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_知识经济论文

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_知识经济论文

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重构论文,概念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4)03-0046-05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扬弃古典经济学生产力理论,颠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第一次把生产力作为全部历史的基础,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对历史之谜的求解。

应当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什么是生产力,并没有概念的界定。他们更多的是强调生产力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作用,在社会经济中的效应,以区别于唯心史观和旧唯物主义。翻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大量相关论述,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他们从20多个方面阐释了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等等。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们强调生产力的主体性、创造性,把世界历史看作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批评自然主义历史观的片面性,指出: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它们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版,第148~149页)。同时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版,第251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他们把生产力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即个人劳动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社会交往和分工协作构成的集体的物质生产能力。马克思非常重视分工和协作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1版,第100~101页)。社会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力量,“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权威辞典和哲学教科书中,并没有或者没有很好反映出这些思想。几乎毫无例外地把生产力定义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关系”(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 8页),并当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加以发挥。其实,这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误读,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最大误解。从概念来源上看,传统生产力概念是由斯大林在1938年提出的,“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2页),后来经过加工演绎成“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没有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本质内涵。

第一,传统生产力概念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对立”与“掠夺”的位置上,只看到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征服性;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受动性、依赖性,是一种形而上学“征服论”。在这种观念误导下,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似乎人不改造自然,不战胜自然就不能体现自身价值,生产力由此失去了目的性。

第二,传统生产力概念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反映的是“财富至上”,追求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观。19世纪以来,当人类把本属于诗人的浪漫和艺术夸张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非理智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界开战,使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存危机和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危机。技术理性造成的“全球问题”,现代性使人丧失内心向度而成为单面人,就是这种生产力的写照。

第三,伴随着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传统生产力概念已无法反映时代精神,难以准确地描述当代生产力构成和人们实践活动的特点。

第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产力理论也要与时俱进。生活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产力的立论基础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那时生产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他们无法预见到这种生产力由于无序、过度地发展带来的反生产力的“全球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是充分的,需要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

人类今天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已是工业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我们应汲取先进生产力的最新成果建构体现时代精神的生产力新概念,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列宁说的对:“人的概念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否则,它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列宁全集》第55卷,第2版,第213页)。

建构生产力新概念的理论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知识经济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经过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无序发展而造成的“全球性问题”,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出发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以及人类活动的整体效益准则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人与人之间的公正。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生产的对象是知识、信息,已经不再是自然物,这是传统生产力概念所无法概括的。知识生产的本质是创造性脑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是实践主体,创造性脑力劳动是核心动力。新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成为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在当今发达国家中,知识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已占GDP的60%以上。人的活动半径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已经超出工业社会10~10 000倍,其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生产管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狭小”,更是“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跃进。

这两大理论前提是建构新生产力概念的新坐标体系。我们认为,生产力是以人为主体解决同客体矛盾,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实践力,体现的是“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统一。这一生产力概念,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目的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展开。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界,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把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生产出满足肉体生存和衣食住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增强和提高着人的素质。人类开发智力资源创造生产工具和知识产品,是满足人类精神享受的需要,使人成为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人类生存发展的目的为改造自然而改造自然,为占有财富而征服自然,是传统生产力概念“以物为本”的最大误区。

第二,生产力是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的三维结构。生产力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职能上划分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决策主体是生产实践的设计者、发动者,担负生产力目的的确定、生产工具的选择、生产组织、生产目标的运筹。行为主体是生产实践的承担者、操作者,是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总和。他们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现代生产力运行中,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力取决于决策主体的实践态度。这种实践态度决定生产力是创建力还是破坏力。在“以物为本”的目的支配下,决策主体的实践态度是财富和利润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自然的资源价值和生态效益,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抽象化、片面化。黑格尔说:“对自然的实践态度一般是由利己的欲望决定的,需要所企求的,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利用自然,砍伐它,消磨它,一句话,毁灭它。”(黑格尔:《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页)在“以人为本”的目的支配下,决策主体的实践态度是关注人的生存质 量和发展水平,财富不过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这样,必然要把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 统一起来,使生产力在自然承载力的范围内和谐地运行。欧洲生产力局生产力委员会在 《生产力的概念和国家生产国力的目的》一文中将生产力定义为:“总的来说,生产力 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寻求持续地改良已有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确信今天能够做得比 昨天好、明天能够做得比今天好的信心。它需要不断的努力以使经济活动适应不断变化 的条件,需要采取新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的一种坚定信念。”(李金算 :《世界生产力促进发展概况》,《情报探索》2003年第1期)把生产力主体区分为决策 主体和行为主体关键是把生产力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放到一定制度、体制、运行机制的框 架下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主体承担的责任:把实践态度引入生产力有利于规范生产力 的目的性。目前学术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对技术理性批判难有新进展的原 因是对生产力主体缺乏细化分析。用笼统的“类主体”谴责人类理性的迷惘,把生存危 机推卸给行为主体,驾祸于科学技术,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可以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 产力“异化”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某些地方决策主体为追求暂时的经 济增长或某些政绩,也会使生产力发生异化。在“以物为本”的目的支配下,决策主体 的实践态度把生产力推向反生产力的方向,几乎没有意识形态的差别,生产力的异化所 带来的消极后果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第三,生产力的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指向的劳动对象。客体包括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从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劳动对象主要是物质客体,即天然自然资源和人工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对象主要是精神客体——数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以知识为对象,对知识再认识、进行编码,软件开发和创造出以智力资源开发为主的知识产品,是当代生产力的主要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经济把生态系统知识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知识系统并列,开创了人类以人、自然、科学技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如果说马克思把机器、火车头、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看作是“物化的智力”,并提出“精神生产力”的概念。那么以知识为劳动对象的智力开发,则是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转化的直接的现实知识生产力。这一点是传统生产力概念概括不进来的最大局限。

第四,生产力的中介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实践手段、工具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劳动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和组合。中介是主客体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对生产力整体结构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在中介性要素结构中,居于 核心地位的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各种基础设施,它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客观标志;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科学技术,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第一生产力;居 于关键地位的是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组合、管理,它是优化生产力结构,合理配置资 源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力中介系统本质上是生产力的技术构成,马克思曾以分工和生产 工具的关系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他说: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是彼此不可分 割的,既“工具积聚发展了,分工也随之发展,并且反过来也一样。正因为这样,机械 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使分工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机械方面的新发 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166页)。

上述对新生产力概念的建构,突破了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把生产力定位在人的实践力上,旨在说明生产力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力是与人的本质力量统一的。财富的价值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的。从生产力内在结构来看,主体性要素是生产力的本质力量之所在,中介 和客体性要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特别是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劳动资料,是 人的智力的物化、器官的延伸和力量的扩大。主体通过中介开发、利用客体,并控制和 调节同客体的关系,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实 践力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

生产力是在主体需要向实践活动转化的过程中生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主体需要的无限性与客体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一方面,客体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只有通过主体发动的实践作用于客体,客体才能以实践的结果满足主体的需要,即: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改变世界;另一方面,客体自然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部分,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又不能完全满足主体的需要。这种 有限与无限、满足与不满足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内在矛盾。人是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主 要方面。生产力作为解决主客体矛盾的实践力,是在“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辩 证转化中展开的。“自然主义历史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人类对解决主客 体矛盾的不同哲学思考。

“自然主义历史观”是生产力“依附论”的理论表现。它反映了前工业文明时期,人的实践力低下,人的需要只能局限在求生存的特点。人作为一种“为他的存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异化”于客体来同化自然力,将客体自然人格化并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然崇拜、自然宗教、图腾崇拜,就是人依附于自然力的佐证。尽管农业社会人们发明制造了铁器工具,生产力有了一定增长,主体能动性和自信心有所增强,并提出“人定胜天”、“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豪言壮语,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为我关系”淹没在“为他关系”之中。“尊天敬神”、“靠天吃饭”、“道法自然”、“以人合天”的自然观仍占主导地位。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生产力“征服论”的理论形态。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幼稚行为。人类确信“知识就是力量”,“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出世界”。客体自然作为被征服的“为我存在”,臣服在人类脚下。人类以主宰者的胜利,对自然实行了野蛮的征服和掠夺。然而“为我关系”的至上性,却又蕴藏着“为他关系”的生存危机。工业文明是同资本主义相伴生的,对财富追求是最高目的,生产力异化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破坏力具有必然性。马克思指出:“在私有财产和钱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版,第448~449页)。这是对资本主义“为我关系”至上性的批判,但是对处在工业化时期的其他国家有参考价值。托夫勒对此作出这样解说:“当我们的父母在为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从事改进各种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引起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种未曾预见和预防的后果。其中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由于工业现实观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 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 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年代的浩劫”(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第187页)。

生产力依附论和生产力征服论,是人类解决主客体矛盾两种非对称的理论表现,其实质都是生产力的异化,都割裂了“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统一。马克思曾设想: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用来为大众造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客体矛盾。他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120页)。这一思想是深刻的,他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人的自觉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超越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合理地解决主客体矛盾,实现“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统一,打开了全新思路。

生产力的“为我关系”是指人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81页)第一,生产力的各种要素都是从属于人并为了人的,其性质、状况、形式和发展水平无不与人及其实践活动内在关联,整个社会历史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第二,生产工具、工艺技术手段是人的智力物化,是为人而存在的中介力量,人通过它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的物质形态,实现自己的目的,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第三,生产力是主体的创造力,人类在开发、利用客体自然的基础上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客体价值,“能够引起自然界中根本不能发生的运动(工业)。”第四,客体自然是人的对象性存在,“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版,第122页)。这就是说客体对主体具有生存价值、 环境价值、资源价值和人文价值。

生产力的“为他关系”是指人作为具有对象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理性主体,以“人的方式”善待客体,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产力是开发利用客体自然满足自我生存发展的实践力,同时是保护客体自然的协调力和创造力。列宁指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 理解为人的实践 = 要求和外部现实性。”(《列宁全集》第55卷,第2版,第183页)人 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力,建立一种从自然索 取与对自然馈赠的平衡机制,接受自然资源、环境响应的临界约束。在对自然资源超常 规利用而削弱或破坏生态环境功能面前,人类必须承担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的责任 ,提高资源、环境价值的保值和增殖。以保证人类永续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善”是 生产力主体的理智自律能力,是控制对客体非理性需求的实践态度。因此以尊重自然的 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 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生产力追求的 是社会公平与正义。当代人留给后代人的资源、环境应是没有透支的、破损的,当代人 不应超前消费本属于后代人的财富。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责任 ;同代人之间生存发展的权利是公平的。从历史和现状看,发达国家利用高度发达的生 产力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并转嫁环境污染,有责任、有义务偿还发展中国 家的“环境债”、“资源债”。在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发展 问题,让他们尽早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走向现代化的主流社会。

“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是现代生产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坚持“为我关系”与“为他关系”的平衡、适度,是生产力“协同论”对“依附论”、“征服论”的扬弃。生产力“协同论”主张:“为我关系”包含着“为他关系”: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为我关系”的前提;人类在推 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把自身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 到对象上去,但应同时接受“外在尺度”的制约,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把人的合理 需要控制在必要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并抑制不合理的需要;“为他关系”包含着“为 我关系”: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和建设,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自 我完善。“环境就是生产力”,即人们对环境的享用和利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经济价 值,再生产着健康的人类主体。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源泉。“为我关系”与“为他关 系”的协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都围绕什么是生产力这个主题进行探讨,试图冲破工业文明的局限,重塑“生产力价值观”。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著文《小的就是美好的》,提出要保持人的本质力量不退化,必须建立一种“中间技术”,即现代技术与原始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力,限制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零增长。以原挪威首相布仑特莱夫人为首的“能源十倍跃进俱乐部”,提出要改善人类生存质量就要创造新的生产力,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内,在不增加能源的和资源消费的基础上,将国民财富提高5~10倍,以实现能源和 资源利用率的10倍跃进目标。这两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论 ”带有罗马俱乐部的悲观色彩是不足取的。布仑特莱的“10倍跃进目标”具有可行性和 可操作性。其积极意义在于:把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高新技术发展先 进生产力,使用更少的能源和资源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改变实物经济成为知识经济 ,更加智慧地推动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GDP比20 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但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与知识经济相耦合的新生产力观,决心走出一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工业化道 路。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国,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在新生产力 观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举措,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 惟一正确模式,而且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在人类文明史 上写下过辉煌的篇章,也一定能够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标签:;  ;  ;  ;  ;  ;  ;  

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解构与重构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