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保障实现中国梦论文_何春军

用法治保障实现中国梦论文_何春军

桦南林业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制度基础,为实现中国梦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新的“十六字”方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遵循。

科学立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立法,顾名思义就是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的存在是法治的前提。也就是说,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得“有法可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一句就是必须“有法可依”。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立法”,这是一个重大的提升。“有法可依”重在解决法律的“有无”问题,立法的“数量”问题;“科学立法”重在解决立法的“质量”问题。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是我们党在立法工作重点上的一个重大调整,标志着中国的立法工作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立法基础比较薄弱,不少领域存在“立法空白”。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立法很多、修正也很多、立法速度也很快,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编织起“安全防护网”;食品安全法的修改,旨在更好保护“舌尖上的安全”,一部又一部法律精品不断问世。人们普遍关注的酒驾、家庭暴力等也先后立法,护佑着亿万群众的合法权益。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的结果。现在,“拒绝酒后驾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逐渐转化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行为自觉。曾经是社会顽疾的酒驾、醉驾问题,得到了有力破解,这成为人们感受法治力量的一个新鲜样本。近年来,桦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提出“二十八字”工作方针,其中“依法治局”就是顺应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全局上下制定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能、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

严格执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那么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主体,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带头严格执法,努力实现法定职能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维护好国家利益,保护好人民的权益。作为政法干警,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深入推进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私枉法,坚决反对公器私用、司法腐败,着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职工群众安居乐业。

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么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习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的主力军、生力军,要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创新理念、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坚持不懈地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政法干警要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带头坚守法治,不受权力、金钱、人情、关系干扰,依法规范和约束司法权,要忠于事实和法律,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决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要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促进司法公正,不断增强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感。

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全民守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以上的特权,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和职责。在当下的中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权大于法、言大于法、领导大于法”的现象;也有少数人“信访不信法”,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圈,这种社会现象必须用法律来规范和引领,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维权。在法治林区建设上,首先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要广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让职工群众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自觉性。我们领导干部要带着学习宣传法律知识,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决不能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文化产业发展大局,把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法治人物、法治单位、法治事件,深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图书阅读、法治征文、乡规民约、家风宗训等法治文化活动。要加大法治文化媒体传播力度,推动媒体落实公益普法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开展公益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形成“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态势,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三是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当前,我局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政法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和改进全局政法工作,把法治建设这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主动服务于林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为推进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努力创建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论文作者:何春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用法治保障实现中国梦论文_何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