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线改善您的供应链

如何在线改善您的供应链

一、如何在网上改善供应链(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根[1](2021)在《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高生活品质的强烈追求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中该如何做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闭环供应链可以实现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的销售渠道和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制造商在零售渠道的基础上,开始布局网上直销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销售。这不仅可以增加制造商的利润,还可以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来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多了一条购买渠道,也获得了消费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之间的不良冲突和恶性竞争,线上渠道的服务有限以及线下商店的高昂成本费用等问题。因此,在双渠道销售模式下,专家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重点在于闭环供应链是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实践的。随着企业开始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消费者也会逐渐重视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这对供应链中每个节点的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更多的企业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身的优势。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好的口碑,这对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和扩大市场需求是有积极影响的。因此,平衡好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既要让企业获得高额的利润,同时又可以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进行正常运作。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意义非凡。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在各节点企业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下,研究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决策问题。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的闭环供应链是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企业组成的,制造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建立自己的直销渠道,讨论仅由制造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将博弈论、收益共享契约和数值仿真进行结合,对供应链的定价与决策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制定收益共享契约和数值仿真来对供应链的定价与决策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只有制造商单独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首先,讨论了在集中决策模式下,供应链中各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其次,分析了制造商主导的博弈模型,提出了供应链的最优策略,求解出每个节点企业的利润。接着,分析了零售商主导的博弈模型,求解了供应链结构下的最优策略和每个节点企业的利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三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然后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来有效地协调供应链;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来验证模型是否合理,并分析了零售价格敏感性系数、零售价格差异敏感性系数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水平等不同的系数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变量和利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集中决策模型、制造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模型、零售商主导的决策模型和Nash均衡决策模型,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通过将敏感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有效结合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

吕丹[2](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王利莎[3](2020)在《考虑产品和服务竞争的渠道选择与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完善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保障。拓展传统的经营渠道、通过直销渠道交易成为企业拉动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和寻求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新渠道的开通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的供应链结构,也打破了上下游企业的利益平衡。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和精细化,消费者在销售活动前端对产品多样性的诉求以及销售活动后期对影响购物体验的服务要求日趋突出,这也使得供应链的渠道研究更具复杂性和必要性。鉴于此,本文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归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消费者效用理论及供应链渠道管理相关理论,探索产品多样性与服务因素影响下的渠道选择与定价决策问题,对企业运作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首先,本文第3章针对销售活动前端增加竞争性产品的情形,考虑在兼具横向品牌竞争和纵向渠道竞争的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选择开通在线渠道的入侵条件以及最优渠道选择策略对系统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开通在线直销渠道的决策依赖于消费者线下购买产品所付出的旅行成本以及网上消费所产生的麻烦成本。当消费者线下购买产品的旅行成本较低时,即使在线渠道销量很小,制造商会为对抗零售商自有品牌威胁而选择开通在线渠道。考虑到自有品牌产品的存在,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开通在线渠道可以使系统成员达到共赢。制造商开通在线渠道可以迫使零售商降低产品质量水平,从而增加两种品牌的差异性,有效地缓解品牌竞争。其次,本文第4章继续探讨销售活动前端产品种类多样性增加对供应链的影响,考虑到存在于直销和零售渠道间的冲突本质是由于渠道间产品的可替代性所产生,与第3章不同的是,本文第4章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及一个同时销售互补性产品的零售商构成的博弈模型,综合考虑产品之间互补性及渠道间竞争性的交互作用,探索不同定价形式下制造商的入侵策略选择,以及互补品引入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制造商选择何种定价策略,一定条件下,双渠道都是能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增长的帕累托改进策略。针对不同的定价模式,制造商为了掌控直销渠道定价权,即使以牺牲零售渠道销量和零售商利润为代价,也会偏好非一致定价模式;而零售商更青睐一致定价模式,因为有获得更多边际利润的优越性。上下游企业对渠道定价偏好存在差异性的结论与市场环境相吻合。讨论互补产品引入对渠道选择的影响发现,市场中增加互补产品确实可以成为零售商抵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一种有力手段。接着,本文第5章考虑到终端消费者在销售活动后期对自身权益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将影响购物体验的物流服务因素引入供应链结构中,探索存在产品和物流双重竞争情况下,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及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物流水平差异相对较小时,零售渠道的物流优势不再突出,自建物流可以使制造商利用直销渠道的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当物流水平差异相对较大而自身敏感系数较小时,开通双渠道只会使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益受损,此时单一渠道是制造商的最优渠道策略;当物流水平差异及自身敏感系数均较大时,共享物流的双渠道模式可以使制造商避开物流劣势的短板,间接地减缓上下游间的双重边际效应。在某些条件下,无论何种物流模式的双渠道都可以促使上下游企业形成双赢的局面。维护好自身渠道的物流优势,侧面增加物流差距也可以成为零售商抵抗制造商进入决策的有效手段。最后,类似于第5章,本文第6章继续考虑销售活动后期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服务因素(退货服务)对供应链的影响。针对拥有直营网络渠道的制造商,决策是否通过零售商以批发零售或代理销售的运营模式销售其产品。探索在强制性退款保证政策的约束下,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及相应的运营模式。研究发现,无论何种运营模式,当制造商选择增加新的销售渠道时,由于总体市场需求的扩张,双渠道的制造商利润总会高于单渠道情形下相应的利润。通过对比不同运营模式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找到两个能使供应链成员双赢的帕累托改进区域,而对于运营模式的偏好出现冲突的区域,制造商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挽回和激励零售商的销售活动。

张余婷[4](2020)在《基于碳税和消费者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也不断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上购物,同时网络消费渠道也从单一传统零售渠道拓展出了众多销售模式,如网上直销双渠道、网上分销双渠道。面对不同的销售渠道,消费者产生的渠道偏好将影响不同渠道模式的经营决策。与此同时,在环境破坏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出台了适用于本国的环保政策,消费者对低碳偏好的属性也越来越敏感,制造商为提高竞争力,采取措施对企业进行减排活动。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低碳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博弈论、运筹学、Maple求解与数值分析等理论基础和方法,探究在不同渠道结构下,基于碳税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下,各个渠道成员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减排与定价决策以及双渠道协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本文根据现有的供应链渠道销售模式与特征,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的基础上引入网上直销渠道和网上分销渠道。在考虑制造商减排成本的条件下,构建了三种以制造商为核心的Stackelberg博弈供应链决策模型。在三种渠道结构中共同引入制造商碳减排成本系数,在双渠道结构中共同引入交叉价格弹性系数,消费者渠道偏好,分析不同渠道结构下各渠道影响因素对渠道成员定价、需求和利润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论文的第一部分,在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低碳偏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决策与减排策略,以及两种双渠道的利润分享协调策略。研究表明:当制造商引入网上直销和分销渠道后,能够有效增加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在开通新的渠道后,传统零售商的利润总是会降低,而当消费者对网上销售渠道的偏好处于某一范围内时,制造商的利润会增加,本文通过设计利润分享机制来协调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利润问题,使得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利润实现Pareto改善。论文的第二部分,在考虑碳税和消费者渠道偏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与减排策略,以及两种双渠道的成本分摊协调策略。研究表明:碳税政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不仅受碳税的影响,还与制造商初始减排量和消费者渠道偏好有关,且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随着碳税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在双渠道利润方面,始终存在网上直销双渠道中制造商的利润大于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制造商的利润,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传统零售商的利润大于网上直销双渠道中传统零售商的利润。此外,由于制造商独立承担减排成本和碳税费用,本文通过设计成本分摊契约协调机制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实现Pareto改善。本文构建的三种不同渠道结构低碳供应链数学模型对进一步完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制造业和零售业电商经济的发展与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易婉君[5](2020)在《供应链视角下电商多重质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消费升级,如今网购用户越发看重产品质量及用户体验,导致电商的运营发展与经营产品的质量、客服水平(质量)及线下的物流服务水平(质量)紧密相关。电商质量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相关电商企业的重视,并纷纷采取了相关措施以改善电商的质量问题,但效果并不凸显,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对电商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多集中在单质量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方面,而没有考虑到多重质量因素对电商供应链运营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了考虑多重质量因素,包括制造商、电商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等成员的电商供应链模型,探讨了考虑成本控制时电商供应链成员定价与多重质量要素的最优决策问题,提出了通过交叉成本分摊进行供应链协调的策略,案例分析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且从长远合作的角度来看,建立合理的契约关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商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促进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站在供应链视角对电商运营进行了新的定义,并将供应链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于电子商务,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背景,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分析,找出了对网购消费者购物体验影响较大的相关质量因素,并分析了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2)以电商质量研究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多重质量(产品质量、客服服务水平(质量)及物流服务水平(质量))因素的以制造商为主导的电商供应链模型,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在成本控制下对电商供应链成员的定价与多重质量要素的最优决策进行研究分析。(3)构建基础均衡模型,即通过“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协调机制建立了包含制造商、电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以及消费者在内的电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分析了使电商供应链达到均衡的相关条件。然后结合现实情况对电商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电商质量的改善对电商企业的运营十分重要,适当的提升电商质量不仅可以帮助电商企业提高市场需求及运营绩效还可以使得电商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姜勇功[6](2019)在《海尔集团的社群电商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后电商时代背景》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符合当前社会形式的电商运营模式,通过对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后电商时代的时代特点进行探索,结合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历史,分析各阶段电商运营模式的特点及成因,归纳出后电商时代,电子商务运营需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海尔集团顺逛模式的发展,得出后电商时代电子商务运营的发展方向——社群经济,并且分析社群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社群经济的研究是以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为主要的研究载体,通过分析海尔集团在各个战略阶段,对电子商务板块采取的不同的策略,以海尔集团目前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顺逛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尔集团顺逛平台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后电商时代的特点:主要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转变,以“诚信”为基础,个性化定制为竞争力的消费观念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海尔集团顺逛模式的竞争环境,对后电商时代海尔电商运营模式提出自己的优化对策及建议:大力发展社群+经济和智能经济。借此探索出符合后电商时代时代特点和需求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为中国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板块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促进中国传统制造行业电子商务板块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制造行业中形成以消费端倒逼拉动供给端的独特发展路径,通过消费互联网,带动产业互联网,是中国传统制造行业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保证中国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牢牢占据自己的地位。

刘广东[7](2020)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偏好的供应链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普及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得供应链运营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同时线上线下的销售、绿色产品、绿色消费以及绿色技术的产生催生了双渠道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这虽然推动了供应链理论的发展但也加剧了供应链的竞争,导致了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会使利益相关者消极合作,特别是行为供应链的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在不同权力结构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偏好,而不同的行为偏好对供应链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供应链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偏好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读相关参考文献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意义,利用行为经济学理论从公平偏好、风险规避偏好以及消费者止步偏好的角度建立不同权力结构下博弈模型探讨了利益相关者行为偏好下供应链不同决策,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分析结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在随机需求下研究了消费者止步偏好和需求依赖努力的供应链协调。通过建立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析了集中和分散模式下不同决策,并利用收益共享合同进行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消费者止步下销售概率可以增加供应链的利润而库存阈值则相反,同时还发现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混合合同可以协调供应链而仅收益共享合同不能协调供应链。另外,数值分析也可以看出消费者止步下销售概率和库存阈值对供应链的影响是相反的。其次在考虑消费者止步偏好下研究了一个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了基于消费者止步参数和需求依赖价格的报童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和分散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并利用仅收益共享合同、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混合合同以及基于销售折扣和惩罚的收益共享合同进行了供应链协调。结果发现消费者止步下销售概率和库存阈值对期望销售和期望减少的销售影响都是相反的。数值分析显示期望销售和减少的期望销售都是消费者止步下销售概率和库存阂值的二次函数,受共同作用的影响不同。(2)首先研究了一个具有公平偏好、风险中性的绿色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绿色供应链,利用博弈论和纳什讨价还价解建立了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以及纳什均衡权力结构下的模型,得到了不同权力结构下最优定价和产品绿色度,并比较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绿色供应链的决策以及公平偏好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公平偏好在制造商主导和纳什均衡下与产品绿色度正相关而与零售价和批发价负相关,在零售商主导下,与批发价正相关而与零售价和产品绿色度无关。其次考虑了权力结构和双公平偏好对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利用均值方差方法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公平效用函数,分析了制造商主导零售商公平偏好、零售商主导制造商公平偏好、纳什均衡下都没有公平偏好的博弈模型,对不同权力结构下决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制造商主导下公平偏好可以降低零售价、批发价和产品绿色度,而在零售商主导下公平偏好可以提高批发价,对零售价和产品绿色度没有影响。(3)首先研究了一个风险规避的制造商和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利用均值方差理论建立了制造商风险效用函数,分析了生产成本是否扰动情形的集中和分散决策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分析结果。结论表明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供应链,零售价格、直销价格和订购量都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同时零售价和直销价格、批发价在一定区间内与风险规避负相关,而订购量则相反。其次在考虑市场波动、双风险规避以及权力结构的因素下研究了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建立了集中风险规避供应链、制造商主导零售商风险规避、零售商主导制造商风险规避以及纳什均衡制造商和零售商都风险规避的博弈模型,得出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最优决策,并分别分析了市场需求波动和风险规避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市场需求波动和风险规避同时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波动和风险规避在集中模式、零售商主导以及纳什均衡下与零售价、直销价格以及批发价都负相关而在制造商主导时直销价格不受其影响;在四种权力结构下订购量都随着风险规避和市场波动的增加而增加。(4)通过对整篇论文的分析总结了研究结论,并给出了一定的管理启示,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供应链理论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说明未来研究的工作。本文的创新在于以产品逆向流经节点为主线,利益相关者行为偏好为研究对象,利用博弈论、报童模型以及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分别建立了不同权力结构下消费者止步偏好、公平偏好以及风险规避偏好的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不同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偏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供应链逆向产品流经节点顺序的视角完整的分析了消费者一零售商一制造商不同主体行为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不同影响,系统的研究了整体供应链行为偏好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规律,同时从追随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为偏好的视角研究了在非均衡权力结构下行为偏好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2)研究内容的创新在研究内容上不仅涉及传统供应链还研究了绿色供应链以及双渠道供应链等领域热点,并分析在不同权力结构下多因素共同作用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消费止步偏好和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决策。1)建立了消费者止步偏好下的报童模型,区别于以往文献,同时建立消费者止步下期望减少销售函数。2)在考虑需求依赖努力的情形下分析了消费者止步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合同进行供应链协调。3)建立了需求依赖努力的决策模型分析了消费者止步下的最优定价和订购量,通过收益共享合同、收益共享成本共担混合合同以及基于销售折扣和惩罚的收益共享合同进行协调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消费者止步参数对供应链的共同影响,其应用得到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扩展。其次,研究了不同公平偏好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1)利用纳什讨价还价作为公平参考点,建立制造商公平效用函数和零售商公平效用函数。2)由于绿色成本的分担仅考虑制造商公平偏好时分析了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以及纳什均衡下绿色供应链的决策。最后,考虑权力结构和双公平偏好的影响,建立了制造商主导零售商公平偏好、零售商主导制造商公平偏好以及纳什均衡下的绿色供应链模型,以更加贴近实际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管理启示。最后,研究了不同权力结构下风险规避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1)考虑生产成本扰动对制造商的影响分析了制造商风险规避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利用均值方差方法建立了制造商风险规避效用函数,并通过建立集中和分散系统下的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成本扰动和制造商风险规避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2)考虑不同权力结构和双风险规避对供应链的不同影响,建立了集中风险规避、制造商主导零售商风险规避、零售商主导制造商风险规避以及纳什均衡下都风险规避的博弈模型,同时结合市场波动的因素分析了不同权力结构下风险规避和市场波动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张旋璇[8](2019)在《基于消费视角的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十年,中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以及数字化升级和推进,消费领域逐步开始变革和转型,我国消费者进入以线上消费为主的新消费时代。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创伤使得经济持续低迷,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过去传统的批量外贸方式逐渐被小规模、多频率、零散化的跨境电子商务方式所取代。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入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庞大的境内消费需求逐步扩张到全世界。本文基于消费升级和贸易转型的背景,以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沿革,揭示近年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现有传统电子商务发展以及消费增长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实证分析消费者结构特征、电子商务交易以及消费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的国情,分别从消费者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城乡结构特征以及教育结构特征四个维度刻画消费者特征。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利用2005-2016年12年间全国30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动态实证研究。首先,考察不同的消费者结构特征对线上电子商务交易量的不同作用;其次,考察电子商务交易量与消费者特征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交互作用;再次,考察消费者的不同结构特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量对居民消费支出的间接作用。结论显示消费者结构特征与电子商务交易量对消费增长具有交互作用,且消费者结构特征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对消费增长会产生间接作用。第二,梳理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脉络,总结了近年来相应监管机构出台的较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件,比较了几个阶段进口零售电子商务跨境物流方式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不同。从分析脉络上来看,属于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宏观环境,为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三,本文基于目前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正处于的发展时期,即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的行业规范和变革阶段。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Bertrand模型分析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商户与相关监管部门、与传统贸易企业等之间的相互博弈过程。接着,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分析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商户之间如何通过不同的商品入境方式、不同的定价策略以及如何管理消费者的在线评论等因素,在市场竞争中提升销量。随后,通过Python工具对天猫国际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真实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横截面数据回归以及面板数据回归分别对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商户如何提升销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不同的商品入境方式、网络口碑等因素对于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的提升销量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利用行为经济学理论,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入手,为解决什么样的评论对于进口零售电子商务消费者来说是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利用Python工具对网易考拉和京东全球购国内两大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真实数据进行挖掘,用Tobit回归分析了影响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电商平台和不同价格商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调节作用。为消费者在海淘境外商品浏览在线评论时,提供了更具科学性的参考依据,也为电商平台管理在线评论提供了借鉴意义。相较于现有研究文献所取得的成果,本文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结构特征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电子商务促进消费增长提供了人口学方面的解释,并为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2.以2016年进口零售电子商务行业“正面清单”替代“负面清单”政策的出台为背景,应用演化博弈论和Bertrand模型对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的决策行为进行了两阶段博弈分析。更好地解决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从备货到销售过程中面临的监管和竞争同业等问题,值得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参考和应用。3.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入手,分析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商户如何通过改善不同的定价模式、不同的商品入境方式以及如何管理消费者的在线评论等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销量。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利用天猫国际这一大型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真实数据,采用横截面数据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两种方式进行实证检验,为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提升销量,保持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合理和科学的参考意见。4.基于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历程并不太长,消费者对流程陌生的困境,将在线评论的有效性研究从传统电子商务商品交易、服务贸易等领域拓展到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领域,得到了部分相似的结论。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利用大数据方法,利用Python工具获取了京东全球购和网易考拉上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平台维度和商品价格维度进行对比。为电商平台管理在线评论提供了消费者视角的信息,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浏览在线评论的参考建议。总而言之,本文在研究对象方面,基于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外贸和消费方式的转型,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梳理国内发展沿革,相关政策措施以及物流税收等方面的变化,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拓展。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学术方法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间脉络梳理清楚,并针对相关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进口零售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消费快速增长乃至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究理论方面,将消费函数理论、动态博弈论、信息采纳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引入了进口零售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领域。站在学术理论的层面系统性分析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用经典理论引入全新区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研究方法方面,既通过了理论分析梳理了行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影响,又通过数据挖掘,实地调研以及数据建模等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还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数据的方法,为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商户提升竞争优势,消费者在了解政策及流程的情况下享受更好的商品,政企双方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性提供了若干的建议,用经典的方法解决了新兴领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刘保平[9](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超市营销策略研究 ——以兰考县LM超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国门进一步打开,国外大型连锁超市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就连三、四线城市也不能幸免。互联网发展和电商的推广,使零售行业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超市如何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超市的发展和市场营销策略等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互联网发展为传统超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机遇包括有利于超市实现精准营销、重新整合供应链、合理布局社区商业圈、实现全渠道融合等方面,挑战包括消费群体被分流、经营模式被改变、市场地位被损害、产品利润被削薄等方面。本文以河南兰考LM超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LM超市的发展现状得出,LM超市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不够关注网络营销、不能满足顾客线下体验、服务营销理念淡薄等营销问题。此外,笔者还结合所学SWOT分析工具,对LM超市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为LM超市提出网络营销、体验营销、服务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营销策略改进措施。在LM超市营销策略研究过程中,将传统超市的经营优势和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结合起来,不仅对LM超市改进营销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也期望能为整个零售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严磊[10](2019)在《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行为影响下的定向广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市场营销观认为一切市场营销策略只有充分考虑消费者行为特征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消费者作为广告传播的受众,其是否产生购买行为,决定了广告投放的效果,定向广告的投放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偏好,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面对定向广告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基于消费者行为高效运用定向广告策略成为企业和媒体运营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网购相关行为、反定向广告行为、隐私信息公开与保护行为等系统深入地研究定向广告策略,以期为企业和媒体平台高效运用定向广告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支持。首先,研究了消费者网购偏好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定向广告策略和价格竞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应用定向广告策略虽然使得企业控制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产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但只有当网购偏好型消费者增多到一定程度或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程度增大到一定临界值时,与大众广告相比,企业应用定向广告才会提高整个营销渠道的利润。同时,考虑消费者对线上线下渠道购物存在的感知差异性,研究了消费者购物渠道选择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定向广告策略和渠道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企业选择定向广告和定向定价联用的营销策略将提高企业利润,消费者对产品的网络渠道接受程度是影响企业广告策略和渠道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其次,运用双边市场理论方法,依据媒体平台是否向消费者收费,将媒体平台分为免费媒体平台和付费媒体平台,一方面研究了“免费VS付费”媒体平台非对称竞争模式下,基于消费者广告屏蔽行为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研究发现,消费者定向广告屏蔽概率的增大将会提高免费媒体平台的利润,但会降低付费媒体平台的订阅费和免费媒体平台的广告价格;与支付订阅费购买无广告服务相比,消费者宁愿遭受更多的定向广告干扰而选择免费媒体平台。另一方面研究了“免费VS免费”媒体平台对称竞争模式下,消费者广告屏蔽和信息隐藏两种反定向广告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研究表明,当消费者选择直接屏蔽定向广告、广告商选择多归属策略时,消费者定向广告屏蔽概率的增大同样会在提高媒体平台利润的同时降低其广告价格,当广告商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大于消费者对广告商的网络外部性强度时,消费者信息隐藏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小于消费者广告屏蔽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再次,基于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行为,研究了企业不能进行用户细分时的劝说型大众广告策略。研究表明,当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两企业同时投放提高消费者支付意愿、增加产品需求作用的劝说型广告时,当某一企业独自拥有消费者隐私信息时将获得更高的企业利润;当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两企业同时投放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差异的感知、缓和市场竞争作用的劝说型广告时,某一企业独自拥有消费者隐私信息、综合运用劝说型广告和个性化定价策略时未必会获得更高的企业利润。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是否需要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决策过程中易陷入“囚徒困境”。最后,考虑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对定向广告策略运用的影响,一方面研究了“免费VS免费”媒体平台对称竞争模式下,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对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广告商选择多归属策略时,当媒体平台自身广告定向契合度对均衡广告价格、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影响的边际效应大于竞争对手广告定向契合度对三者影响的边际效应时,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程度负向影响媒体平台的均衡广告价格、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反之,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程度正向影响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价格、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另一方面研究了“免费VS付费”媒体平台非对称竞争模式下,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对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免费媒体平台的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随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程度的变化趋势与付费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改善密切相关,当付费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改善较小时,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程度的增强将降低免费媒体平台的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当付费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改善较大时,免费媒体平台的均衡广告量和均衡利润均随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程度的增强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二、如何在网上改善供应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网上改善供应链(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闭环供应链研究现状
        1.3.2 企业社会责任与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1.3.3 双渠道供应链研究现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闭环供应链相关理论
        2.1.1 闭环供应链的含义
        2.1.2 闭环供应链的特点
    2.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2.3 博弈论相关理论
        2.3.1 博弈论基础介绍
        2.3.2 博弈的均衡
    2.4 双渠道供应链管理理论
        2.4.1 双渠道供应链的内容
        2.4.2 双渠道供应链的优缺点
第三章 制造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
    3.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
    3.2 企业社会责任的刻画
    3.3 模型构建与求解
        3.3.1 集中决策模型(CM模型)
        3.3.2 制造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模型(MM模型)
        3.3.3 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模型(RM模型)
    3.4 收入共享契约设计
    3.5 数值仿真
        3.5.1 不同决策模型比较
        3.5.2 系数变化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
        3.5.3 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水平e对供应链决策变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
    4.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
    4.2 模型构建与求解
        4.2.1 集中决策模型(CL)
        4.2.2 制造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模型(ML模型)
        4.2.3 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决策模型(RL模型)
        4.2.4 同等决策地位的Nash博弈模型(NL模型)
    4.3 四种模型的分析
    4.4 数值仿真
        4.4.1 不同决策模型比较
        4.4.2 系数变化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L公司背景描述与分析
    5.2 L公司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5.3 L公司供应链定价与决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2 电子商务采纳
        1.2.3 增收效应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2.2 文献回顾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2.2.3 农民增收内涵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2.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1.1 技术因素
        4.1.2 内部因素
        4.1.3 外部因素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4.1.5 控制变量设定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4.2.1 初始量表设计
        4.2.2 调查问卷设计
        4.2.3 调查问卷前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样本数据来源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5.2.3 检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5.4 研究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6.1.4 研究结论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6.2.4 研究结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设定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分析
        7.3.1 因子分析
        7.3.2 模型检验
        7.3.3 研究结论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8.2.1 客观条件方面
        8.2.2 主观意识方面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9.2.1 研究不足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考虑产品和服务竞争的渠道选择与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渠道入侵与选择研究
        2.1.1 入侵决策
        2.1.2 渠道选择
    2.2 渠道定价决策研究
    2.3 电商平台相关研究
    2.4 产品服务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自有品牌产品的渠道选择与定价决策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问题描述与假设
    3.3 模型构建与求解
        3.3.1 单一渠道模型(N)
        3.3.2 双渠道模型(O)
    3.4 均衡决策对比分析
        3.4.1 制造商的渠道选择
        3.4.2 渠道选择的影响分析
        3.4.3 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3.5 自有品牌质量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互补产品的渠道选择与定价策略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问题描述与假设
    4.3 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3.1 单一渠道模型(N)
        4.3.2 一致定价的双渠道模型(C)
        4.3.3 非一致定价的双渠道模型(I)
    4.4 均衡决策对比分析
        4.4.1 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及其影响
        4.4.2 开通双渠道后:定价策略的影响分析
        4.4.3 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4.5 互补产品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物流服务的渠道选择与定价决策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问题描述与假设
    5.3 模型构建与求解
        5.3.1 单一渠道模型(N)
        5.3.2 独立物流的双渠道模型(I)
        5.3.3 共享物流的双渠道模型(S)
    5.4 均衡决策对比分析
        5.4.1 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及影响
        5.4.2 开通双渠道后:物流服务模式的影响分析
        5.4.3 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5.5 物流配送承诺时间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考虑退货服务的渠道选择与定价决策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问题描述与假设
    6.3 模型构建与求解
        6.3.1 单一渠道模型(N)
        6.3.2 平台代售的双渠道模式(M)
        6.3.3 批发零售的双渠道模式(R)
    6.4 均衡决策对比分析
        6.4.1 制造商的渠道选择
        6.4.2 开通双渠道后:运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6.4.3 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
    6.5 退货服务对渠道选择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完成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4)基于碳税和消费者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双渠道供应链研究
        2.1.1 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
        2.1.2 双渠道供应链渠道选择研究
        2.1.3 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2.2 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低碳供应链研究
        2.2.1 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研究
        2.2.2 基于消费者渠道偏好的低碳供应链研究
    2.3 基于碳政策的供应链研究
        2.3.1 碳政策下供应链成员生产决策研究
        2.3.2 碳政策下供应链成员协调合作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
    3.1 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3.1.1 模型描述
        3.1.2 符号说明与条件假设
    3.2 模型建立与分析
        3.2.1 单一传统零售渠道
        3.2.2 网上直销双渠道
        3.2.3 网上分销双渠道
    3.3 渠道结构比较分析
    3.4 供应链协调
        3.4.1 网上直销双渠道协调
        3.4.2 网上分销双渠道协调
    3.5 数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碳税和渠道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
    4.1 模型描述与符号说明
        4.1.1 模型描述
        4.1.2 符号说明与条件假设
    4.2 模型建立与分析
        4.2.1 单一传统零售渠道
        4.2.2 网上直销双渠道
        4.2.3 网上分销双渠道
    4.3 渠道结构比较分析
    4.4 供应链协调
        4.4.1 网上直销双渠道协调
        4.4.2 网上分销双渠道协调
    4.5 数值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文献参考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5)供应链视角下电商多重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商发展趋势
        1.1.2 电商质量问题
        1.1.3 政府及电商企业对电商质量的重视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问题提出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电商供应链研究现状
        2.1.2 电商供应链客服服务研究现状
        2.1.3 电商供应链物流服务研究现状
        2.1.4 电商供应链产品质量研究现状
        2.1.5 电商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现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相关理论
        2.2.2 质量与服务质量概念的界定
        2.2.3 相关方法概述
第3章 影响电商供应链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消费者网购体验的直接因素
        3.1.1 商品价格
        3.1.2 商品质量
        3.1.3 产品特性
    3.2 影响消费者网购体验的间接因素
        3.2.1 购物网站界面
        3.2.2 网购安全性
        3.2.3 售前及售后服务
        3.2.4 网购消费者评价
    3.3 影响网购体验的主要因素及现状与内在联系
        3.3.1 影响网购体验的主要因素
        3.3.2 主要因素现状及其内在联系
    3.4 提升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的必要性
第4章 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电商供应决策研究
    4.1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
    4.2 集中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决策研究
        4.2.1 集中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行为决策研究
        4.2.2 集中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供应链利润水平
    4.3 分散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影响的行为决策研究
        4.3.1 分散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决策研究
        4.3.2 分散决策下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供应链利润水平
    4.4 集中与分散情况下各决策及利润的对比分析
第5章 考虑多重质量因素的电商供应链协调研究
    5.1 协调方法确定
    5.2 电商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5.2.1 引入协调机制后电商供应链行为决策研究
        5.2.2 引入协调机制后电商供应链利润水平
    5.3 协调机制研究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6.2 契约协调有效性分析
    6.3 算例分析
    6.4 改善相关质量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海尔集团的社群电商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后电商时代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时代交流特征
        二、互联网时代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社群经济的特点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电商模式
        一、C2C模式
        二、B2B模式
        三、B2C模式
        四、小结
    第二节 后电商时代
        一、后电商时代现象
        二、后电商时代本质
        三、后电商时代特征
    第三节 社群经济
        一、社群经济定义
        二、社群经济商业模式特点
        三、社交电商模式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后电商时代海尔电商运营现状分析
    第一节 海尔集团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第二节 海尔顺逛平台发展现状
        一、海尔顺逛平台的运营模式
        二、海尔顺逛平台的运营特点
        三、海尔顺逛平台的运营转变
    第三节 后电商时代海尔现有电商运营弊端
        一、忽视用户真正的需求导致诚信缺失
        二、碎片化消费导致的物流挑战
        三、消费群体年轻化带来的消费个性化
    第四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必要性分析
        一、电商运营成本的增加
        二、消费群体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后电商时代海尔的竞争环境分析
    第一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难点分析
        一、如何激发微店主创业活力,深耕社群交互
        二、如何确保资源共享,共同创造用户深度价值
        三、“前店后厂”全生态共创共赢如何实际落地
    第三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互联网+”到“智能+”的政策基础
        二、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支持
        三、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模式
第五章 后电商时代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建议
    第一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思路
        一、创建利益共享平台
        二、线上线下渠道升级转型
        三、创建“个性化”模式
    第二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具体方案
        一、搭建海尔大平台资源优势
        二、创造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体验场景
        三、实施“链群营销”新模式
    第三节 海尔电商运营模式优化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二、强化信息系统
        三、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四、提升资本运营能力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利益相关者偏好的供应链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决策
        2.1.1 供应链合同与协调
        2.1.2 供应链定价
    2.2 行为运作管理
        2.2.1 消费者止步偏好
        2.2.2 公平偏好
        2.2.3 风险规避偏好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费者止步偏好下供应链协调决策
    3.1 引言
    3.2 消费者止步偏好和需求依赖努力的供应链协调决策
        3.2.1 模型描述
        3.2.1.1 符号与条件假设
        3.2.1.2 基于消费者止步的模型
        3.2.2 决策模型分析
        3.2.2.1 集中供应链模型分析
        3.2.2.2 分散供应链模型分析
        3.2.2.3 消费者止步对集中供应链的影响
        3.2.3 供应链协调分析
        3.2.3.1 基于收益共享合同的协调
        3.2.3.2 收益和成本共享合同的协调分析
        3.2.4 数值分析
        3.2.4.1 无协调时供应链数值分析
        3.2.4.2 基于收益和成本共享合同的协调
        3.2.4.3 不确定参数对集中式供应链的影响
    3.3 消费者止步偏好和需求依赖价格的供应链协调决策
        3.3.1 模型描述
        3.3.1.1 符号与条件假设
        3.3.1.2 基于消费者止步的报童模型
        3.3.2 决策模型
        3.3.2.1 集中决策分析
        3.3.2.2 分散决策分析
        3.3.2.3 消费者止步对集中决策的影响
        3.3.3 供应链协调分析
        3.3.3.1 仅用收益共享合同进行协调
        3.3.3.2 基于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合同的协调
        3.3.3.3 基于销售折扣和惩罚下收益共享合同的协调
        3.3.4 模型优化和分析
        3.3.4.1 消费者止步下确定参数
        3.3.4.2 不确定性K和L对期望销售量的影响
        3.3.4.3 K和L对期望减少的销售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平偏好和不同权力结构下的绿色供应链决策
    4.1 引言
    4.2 制造商公平偏好和不同权利结构的绿色供应链决策
        4.2.1 模型描述及构建
        4.2.2 三种权力结构下博弈模型
        4.2.2.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
        4.2.2.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
        4.2.2.3 Nash均衡博弈模型
        4.2.3 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决策比较
        4.2.4 算例分析
        4.2.4.1 不同权力结构下绿色供应链均衡决策的比较分析
        4.2.4.2 公平偏好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4.3 双公平偏好和不同权利结构下的绿色供应链决策
        4.3.1 模型描述及构建
        4.3.2 三种权力结构下博弈模型
        4.3.2.1 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
        4.3.2.2 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
        4.3.2.3 Nash均衡博弈模型
        4.3.3 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决策比较
        4.3.4 算例分析
        4.3.4.1 不同权力结构下绿色供应链均衡决策的比较分析
        4.3.4.2 公平偏好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规避和扰动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决策
    5.1 引言
    5.2 制造商风险规避和生产成本扰动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
        5.2.1 模型描述及假设
        5.2.2 无成本扰动的基准模型
        5.2.2.1 集中供应链模型
        5.2.2.2 分散式供应链决策模型
        5.2.3 成本扰动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5.2.3.1 成本扰动的集中供应链模型
        5.2.3.2 生产成本扰动时分散供应链决策模型
        5.2.4 两种模式下决策比较分析
        5.2.5 数值分析
        5.2.5.1 集中和分散供应链的数值比较
        5.2.5.2 参数敏感性分析
    5.3 双风险规避和市场波动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5.3.1 模型描述
        5.3.2 不同权利结构下供应链决策分析
        5.3.2.1 集中模式结构决策分析
        5.3.2.2 制造商主导零售商风险规避分析
        5.3.2.3 零售商主导制造商风险规避分析
        5.3.2.4 纳什均衡时双风险规避分析
        5.3.3 不同权利结构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比较
        5.3.4 算例分析
        5.3.4.1 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比较
        5.3.4.2 不同权利结构下风险规避和市场波动对供应链利益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8)基于消费视角的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消费函数理论
        2.1.2 消费者行为理论
        2.1.3 电子商务发展理论基础
        2.1.4 国际分工理论
        2.1.5 市场竞争理论基础
        2.1.6 信息采纳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中国消费函数相关研究
        2.2.2 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研究
        2.2.3 信息采纳相关研究
        2.2.4 市场竞争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及启示
        2.3.1 从我国消费市场转型发展的角度入手
        2.3.2 从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完善和规范的角度入手
        2.3.3 从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主体发展的角度入手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商务背景下消费者特征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消费者特征与电子商务
        3.2.2 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特征影响消费支出的作用
    3.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3.3.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3.3.2 模型建立
        3.3.3 实证检验
    3.4 稳健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4 现阶段进口零售电商国内发展的政策制度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进口零售电子商务的优势
        4.2.1 较传统电子商务的优势
        4.2.2 较传统贸易模式的优势
    4.3 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沿革
        4.3.1 进口零售电子商务国内发展沿革
        4.3.2 近年来进口零售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
    4.4 “正面清单”出台后的二阶段博弈分析
        4.4.1 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的演化博弈
        4.4.2 企业间渠道竞争的博弈
    4.5 本章小结
5 进口零售电商商户提升销量实证分析..基于快消品市场消费终端的视角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5.2.1 问题描述
        5.2.2 单一直邮模式模型构建
        5.2.3 直邮模式和保税进口模式相结合的模型构建
    5.3 基于天猫国际平台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5.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5.4 基于天猫国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4.1 理论分析及研究设计
        5.4.2 研究模型及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进口零售电商平台在线评论有效性实证分析..基于快消品市场消费终端的视角
    6.1 引言
        6.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6.1.2 调查研究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数据收集
        6.2.2 变量获取
        6.2.3 理论假设
    6.3 实证分析及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对政府及相应监管部门的建议
        7.2.2 对企业的建议
        7.2.3 对消费者的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成果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超市营销策略研究 ——以兰考县LM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特色之处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超市发展研究方面
        2.1.2 营销策略研究方面
        2.1.3 研究综合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网络营销理论
        2.2.2 体验营销理论
        2.2.3 服务营销理论
3 互联网发展对传统超市的影响
    3.1 互联网发展对传统超市的有利影响
        3.1.1 有利于建立大数据库并实现精准营销
        3.1.2 有利于重新整合供应链体系
        3.1.3 有利于合理布局社区商业生态圈
        3.1.4 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融合
    3.2 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传统超市的冲击
        3.2.1 传统超市的消费群体被分流
        3.2.2 传统超市经营模式面临挑战
        3.2.3 传统超市市场地位严重受损
        3.2.4 传统超市进入微利时代
4 互联网背景下LM超市营销问题及SWOT分析
    4.1 LM超市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4.1.1 超市发展现状
        4.1.2 超市组织结构
        4.1.3 LM超市人力资源情况
    4.2 LM超市营销存在的问题
        4.2.1 网络营销理念淡薄
        4.2.2 不能满足顾客完美体验
        4.2.3 服务营销意识有待提高
    4.3 互联网背景下LM超市SWOT分析
        4.3.1 超市内部优势方面
        4.3.2 超市内部劣势方面
        4.3.3 超市外部机会方面
        4.3.4 超市外部威胁方面
        4.3.5 LM超市SWOT分析矩阵
5 互联网背景下LM超市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5.1 加强网络营销的推广使用
        5.1.1 运用移动APP进行营销
        5.1.2 加强社交神器微信营销
        5.1.3 实现O2O线上线下营销
        5.1.4 抓住市场大数据来营销
    5.2 满足顾客线下全新体验
        5.2.1 感官式营销策略
        5.2.2 情感式营销策略
        5.2.3 行动式营销策略
        5.2.4 关联式营销策略
    5.3 加强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5.3.1 服务产品策略
        5.3.2 服务价格策略
        5.3.3 服务渠道策略
        5.3.4 服务促销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行为影响下的定向广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定向广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广告经济学相关研究现状
        1.2.3 媒体平台竞争问题的研究现状
        1.2.4 消费者反广告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1.2.5 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与保护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1.2.6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企业定向广告策略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2.1 定向广告的基本概述
        2.1.1 定向广告的基本概念
        2.1.2 定向广告的特征与模式
        2.1.3 定向广告投放的主要媒体平台
    2.2 企业定向广告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2.2.1 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
        2.2.2 定向广告目标的确立
        2.2.3 广告定向模式的设计
        2.2.4 定向投放策略的实施
        2.2.5 定向广告效果的评价
    2.3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2.3.1 消费者网购相关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2.3.2 消费者反广告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2.3.3 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与保护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2.4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定向广告策略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费者网购相关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定向广告策略
    3.1 消费者网购偏好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定向广告策略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3.1.3 制造商投放大众广告与定向广告均衡分析
        3.1.4 不同渠道结构下广告与价格竞争均衡分析
        3.1.5 管理启示
    3.2 消费者购物渠道选择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定向广告策略
        3.2.1 问题的提出
        3.2.2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3.2.3 企业不同渠道模式下的营销策略分析
        3.2.4 不同营销策略下的结果分析
        3.2.5 管理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消费者反广告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4.1 问题的提出
    4.2 “免费VS付费”非对称竞争模式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4.2.1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4.2.2 消费者广告屏蔽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竞争均衡分析
        4.2.3 消费者广告屏蔽行为对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的影响分析
        4.2.4 消费者广告屏蔽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4.2.5 管理启示
    4.3 “免费VS免费”对称竞争模式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4.3.1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4.3.2 消费者直接屏蔽广告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4.3.3 消费者信息隐藏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4.3.4 结果比较分析
        4.3.5 管理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行为影响下的企业劝说型大众广告策略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5.3 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行为影响下的第一类劝说型大众广告策略
        5.3.1 两企业均未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3.2 单个企业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3.3 两企业同时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3.4 结果对比分析
    5.4 消费者隐私信息公开行为影响下的第二类劝说型大众广告策略
        5.4.1 两企业均未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4.2 单个企业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4.3 两企业同时获取消费者隐私信息
        5.4.4 结果对比分析
    5.5 信息运营商的最优决策
    5.6 管理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影响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6.1 “免费VS免费”对称竞争模式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6.1.3 垄断环境下的媒体平台收益分析
        6.1.4 竞争环境下的媒体平台收益分析
        6.1.5 结果对比分析
        6.1.6 管理启示
    6.2 “免费VS付费”非对称竞争模式下的媒体平台定向广告策略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基本假设与变量描述
        6.2.3 广告定向契合度与内容质量改善影响下的媒体平台竞争均衡
        6.2.4 消费者隐私信息保护行为对媒体平台竞争均衡的影响分析
        6.2.5 管理启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A 第三章相关证明及推导过程
    附录B 第四章相关证明及推导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如何在网上改善供应链(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决策研究[D]. 吴建根. 江南大学, 2021(01)
  •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考虑产品和服务竞争的渠道选择与定价研究[D]. 王利莎.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碳税和消费者偏好的低碳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D]. 张余婷.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供应链视角下电商多重质量问题研究[D]. 易婉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海尔集团的社群电商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后电商时代背景[D]. 姜勇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7]基于利益相关者偏好的供应链决策研究[D]. 刘广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8]基于消费视角的进口零售电商市场研究[D]. 张旋璇. 重庆大学, 2019(11)
  • [9]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超市营销策略研究 ——以兰考县LM超市为例[D]. 刘保平. 河南大学, 2019(01)
  • [10]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行为影响下的定向广告策略研究[D]. 严磊.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如何在线改善您的供应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