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也是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穷论文,力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孟子说,贫贱不能移。贫穷是老师,它教会人生存;贫穷是压力,它使人的脊梁更硬。在众多知名企业家的身上,都可以找到贫穷的影子。可一旦他们变成富翁,所做的往往只是让自己更富有。谁又有勇气摒弃自己经过努力打拼得来的一切,愿意把自己从富翁变成穷光蛋,一次次地蹲在创业的起跑线上呢?被奉为美国成功学运动先驱的奥里森·斯韦特·马登,却是一个敢于不断在贫穷中磨炼自己意志的先行者。
马登出身贫苦,未满10岁便成了孤儿。上大学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公共餐饮与饭店管理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当完成学业时,他已积蓄了2万美元的资本(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餐饮业并非他的梦想,他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和借来的贷款买下了一处地产,凭着自己的经营头脑,把它开发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此时的他若安于现状,完全可以在旅游业中继续稳步前进。但在他结识了英格兰励志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只是个人的成功,而应像斯迈尔斯那样,鼓励、帮助更多的人成功。于是,他开始涉足陌生的出版行业。1894年,马登的第一部著作问世,销量喜人。随后他又创办了《成功》杂志,销量当时就高达50多万册。后来杂志因经济困难停刊,马登由原来的富翁变成了穷光蛋。但经历了几次艰难创业的他,于1918年贷款重新创办了一份新的《成功》杂志,杂志中一直宣扬的乐观主义思想和积极上进的信念,帮助无数人改变了人生。
马登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经历创业的刺激和拼搏,才能不断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取得新的创业成果,正所谓“贫穷也是力量”。无独有偶,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位湖北的年轻人,竟然也效仿马登,勇敢地一次又一次把自己变成穷光蛋。
这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一开始是做公务员,两年后就升官分房子,月收入近3000元,众人羡慕不已。可在他看来,每天开会写材料的生活无异于扼杀青春。因此,他不久便辞职下海,向亲戚借了5万块钱,开了家快餐店。刚开张的头两个月,店内冷清无比。想到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急得火烧眉毛。
于是,他在经营上动起了脑筋。很快,他的新经营方式出来了,快餐店除了提供快餐外,还供应休闲餐、情侣餐、家庭餐及商务套餐,并网罗了各地的风味小吃。很快,生意就火起来了,他不但还清了债务,还开了连锁店,穷光蛋很快就变成了小富翁。可此时的他,却对自己一辈子当快餐店老板的生活产生了怀疑。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卖掉了快餐店,壮着胆子向银行贷款500万元, 和老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美术培训学校。办学校要比办餐馆难上一百倍,但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经验,他似乎什么困难都不怕。一年多的时间,培训班就开了十几个,后来还获得了民办培训学校优秀奖。在家人指望着他安心干下去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台商,两人谈到旅游开发,竟一拍即合。他随即又做出了惊人之举:卖掉了房子,贷款800万元,买了500亩地,和台商搞起了旅游业。他又一次“如愿以偿”地把自己变成了“穷光蛋”。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有魄力、有眼光、有头脑的成功商人!对于他来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创业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
不怕口袋贫穷,只怕脑袋贫穷。对于脑袋富有者而言,口袋贫穷也是力量。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从富翁变成穷光蛋,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自己去寻求新的创业途径,体验新的创业生活,取得新的创业成果时,你就一次次地走向了成熟和成功。
标签: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