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农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严峻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国家自立的根本条件。世界农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谷物产量为例,世界谷物总产量1988-1990年平均每年为16.98亿吨,其中发达国家8.51亿吨,发展中国家为8.47亿吨。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1969-1971年年均为305公斤,1979-1981年上升为325公斤,1989-1991年达到327公斤。预计到2010年,世界谷物总产量可达23.42亿吨,其中发达国家为10.28亿吨,发展中国家为13.14亿吨。但是,世界农业的增长速度将减慢,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迈向2010年的农业》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农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将由过去20年的2.3%,降为今后20年(到2010年)的1.8%。与此同时,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将呈下降趋势。世界农业面临挑战,发展中国家农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一、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组织管理以及改善耕地条件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务,因而农业增长幅度较大。据统计,1980-1991年发展中国家农业产量的平均增长幅度为14.3%。但是发展中国家谷物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占世界人口24%的发达国家,生产了世界44.69%的谷物,而占世界人口76%的发展中国家,只生产世界55.31%的谷物。以1991年为例,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为349公斤,其中发达国家的谷物主要生产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均谷物产量为1188公斤,是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谷物生产国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人均谷物占有量仅为201公斤,比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低42.4%(参见表1)。
表1 部分国家人均谷物占有量 单位:公斤
1980198419871991
世界人均 352 379 355 349
加拿大 1725 172019972039
美国1185 132011431107
澳大利亚1114 18381201 981
中国 281 350 330 339
巴西 274 247 312 230
印度尼西亚
230 272 264 270
印度 208 223 186 229
主要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月报》。
据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1993年对114个发展中国家,近40亿人口进行的首次调查表明,尽管国际社会40年来以对这些国家提供了各方面的援助,但是,这些国家的农村贫困人口仍达10亿。在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一份题为《世界农业贫困国家》的研究报告指出,玻利维亚在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约97%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次是马拉维,农村贫困人口占90%,孟加拉国名列第三,占86%,赞比亚占80%,秘鲁和巴西的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分别为75%和73%。
另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当今发展中国家仍有9.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吃不饱,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这些人口中,非洲占2.04亿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0.76亿人,中东和北非为0.27亿人,其余大部分(约为6.23亿人)在亚洲。
亚洲地区多数国家是发展中的农业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80年代以来谷物生产年均增长3%,比世界其他地区的谷物生产增长率高出1%。但是,这一地区的人口每年以5100万的速度迅猛增长,1992年人均土地仅为0.24公顷,而世界其他地区人均占有土地为1.7公顷。加之土地大面积退化,沉重的债务负担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因而战胜贫困和饥饿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任务。
阻碍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在增加;二是耕地在减少。
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据统计,世界人口每年正在以9000万的速度在增长。在新增加的人口中,90%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超过粮食生产的增长率。粮食自给率的下降,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拿出有限的外汇去进口粮食,这又限制了其他急需物资的进口,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粮食进一步短缺,从而形成了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近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到2010年可达72亿,比1992年的54.2亿增加近18亿。其中,17亿左右(占人口增加的94%)在发展中国家。
与此同时,世界耕地正在迅速地大面积地遭到毁坏,被毁耕地面积相当于印度和中国两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45年内,中度破坏至严重破坏的耕地达到12亿公顷,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被毁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亚洲更为严重。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增长率跟不上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国农业成就与险情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因而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将对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下面以粮食为例,谈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农业经济的成就和目前出现的危险信号。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粮食生产处于短缺状态。1958年,全国的粮食产量只有2000亿公斤。到1978年,经过整整20年的艰苦奋斗,才达到3000亿公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创纪录地突破了4000亿公斤大关,1993年粮食生产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达到4564亿公斤。(参见表2)
表2 中国粮食产量的态变化 单位:公斤
1949195719661978198419901993
113219512140304840734462456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摘要》。
据国外经济学家测算,1980-199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每增加50公斤,中国就占20公斤,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根据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中的数据,从1980至1990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6.4%。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1993年3月5日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现在,我国的蛋类、肉类、食用植物油的人均消费量已相当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据统计,反映吃的消费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的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已发生很大变化。最新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上海市区居民家庭1992年的人均月支出为267.38元,其中用于吃的人均月支出为110.81元,由此数字计算,表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为0.41。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认为,恩格尔系数大于0.5为贫困国家,小于0.3为发达国家,介于0.3-0.5之间的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质量。那么,根据这一推算,上海市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仍在0.5-0.6之间。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目前的状况横比,还是我国的现状与制定的目标竖比,我们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仍以粮食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我国粮食总产量的确增长较快,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甚至目前还达不到自身的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仅为300多公斤。199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亿吨,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为385.1公斤(参见表3)。而同期,美国粮食总产量为3亿多吨,人均占有量超过1500公斤。按总产量计算我国比美国高1/3,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是美国的1/4。
表3 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
单位:公斤
1958197619781982198419921993
306 306 195 350 392 378 385
资料来源:国这统计局历年《统计摘要》。
我国曾一度出现过“卖粮难”的情况,但其实质并不是粮食总量过剩,而是结构性、地区性矛盾和体制弊端的暴露。199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亿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的信号:供求紧张,粮价上涨。突出的问题是南方粮食紧缺。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南方要粮”。据有关方面统计,南方14个省、市、区粮食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已从1989年的58%,下降到1993年的53%,并进一步呈下降趋势。1993年全国粮食交易会上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成了购粮大户,仅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和上海五省市,购买量就占总购买量的50%。
我国粮食的紧缺状态短期内难以缓解,因为造成供求紧张的因素一时难以消除。这些因素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在供给方面,从耕地面积上看,自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除个别年份比上年略有增加外,其他年份都是减少的,仅1990-1993年,年均减少耕地就达到200多万亩;从粮食单产增加的潜力看,目前我国水稻单产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以上,难以再有大的提高,其他粮食作物单产居世界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有增产的潜力,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这对我国来说还力不从心。在需求方面,人口的增长使粮食的需求迅速增加。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是刚性的。尽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会减少,但是间接需求会增加,因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将增加。这种增加也是刚性的。《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制定的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吨。我国拥有世界7%的土地,却有世界22%的人口,也就说,中国吃饭问题的负担,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沉重。
三、摆脱农业困境的战略选择
发展中国家面对农业发展的严峻形势,纷纷制定对策,以避免供求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其中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选择的重要战备之一。
从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看,至今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时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次战后,现代农业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获得迅速地发展,到80年代末,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46%、世界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但是,从总体上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仍处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如何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缩小同工业化国家的差距,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主题。
(一)注重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60年代和70年代,印度在农业领域先后推行了“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前者使印度粮食自给有余,后者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喝奶问题。80年代中后期,印度政府又在农业战线展开了一场“蓝色革命”。蓝色革命即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海洋及江河湖泊索取食品。开展“蓝色革命”以来,印度获益颇丰。水产品的年产量从70年代的150万吨,提高到80年代末的280万吨。1993年水产品产量增至32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七大渔业国。印度的水产品除内销外,大部分用来出口,1993年虾类出口11.1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创汇2200万美元,成为世界主要产虾国之一。
目前,印度已把“蓝色革命”纳入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成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战备决策之一。至1997年的第8个五年计划中,印度对“蓝色革命”投入的资金要比第7个五年计划增加4倍。
(二)发展农村企业(中国称乡镇企业)。印度尼西亚政府把发展农村企业作为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强调农村企业要与农业相结合,既要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又要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的出口。为扶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国家向它们提供技术援助和信贷资金。泰国把农产品加工场的1/4以上设在农村。政府通过财政和技术的支持,鼓励私人企业家到农村办工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农产品的范围。除了传统的出口产品外还增加了冷冻海鲜、蔬菜、水果和家禽等产品的出口。中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它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31.1%上升为1990年的54.6%。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农村资源来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为发展出口创汇。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缩小城乡差别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际农业专家认为,大搞农村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应当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备决策。
(三)发展“精致农业”。从世界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现代农业已打破了封闭、单一、自给自足的局限,向着多元化、差别化、广泛化的方向发展。发展精致农业就是改变农业的传统结构,开发市场紧俏的高产值产品,如高级花卉、珍贵药材、稀有动物、宝石琢磨、昆虫养殖等等。在推广精致农业的同时可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建立观光果园,庭院种植,森林小屋,鸟类、鱼类养殖场以及美化环境的各种商品生产基地。
素有“黄袍佛国”之称的泰国,在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发展精致农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们办起的世界最大的人工鳄鱼养殖场,古色古香的王府御花园以及“海上桂林”等,在各国游客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国众多的农村企业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以及传统的切割琢磨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使首饰珠宝业享誉世界,并成为泰国农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然,在发展精致农业的同时,不能顾此失彼,应根据本国国情,适当调整战备部署,否则遗害无穷。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以发展精致农业为名,不同程度地放弃了目前经济效益不高的粮食生产,片面地追求高产值、高效益,从而异导致了粮食供不应求,人心惶惶不安。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刚性是相当强的,因而,保证人口吃饱肚子应该置于重要的位置。
(四)坚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化。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决议。决议要求在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进一步指出了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面对农业的挑战,不能以牺牲农业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增加产量。
总之,持续农业的目的在于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把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以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处理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关系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战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等优良传统应该给予继承,因为它们是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中国长期以来依靠传统农业技术,养育了众多的人口。近年来在保留传统农业之精华的同时,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了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各项技术,在全国选择了处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20个县,开展持续农业的科学试验,然后,以点带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预见,持续农业的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