进行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5.5±6.8)岁。随机把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4.3±4.6)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实验组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36.3±5.8)岁,采用手术后进行中医骨折三期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手术后进行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治疗依据中医骨折三期的规则进行。治疗早期:骨折1-2周采用消肿药物、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陈皮8g、三七5g、乳香8g、赤芍10g、当归10g、红花6g;治疗中期:骨折3-4周,进行续骨舒筋汤的治疗:龙骨15g、当归10g、枸杞子8g、骨碎补12g、黄氏15g、党参8g、续断12g;治疗后期:骨折后5-6周,进行强筋健骨、滋补肝肾的治疗:木瓜12g、狗脊12g、苏木10g、杜仲12g、赤芍12g。煎服,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服用一次[2-3]。
1.3评价的标准:优秀:骨折得以完全愈合,肩关节的活动恢复到骨折前,患者可以独自地进行各种生活活动,受伤部位没有任何不适。良好:骨折得以完全愈合,肩关节的活动基本得到了恢复,略有疼痛感,基本可以独自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一般:骨折得以愈合,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到60%,活动中患者会感到中度的疼痛。差:骨折愈合畸形,肩关节不能正常活动,患者不能独自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4]。治疗有效率=(优秀+良好+一般)/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优秀率为66.7%,总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优秀率为36.7%,总治疗有效率为85.0%。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伤口感染和创伤性关节炎。其中实验组总不良反应1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38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该骨折大部分是由外力所造成,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大多数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很多患者都会遗留肩部活动障碍等[5-7]。传临床治疗经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治疗的费用比较高,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中医认为肱骨的近端骨折是外部的肢体损伤,内部的气血损伤[8]。中医认为血不活那么骨不接,如果患者血气调、经脉通畅则骨骼强劲。肱骨近端骨折大多数是由外力造成,所以中医的治疗大部分是从整体出发,内外兼治[9]。
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骨折三期的治疗方法,在患者的骨折早期,即患者骨折后1-2周,局部肿痛、患肢疼痛、筋骨这时处于修复的阶段,因此这段时期的治疗应该以消瘀退肿、强化血液循环为主要目的;患者治疗中期,即患者骨折后3-4周,患者的患肢可以进行自然下垂,可以进行被动的锻炼,该期的治疗应该以止痛接骨、活血祛瘀为主要目的;患者治疗后期,即骨折后5-6周,患肢可以自主锻炼,该期的治疗应该以固本培元、和营接骨为主要目的[10]。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部分患者骨折完全愈合,并且肩部活动自如,肩部没有疼痛感,可以独自进行日常的生活活动。通过对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大部分没有产生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患者在治疗后可以独自进行生活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院对患者采取手术后进行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好地疗效,而且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涛.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2]孙洪林.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07:135-136.
[3]高建萍.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5:9.
[4]刘颖,张义万,曾金国等. 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4,07:49-50.
论文作者:郑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肱骨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三期论文; 近端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