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根本性变革的理论取向_资本论论文

两次根本性变革的理论取向_资本论论文

两个根本转变的理论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两个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对客体规律的认识,又作为实践的导向。实践若不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因此,在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因为这个缘故,中央领导希望广大干部通过学习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①a]。那么,又怎样具体保证这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呢?“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②a]。这一重大决策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

大家知道,经济科学是揭示经济规律的。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经济才会健康发展。《资本论》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我们有责任阐述这部巨著中的有关理论,为两个根本转变提供科学的理论导向。当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自《资本论》问世百多年以来,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科学的发展也由片面分工到综合为知识体系。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融入自然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义,而是一种科学的辩证方法。我们正是要运用这种方法,既吸收《资本论》中已揭示的经济规律,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科学整体化条件下,探索和揭示新的规律。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经济学只应研究生产关系;不联系生产力、人口与环境,空谈生产关系,自我切断了科学体系中的网络,也就难以揭示经济运动中的内在联系(规律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分析生产关系,而且处处联系生产力,也联系人口、环境和科学技术,只是有些论点、有些科学闪光之处,它未具体展开,正有待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充分论述。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不仅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而且要为《资本论》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知识,以便探索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联系。

就两个根本转变的实质来讲,一个是生产力的转变,另一个则是生产关系的转变。按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关系,两个根本转变首先在生产力的方面。下面就由此谈起。

一、关于增长方式的转型

Ⅰ.关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按照文件的说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指由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际上,这里讲的“粗放”多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集约”多指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前者实指只靠投入、不注意效率甚至损害社会生产力型,后者实指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型。

在《资本论》中,这两个词曾出现在农业经济上面。那里是这样说的,“历史地看……在殖民地,移民只需投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一开始就是粗放经营”。其后,“由于耕作的自然规律,当耕作已经发达到一定的水平,地力已经相应消耗的时候,资本(在这里同时指已经生产的生产资料)才会成为土地耕作上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当着土地的自然肥力受到损害后,这时农业生产就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毗连的土地上”。而所谓“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的物质结果,则是指“人工增进的土地的不同肥力”[①b]。但是,人工肥力往往补偿不了土地的自然肥力,甚至还会进一步破坏土地自然力,例如使土地板结等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②b]。由此可知,本来意义的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可取。我们现在说的集约型这个词并不是指这个意义,而是指“内涵型”的意义。

Ⅱ.关于外延型到内涵型的转变

增长是扩大再生产问题。《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所以对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叙述很多,也正是我们要学习之处。关于增长的两种形式,《资本论》中是这样说的:“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③b]就其资本形式来讲就是:“生产的逐年增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即前者是外延型,后者是内涵型。这里讲的资本(或资金)使用的效率实质上是劳动生产力。这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资金的耗用量,即节约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也就是用于生产和流通中的人力物力的节约。这种节约意味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减少资金的占用量,为此又要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即缩短资金在再生产和流通中(周转中)所经历的时间。这些时间的缩短也是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

《资本论》第一卷侧重叙述前一方面。该卷第二十二章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因此,“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也就是说,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即使不追加投资,也可以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例如,就劳动资料来讲,“如果生产这些劳动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发展了……旧的机器、工具、器具等等就为效率更高的、从功效来说再便宜的机器、工具和器具等等来代替……旧的资本也会以生产效率更高的形式再生产出来”。再就劳动对象来讲,“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付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①c]。后来,在第三卷第五章又进一步补充说明:企业的规模经营因劳动社会化也可以节约生产资料;不仅要利用三废作为再生产资源,而且要使生产清洁化即尽可能减少三废的发生;改进动力生产、动力传递和厂内建筑物的布局;以及生产科学与技术的精神劳动的节约等等。

《资本论》第2卷则侧重叙述了后一方面。在该卷第一篇第六章补充说明流通费用的节约问题以后,第二篇就集中论述资本如何加速周转以提高占用资本的效率问题。然后在第三篇第十八章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即前一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形成新的资本材料,从而形成资本积累扩大的基础”;后一方面“通过周转期间的缩短,能用较少的货币资本推动同一的生产资本,或者能用同一的货币资本推动较多的生产资本”。总之,预付货币资本“在转化为生产资本之后,包含着生产的潜力……这些潜力能够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在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按不同程度发挥作用”[②c]。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生产的潜力不仅是就内涵方面,而且在外延方面也发挥作用。例如,用新的技术设备更新固定资本产生了内涵的潜力。但在旧有设备还没到更新的时候,不让它们闲置,延长它每天使用的时间,或者善于利用折旧费,添置新的同类设备,都“无需为固定资本追加货币支出”,进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总之,“内涵”这个词较之“集约”更切近于实际,比较合理。但是,它还不够完善——还局限于生产力,未涉及生产力的源泉(环境与人口),未涉及我们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型实际上是人口不断膨胀,素质继续下降,导致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越来越难持续发展的不健康型。因此转变的根本或根本的转变就在于下狠心贯彻基本国策,转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型。

Ⅲ.由不能持续发展型到可持续发展型的根本转变

可持续发展型要求再生性资源能够再生,非再生资源能节约并获得替代。它包含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本问题则在于人口的量大与质低,使生态环境不胜负载还遭受破坏。其结果再生性资源不能再生,非再生性资源被滥用成为三废污染环境,人类的生境被破坏了,不仅经济不能持续发展,人类也将随之自我毁灭。这种型态必须根本转变。从理论导向来讲,这就要求将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既继承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就继承来讲,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已经注意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所及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此,有着如下的重要论点。“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之所以比其他一切动物强,是因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③c]。而在没有掌握或违背规律时就会破坏环境。例如,“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④c]另一方面,“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⑤c]。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并“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和,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①d]。

这里讲的自然规律具体又何所指呢?那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平衡的规律,即人类从环境中合理取得资源,经过加工、消费,再将其代谢物分解归还环境,使环境中生态因素保持动态平衡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就此寄希望于后来人,马克思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②d]。恩格斯则说,随着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③d]。

再就发展来讲,作为后来人,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就历史地落在我们身上。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一届会长许涤新同志倡导了一个好的开端,主编了我国第一本《生态经济学》。我们更要以创新理论来迎接21世纪。

二、关于体制改革

由违背价值规律的旧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理论上必须阐明以下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我国市场经济为什么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怎样市场经济化;新体制如何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关于第一个问题。《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早已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只要求商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而不论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是否属于商品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既可以与资本主义(即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有)对接,也可以与社会主义(即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对接。因此,不应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私有经济,好象社会主义不能与它相容。

关于第二个问题。社会主义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可以采用它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包括资本成分的积极性,拾遗补缺,优化资源配置,从不同角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必须以社会主义为主体,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利益主要归于全体人民,而不是归于极少数的私有者。资本主义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资本论》正是从揭示这种制度,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就这方面来说,也有必要学习《资本论》。

关于第三个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不仅产品作为商品,通过流通进入消费;而且生产要素也要表现为商品,通过流通进入生产过程,市场也因此起着配置资源的作用。于是,各种要素市场纷纷建立,并和最终产品市场联系在一起形成市场体系。这个体系具有五大骨干市场,即上游的资金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中游的一般生产资料市场,下游的生活资料市场。我们知道,作为商品它以所有权为前提,然后才通过市场。也就是说,“要出售一件东西,唯一需要的是,它可以被独占,并且可以让渡”[④d]。一般商品在让渡它的所有权时同时也就让渡它的使用权。但上游市场的三种生产要素作为商品却只让渡使用权,不出卖所有权。因此,实质上是它们的使用权表现为商品。又因为使用是有期限的,所以这些商品的价格总是表现为一定期限的价格。我们还知道,它们的价格(利息、地租、工资)实际是劳动者创造的新价格V+M的分配关系。而这种分配关系又不仅作为要素使用权的价格,还由此实现所有权。也就是说,如果要素市场不健全(旧体制漠视这个市场),要素价格不合理(旧体制对资金与土地无偿调拨或低价出让,对劳动力大锅饭式低工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金国有、土地国有、劳动者按劳分配)就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也要通过新体制来巩固和增殖自己。

对以上问题,《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编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第六篇专门说明商品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说明工资与V+M中的V的关系。第三卷第五篇以大量篇幅叙述资本市场和资本商品的价格(利息)。并且指出,货币资本“它要通过使用才自行增殖,才作为资本来实现,但借入者必须把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即作为价值加上剩余价值(利息)来偿还”[①e]。换句话说,借钱的人不管经营是盈是亏,都必须还本付息,否则就否定了资本所有权,即所有权未得到实现。第六篇又以大量篇幅叙述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地租)。并一再指出,“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前提”[②e]。如果用地不付地租,“意味着土地所有权的取消,土地所有权的废除……即使不是法律上的废除,也是事实上的废除”[③e]。

根据第三卷级差地租理论,我们还知道,级差地租的实体级差超额利润不是用地者生产的价值,而是社会转移的价值,应该还给社会,社会则由国家来代表,因此土地应该国有化。马克思、恩格斯都主张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国有化,反对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马克思说:“我认为,社会运动将作出决定,土地只能是国家的财产。把土地交给联合起来的农业劳动者,就等于使社会仅仅听从一个生产者阶级的支配。”恩格斯说:“事情必须这样来处理,使社会(即首先是国家)保持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样合作社的特殊利益就不可能压过全社会的整个利益。”[④e]旧体制下,不仅集体而且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土地是无偿调拨。至今国家未能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于是,某些个人、集体、企业乃至有的地方政府,乘机大肆进行寻租活动,在炒地皮中暴富起来,国家土地资产则大量流失,事实上废除了土地的国有制。这种体制当然非改不可。

又因为源头的生产要素,一是价值形式的资本(或资金),另一是物质的土地。两者的价格(利息与地租)要通过所生产产品的价格来实现,这又使中下游 产品的价值转化为再生产价格,即C+V+M转化为成本+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其中工资进入成本;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留利,后者实现资金使用权;超额利润也分为两部分,租期开始时转化为地租,租期内开发土地超过地租的新增利润留作实现土地使用权,期满后再转化为级差地租Ⅱ。第三卷从头到尾逻辑地阐明市场经济中,这个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实现产权、合乎价值规律的市场价格体系。这就启示我们,由旧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市场体系,关键在优化价格体系,才能使社会主义资金与土地要素公有制得到实现,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因此,我们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改变原材料价格偏低、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并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来调整资源价格,彻底改变由于资源低价或无价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破坏,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模式。[⑤e]

当然,市场并非万能,还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发展科学技术,兴办教育等等重大问题,市场是难以调节的,所以计划仍是必要的,只是计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决策必须科学化。限于篇幅,这方面就不展开了。

注释:

①a 江泽民《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1996.6.21。

②a 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1996.6.4。

①b 《资本论》第3卷,第760—762页。

②b 《资本论》第1卷,第552—553页。

③b 《资本论》第2卷,第192页。

①c 《资本论》第3卷,第664页。

②c 《资本论》第2卷,第395页。

③c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8—519页。

④c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3页。

⑤c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20页。

①d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21页。

②d 《资本论》第3卷,第926—927页。

③d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19—520页。

④d 《资本论》第3卷,第714页。

①e 《资本论》第3卷,第395页。

②e 《资本论》第3卷,第714页。

③e 《资本论》第3卷,第864页。

④e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6页。

⑤e 《中国21世纪议程》,第24页。 WW毛树礼

标签:;  ;  ;  ;  ;  ;  ;  ;  ;  ;  ;  ;  ;  

两次根本性变革的理论取向_资本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