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节文化艺术欣赏课的课堂观察及思考论文_刘水清

对一节文化艺术欣赏课的课堂观察及思考论文_刘水清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腾冲 679100)

对人的教化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即针对某个问题直接进行说理、说教,明确表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另一种是“间接”的,即不明确所指,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前者比如国家的政策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校纪班规,甚至于宗教的教义经典。后者比如创设美好的环境、欣赏优秀的文学、美术、音乐作品。

本学期,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向全市中职学生发放了两本公共教材—艺术欣赏(美术篇)和艺术欣赏(音乐篇),其目的正是想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我率先在我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展开了此课程的教学。下面是我对美术欣赏其中一节内容所做的课堂记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反应

引 入

环 节 一(3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欣赏中国古代名画《洛神赋图》,它可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哦。这幅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对三国时期魏国才子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中所述内容的图画再现。因此要想“看懂”这幅名画就必须对曹植的《洛神赋》加以了解,同学们读过这篇赋文吗?没有没关系,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它是一个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

1、纷纷抬起了头,眼神聚焦老师。估计是对“国宝”二字感兴趣。

2、学生都表示没听说过曹植的这篇赋文。

故事讲述法介绍《洛神赋》

环 节 二 (15分钟)1、背景音乐:古琴独奏—良宵吟

2、相关图片:曹植图片2张、宓妃图片10张,在幻灯片里与文字配合适时展开。

3、故事内容:公元220年,一位才高八斗的文艺男在路过洛水的时候,邂逅了洛水女神,女神在烟波浩渺的水上飘忽徘徊,那个美呀:“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吟诵)文艺男心被女神深深吸引,他解下贴身玉佩赠予女神,女神也爱上了这位才子,他们郎才女貌,两情相悦,可惜人神殊途,他们被迫分手。后世说这篇赋又称“感甄赋”,文中的女神就是曹植的女友甄姑娘,后来被曹丕强娶为妃了。他们的爱情自然成了悲剧。学生对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十分感兴趣,当教师解释赋中宓妃之美时,有学生惊呼“天呀,太美了!”

有21名学生还主动写下了幻灯片里老师摘留的经典诗句。

制造悬念法赏析《洛神赋图》

环 节 三(20分钟)

衔接语:若干年后,一位大画家读到了《洛神赋》,被深深感动,画家决定用画笔再现这篇优美的文字,于是又一件旷世名作诞生了,这就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悬念一:如此美丽动人的女神,画家用什么技巧来表现呢?

悬念二:如此缠绵凄婉的爱情故事,画家又什么方法来进行时空分隔呢?

1、《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小传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焦溪)人。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迁想妙得”“以形写神”。

2、利用多媒体展示《洛神赋图》,并进行欣赏。

《洛神赋图》是一件长长的手卷,它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整个故事,:水边相遇→心生爱恋→人神殊途→黯然离别→怅然回望。像今天的连环画。

3、回答开篇问题,解读《洛神赋图》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

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看着幻灯片里的《洛神赋图》仔细地寻找着图卷里的故事内容。然后又看看画在课本里的图卷,小声地交流着。

他们发现了图中有大量的山石、树木、它们古朴稚气。

课堂小结

环节四(5分)钟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赋文《洛神赋》而创作的。原作已失,现存宋代摹本5卷,分别在美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其中,较为完整的一卷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作者“迁得妙想,以形写神”,在图中塑造了一个完全审美的女性,洛神不是来感化,而是来打动世人的心的,她凌波微步,款款而行,微微一笑,倾国倾城。小结过程中,有16人在做笔记。其他人认真的听着此刻教师播放的音乐,网络歌曲《洛神》

作业布置

环节五(2分钟)1.搜集画家吴道子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2.了解吴道子代表作品的名称。(至少两件)

课题:《洛神赋图》欣赏

授课班级:学前教育17班

授课时间:2015年9月29日 14:30—15:15

学生基本情况:男生1人,女生41人, 职高一年级,文化基础知识较差,逆反心理较强;思维灵活,易接受新鲜事物,爱听故事,容易被故事情节感染。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电子教案、相关ppt

本节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了古色古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画的魅力。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似乎都还意犹未尽。课后我对班上4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42名学生都表示喜欢上艺术欣赏课。对于为什么喜欢,26%的同学表示因为图片美丽,12%的同学表示因为音乐好听,57%的同学表示因为老师讲的好听,5%的同学表示因为可以发呆不被老师发现。可见:文化艺术欣赏课在中职生中是能够开展的。中职学生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没有欣赏艺术作品的品味”他们多数人是愿意接受美的教化的,对于“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潜移默化比直接说教更能让他们自觉接受。只是教师应该考虑他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授课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语音表达能力。

我认为授课教师不但应该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及延伸文化常识,同时,应该具有较强的语音表达能力,能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因为他们对于干涩难懂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即使你说的内容相当丰富又十分专业。不好听!对他们而言就是催眠曲了。

课后的预习作业应该简单而有趣。

对于课后的预习作业应该简单而有趣,不要过多的涉入新课主题,因为在预习中学生碰到太多困难是会规避不前的。而过多涉入新课主题上课时就会缺少新鲜感,从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只要学生喜欢那就或多或少能从中获得相关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美学知识。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总之,通过品读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我们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点亮人生!

参考文献:《公共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杨旭 柏松

《怎样做课例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齐渝华

《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曹植 校注 赵幼文

论文作者:刘水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对一节文化艺术欣赏课的课堂观察及思考论文_刘水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