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电子政务对地方政府建设具有转变政府公共行政理念、提高政府内部管理效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作用,并指出目前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存在观念尚未完全转变、重投入轻绩效、部分地区发展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内部治理;公共服务
一、前言
电子政务就是改变传统政务原有的立体格局和科层机构,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对内进行传统政务流程的重塑,开辟平面式、分散式的管理新渠道,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统一,资源优化,信息重组,力量精简,同时节约资源,减少重复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对外达到随时随地与公民双向沟通,即时对话,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通过公开透明的政务平台赋予百姓表达权、监督权,从而提高社会公共治理水平,促使政府服务更透明、更高效、更廉洁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1]。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就是这种体系在省、直辖市、县等各级政府中的应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实现现代政府的内部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民主化、公开化,电子政务引起了政府管理的创新,使我国地方政府传统行政模式向现代化行政服务模式转变,成为政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电子政务对地方政府建设的作用
(1)转变政府公共行政理念
电子政务可以帮助政府将传统的“官本位”理念向“民本位”理念转变,将管制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各种互联网媒介发布信息、网络问政,广泛征求公众对各种公共事务的意见;政府也可以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优化行政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另一方面,公民可以快速便捷地收集到政府的各种信息,还能更加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到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有利于公民权力的行使。
(2)提高政府内部管理效率
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官僚层级的束缚,有助于组织纵向不同层级和横向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直接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程度解决了信息传递滞后、失真等问题,并且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另外,电子政务有利于提升公共决策的效率和效能。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决策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前后一致性,解决了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弥补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从而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出现推进了政府部门改革的进程,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公众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务信息,许多事务能通过政府网站等网络平台完成,也有了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电子政务也有助于督促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公共服务的质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为社会提供便利、公平、高质量的服务。
(4)强化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电子政务的运用能够强化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共行政的透明化程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也有助于督促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保持清正廉洁;另外,政府信息公开之后,这些宝贵的资源被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更充分有效地应用,更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电子政务改变了以往政府的运行方式,转变了政府公共行政理念,这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的观念也提出了新要求。但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并不了解,将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等概念混淆,特别是基层政府机构对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的了解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另外,部分工作人员可能会由于不习惯或不熟悉对各种设备而产生抵制心理。而且,由于电子政务要求地方政府公开更多的信息,并给予公众更多的监督权力,部分工作人员感到自身权力受到威胁、利益受到损害,也会抵制电子政务的发展。
3.2 重投入轻绩效
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上的投入逐年增加,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这种高投入与其相应的绩效却不成正比。一方面,很多政府网站只是形式化工程,网站功能单一、匮乏,信息长期不更新,公众反馈意见或提出疑问也一直没人答复,这样不仅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公众也会对各种政府网站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虽然政府网站能帮助公众获取信息、享用各种服务,但盲目、过量的投入反而会造成海量信息的分散,公众往往需要访问多个网站才能完整搜集到需要的信息,这样也导致电子政务的低绩效。
3.3 部分地区发展落后
在国内电子政务总体迅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如基层乡镇政府、偏远地区等在这一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短缺,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等条件,有些甚至还没实现完全办公自动化,难以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尚未掌握计算机等设备的操作技能,且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导致人力资源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如今电子政务的发展;某些政府机构由于不愿意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或担心自身利益和权力受到威胁,会对这些转变产生抵制的心理,从而阻碍该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4.1 创新公共行政理念,加强培训公务人员培训
政务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要积极学习和接纳各种信息技术,深入学习了解电子政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将电子政务和政府职能转变、机构重组、减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结合起来,同时更要树立服务意识,利用电子政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另外,要提高领导人员和普通公务人员队伍的素质,加强培训,培养与电子政务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
4.2 注重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能盲目追随潮流、搞形式化工程,要注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提高发展的效益。电子政务应与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等内容结合起来,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另外电子政务更要发挥其公共服务的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重视公众的声音,尊重公众的表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始终以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目标。
4.3 增加资金投入,注重地区间平衡发展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地方各级政府都应意识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购置和建设必需的基础设施,为电子政务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还要优化软件环境。为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发展,上级地方政府要加强财政转移能力;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吸引民间资金等形式建立多元主体投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湲丹.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地市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史传林.公共管理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叶嘉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电子政务论文; 政府论文; 地方政府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公众论文; 行政论文; 信息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