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律论文,记忆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02)02-0068-06
0
近代美学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它所采用的方法。这种自费希纳开创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把研究从对美本质的臆测、假设,转变到对审美经验的归纳分析上来,审美心理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对审美心理的理解,至今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
在《论审美发生》(注:赵惠霞:《论审美发生》,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一文中,笔者把审美对象分为两种类型,并且指出:看得出功利的审美对象之所以能单凭形式引起人的快感,在于人们在欣赏功利物的过程中,事物的形式在人的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和快感区之间建立了新的稳定的联系通道;看不出功利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单凭形式能引起人的快感,在于这种形象满足了人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心理需求。人的神经系统中,事物形式在视觉区与快感区建立的这种联系通道和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一定形式的心理需求,就是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分为两类。第一类审美心理,即事物的形式在人大脑皮层视觉区和快感区之间建立的新的稳定的联系通道。这种审美心理的形成,是主体与功利对象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其实质在于事物的样子替代了事物的功利作用引起人的快感。这一类审美心理,按照神经生理学的划分,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是一种感情记忆。根据这一特点,将其称为记忆型审美心理。
第二类审美心理,即神经系统中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一定事物形式的需求。这种审美心理,正如人对饮食、安全、异性等其它需要一样,是人类活动的强大动力。由于这种需求只以事物的形式为满足条件,所以我们仍然把这类需求归于审美心理,把满足这类需求的活动归于审美的范畴,并且根据这类审美心理的特征,将其称为需求型审美心理。本文重点探讨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1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人的各种行为都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影响。审美心理也不例外。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中,与我们愈亲近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愈大。美国医学心理学和儿科名誉教授约翰·蒙尼提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张“爱情地图”,它记录了人们对异性头发、眼睛、声音、气味、身体、个性等方面好恶的信息。一个人为什么爱上一个人,而拒绝了在旁观者看来甚至更有吸引力的另一个人,就在于这个人最符合他(她)头脑中“爱情地图”的标准。
约翰·蒙尼认为,“爱情地图”在儿童期就大致确定了。给这张图着色的首先是母亲。母亲是儿童最先接触的人。母亲的乳汁、体温,给幼小的生命带来了最初的快感。因此,她的形象、声音、性格,作为这种快感的象征,深深地印在儿童纯洁的心灵上,成为“爱情地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父亲,以及能给儿童以较大影响的亲人。
一般说来,如果这些亲人是我们所喜爱的,那么我们的审美标准往往会以他们而定。所以,男性择偶往往与自己的母亲相似,女性择偶却与自己的父亲相似。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这些重要的亲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我们喜爱——譬如性情乖戾的母亲、粗暴的父亲,在儿童心理上留下不美好的印象——那么我们的选择依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只不过方向相反,即远离他们。性格乖戾、反复无常的母亲的儿子,选择配偶时会情不自禁地偏向性格温和的女性;脾气暴躁父亲的女儿,则更多地选择性格内向的男人。这种潜意识的倾向性,同样会体现在对象的外形上,即与父母亲相同或相反的形象特征。
青梅竹马也属于这种情形。儿童见面,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人类的天性使他们会玩得十分融洽。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双方的形象会在彼此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象,成为一种审美心理。这就是一般后来者很难替代的原因。
后天的影响还表现在习俗、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上。事实上,周围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或赞扬,或批评,或评说,甚至一种眼神,一个表情——告诉我们何种形象为美,何种形象为丑,从而形成和改变我们的审美心理。由于这个原因,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人往往有相近的审美心理。
总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最亲近的人和教育的影响,是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一条规律。
2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穿衣吃饭,为此,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较之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自然要丰富,生活自然舒适,这就引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企慕。这种对先进国家和地区人们富裕生活的向往和企慕,随着相互的交往,逐渐发展为对其生活方式的学习模仿,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时尚。
普列汉诺夫在考察非洲原始部落的审美习俗时指出:“审美趣味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注:《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430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他列举了居住在武卜瓦里岛的原始部落中的一种审美习俗:这里由于缺乏金属,因而延迟了金属装饰品在该岛居民中的推广。邻近的部落普遍佩戴金属镯子,而该岛大部分妇女则戴树皮镯子。但是岛上富人的妻子已经开始佩戴金属镯子。显然,他们是向那些进入金属时代的社会学习。
中国和日本古今服装的变化,最典型地体现了审美爱好形成的这一规律。古代中国生产力发展优于日本,故日本向中国学习。公元8-9世纪,唐代服装传入日本,首先在日本贵族中流行起来,形成日本的“唐风贵族服”,即和服。到了明朝,中日交往增多,日本人又对和服进行改造,基本奠定了今天日本和服的样式,同时和服开始民间化。直至今日,和服仍然采取“唐花”、“唐草”、“唐锦”等名字,显示了与中国古代服装的历史渊源。
近代以来,日本生产力发展高于中国,中国人在审美爱好上则转过来向日本学习。远一点看,中国人穿西装是从日本转学过来的;近一点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人们开始接触到外部的世界,于是,审美的规律便开始发生作用。当时大陆的服装款式多学香港,而香港的服装市场,几乎完全被日本时装占领。20世纪80年代,一位多年从事日本时装批发的香港服装商说,她初出道时,批发日本服装只是购买日本的月下货,即流行过的,现在香港与日本的流行款式是同时的,日本时装80%都会为香港人接受。(注:陈起奎:《世界奇风异俗》第61页,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
古今中外同类的现象很多,这些现象体现了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二条规律: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向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学习,是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
3
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向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学习。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社会地位低的人则向社会地位高的人学习。
社会地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能够不断提高。这种欲望,使人们总是较多地注意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并尽量地向他们学习,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像他们一样。这样,上层社会人的审美爱好,甚至一些偶然的行为,就可能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偏爱细腰。他选美女的首要标准是腰细。楚灵王命人造了一座宫殿,居住着从全国挑选的美女。这座宫殿本来叫做章华宫,因为住的美女以腰细著名,故人们都叫它“细腰宫”。宫中的美女为了讨楚灵王的欢心,运用各种方法使腰身更加纤细。当时民谣唱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这些美女是用节食的方法保持体形的。受此影响,楚国的小姐贵夫人也纷纷以腰细为美,连朝廷的大臣也都用带子把腰勒细了,才去上朝的。(注:《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第286页。)
魏晋时期,以宽大衣服为美。这种风尚是怎样形成的呢?鲁迅先生曾做了一番考证,认为源于魏晋文人服药的缘故。魏晋时期,文人学士喜欢服用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此药类似鸦片,服用起来会上瘾。吃了这种药,浑身发烧,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服,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服都宽大,于是其他不吃药的非名人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注:《鲁迅选集》,第2卷,第383页。)
不仅上层人物的审美爱好是下层人学习的对象,甚至他们偶然的行为也会形成一时的审美时尚。西汉元帝刘奭的头发长到前额上,极不雅观,有人建议元帝以帻包头。帻就是束头发布。当时帝王将相、王公大臣都戴帽子,称做冠,只有地位低下的人才用布来束发。汉元帝为了遮丑,遂采纳了这一建议。不料,大臣们纷纷仿效,于是达官显贵以帻包头竟成了一种风气。
元帝以帻包头,只是把前额和头发束起来。到了王莽称帝,因为年过半百,两鬓皆白,头上出现了秃顶,为了遮丑,就用布把头全部包起来。臣下群起效尤,竟成风尚。至汉末,不仅一般百姓,就是一些王公大臣、名儒隐士,也都以布包头为雅。(注:《秦汉文化史》,第105页。)
这些现象体现了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三条规律:社会地位低的人向社会地位高的人学习,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心理。
4
社会地位低的人极力学习和模仿社会地位高的人,社会地位高的人一般却不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是极力突出与社会地位低的人的不同,以便把自己同他们区别开来。这种加大区别的行为和过程,成了新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
普列汉诺夫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在塞内冈比亚,富有的黑人妇女穿着很小的鞋子,小到不能把脚完全放进去,因而这些太太们具有步态别扭的特色。然而正是这种步态被认为是极具诱惑人的。”为什么这种步态会被人们欣赏呢?普氏认为:“这种步态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仅仅由于与劳累的(因而也是贫穷的)妇女的步态恰恰相反,所以才获得意义。”(注:《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册,第327页。)
这个例子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女性以脚小为美的习俗。中国女性以小脚为美的习俗,据鲁迅先生考证,大约起于汉代。古代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赞誉“三寸金莲”的描写。为了使脚小,姑娘四五岁就开始缠脚,用长长的布条把脚紧紧地缠起来,限制其发展。时间长了,脚趾便畸形地蜷缩在一起,有的竟折到脚板下面。走路不能放开步子,小步颤巍巍地,这在当时却是美的形态。没缠的脚叫“天足”,长着“天足”的姑娘在当时找婆家也很困难。
关于以脚小为美习俗的形成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或说因南唐歌女窅娘为报答后主李煜的知遇之恩而起,或说因吴月娘脚缠利刃刺杀隋炀帝而起……但无论如何,在以小脚为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有一种因素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封建社会,千金小姐深藏闺室,动辄以轿,脚自然小。穷苦人家的女子终日奔波,脚自然忙得多,也就长得大。富家女子为了更加明显地区别于穷家女子,故极力使脚愈小;贫家女子极力向富家女子看齐,故形成脚愈小愈美的习俗。
古埃及人以头尖为美的习俗与此相似。在古代埃及,曾经有过以头尖为美的习俗。当时富有的人家,把婴儿的头用两块木板夹住,木板上部靠拢,下部分开,成"A"字形,以便使孩子的头骨长尖。这种风俗的起源,在于当地贫民运送东西,习惯顶在头上,天长日久,头顶便变成了平的。尖的头顶表示不需要用头来运东西,而只有贵族才能如此,于是尖头顶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加大与贫民的区别,富裕的家庭便不惜借助后天人力,以便使孩子的头更尖、更美。(注:陈起奎:《世界奇风异俗》,第47页。)
这类现象体现了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四条规律:社会地位高的人加大与社会地位低的人的区别的动机和行为,是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5
从广义的角度讲,每一种记忆型审美心理的形成都是以功利为基础的。直接的功利追求更是审美心理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和途径。这类审美心理的形成过程,按功利目的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的优越而形成的审美心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通过他人的态度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人们往往采取炫耀自己特长的方法。或能力,或权力,或财富……形式虽异却源于一理。在原始社会,特殊身份地位的显示有的是以佩戴战利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的则是以纹身的形式显示的。普列汉诺夫研究的原始社会狩猎胜利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猎人们起初是通过狩猎胜利品来显示自己的勇敢、灵巧和智慧,后来这些装饰物的佩戴和欣赏便成为一种审美爱好。
在文明社会,最为普遍的炫耀是富有。因为富有不同于权力,富有者可以炫耀,不富有者也可以炫耀。炫耀者不需要拿出全部的资产做证明,而只需要在某一点上如同富有者一样,就可以达到炫耀的目的。于是,金银珠宝之类的装饰品由此走红,并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对象。在今天,人们佩戴金银装饰品似乎只是为了美,但这种审美习俗的起源却在于炫耀富有。这种最初的意识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沉淀为潜意识,只是偶而露出庐真面目。譬如,在金银装饰品中,金制品就较银制品受人青睐;在金制品中,又以24K金制品最受人欢迎。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价值。
现代人更多地注重装饰品外形的美观,甚至似乎流露出以夸耀富有为耻的倾向。譬如在我国现代知识女性中,很少有人佩戴粗重的金项链,而较多地喜爱细巧的金项链。并非她们经济状况戴不起粗重的金饰品,关键在于她们注重的已不是炫耀富有,而是追求美的形式。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好女不戴金》,说是女人一戴金就俗气,可以看作这种审美倾向的理性表现。但是,如果综合地考察现代社会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这种鄙视金银的倾向,并不能说明由追求价值而形成审美爱好这一规律的终结。相反,这一规律像以往任何时候一样,仍然在发生作用。只不过体现价值的事物已非往日的金银装饰品,而是其他物品而已。比如服装及装饰品的品牌。一个著名品牌的产品,往往会高出同类产品十倍百倍的价格,但许多人仍乐此不疲,甚至有非名牌衣服不穿,非名牌产品不用者。何以如此?仍然在于名牌象征着一种价值,显示着穿戴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现代鄙薄金银装饰品,只不过是同往日珠光宝气的“土财主”的审美观以示区别。
第二,为了实用目的而形成的审美心理。美是善的升华。记忆型审美心理是在审善活动中形成的。实用性是最基本的功利性和最具体化的善,因此,人们在追求实用的同时,也就创造了美。
“胡服骑射”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传统的服装是长袍大褂。处于四面强敌的赵国武灵王,为了便于打仗耕作,富国强兵,决定仿照北方胡人的习俗,把国人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子的短褂,腰间扎上皮带,脚蹬皮鞋,骑马射箭。当时许多大臣都反对,认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应该用中原文化改变胡人风俗,怎么能用胡人风俗改变中原文化呢?但是,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坚持服装改革,下令全国上下都必须着胡服。有钱有地位的人起先觉着这种小袖短裳怪别扭的,时间一长,渐渐认识到这种服装确比以前的宽衣大袖方便得多,于是新服装反倒时兴起来。
19世纪20年代,许多拓荒者深入到美国西部地区,以驯养野马和长角牛为生,被人们称为“牛仔”。牛仔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要在白天和黑夜准确无误地寻找路径,在暴风雨中控制牛群,带着牛群过流沙、涉恶水、穿越数百里的无人区,骑马和用绳索套牛更是他们必备的本领。这样的生活使得他们的服装很容易被损坏,而环境又使得他们没有条件不断地更换衣服。有个服装商因此专门为牛仔设计了一种服装:用细帆布做布料,钉上铜扣子,线缝得密密实实。这就是我们今日见到的牛仔服。这种服装由于特别结实耐穿,因而很受牛仔们的欢迎,很快风行起来。20世纪30-40年代,美国西部除了很偏僻的地方,牛仔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是,牛仔牧歌式的生活,却成为美国电影和文学中大受欢迎的题材。银幕上的牛仔,集中地体现了粗犷、进取、冒险、侠义、劫富济贫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观众在被牛仔形象深深打动的同时,对他们的服装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起而效仿,“牛仔服”于是风靡美国,进而传到世界许多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牛仔服传入我国时,许多人看不惯,有的学者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牛仔服有害健康,但年轻人却依然我行我素,许多成年人也加入了牛仔服的行列。人们喜爱牛仔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用。
第三,由表达愿望的象征物形成的审美心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对喜爱的人,对与自己相关的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愿望和希望,并把这种愿望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愿望和希望的形式,通过长期的欣赏,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人们忘记了最初的动机,只对这种形式表现出由衷的喜爱。
我国古代,大约从汉武帝时期起,军队中就有武将戴褐冠的制度,以褐冠标志官阶的高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褐冠就是用褐马鸡的尾羽装饰而成的帽子。为什么历代帝王要选用褐马鸡的尾羽作为对立功武将的赏赐呢?这得从褐马鸡的习性说起。褐马鸡之间为争夺配偶时常发生格斗。格斗时,雄鸡表现得异常勇敢顽强,双方互不相让,至死不可开交。帝王以褐尾赏赐武将,就是希望他们像褐马鸡那样,勇顽善斗。
日本妇女平日穿和服不戴帽子,结婚时新娘穿和服则必须戴一种蒙头帽,日本人称其为“角隐”。其含意是:少女在家时养成了任性、娇气、争强好胜、嫉妒而无忍让等习惯,结婚时就要将这些毛病克服掉,开始新的生活。婚后要上敬公婆,下睦姑嫂,夫妻恩爱,做一个贤妻良母,就要把原来的棱角隐起来。
这些审美爱好的起源,均在于人们良好的愿望。这些良好的愿望是这些形式的意义,而形式则是良好愿望的象征。在这种欣赏活动的初期,形式与其代表的含义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看到形式,便会想起其代表的愿望,并因这种良好的愿望而产生愉悦感。但到后来,形式便有了独立的意义,不需要想到所代表的愿望,便能直接引起人的愉悦感。这种现象便标志着与之相关的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四,为了逃避灾难而形成的审美心理。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普遍特性,人类尤甚。人们为了逃避灾难或者危害,往往会通过某种形式,或借助某种物品来表达自己的目的。这些形式和物品是当事者选择的,在当事者看来,它们是能够使自己逃脱噩运的。因此,每当他们看到这些形式和物品,心里就得到安慰,紧张恐惧的感觉会随之消失,从而产生愉悦的感觉。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这些为了逃避灾难和危害的形式、物品,会在人神经系统中,如同许许多多的功利性事物一样,在视觉区和快感区之间建立起特殊的联系,从而直接引起相应的情感反应。
陕西关中一带,过去流行一种风俗,有钱人家的男孩,特别是独生子,多佩戴用红布缠起来的银项圈,当地叫作“碜”。小孩出生满一个月,要约请亲朋,举行仪式,正式开始佩戴碜,俗称“上碜”。孩子长到12岁,再约请亲朋,举行仪式,卸下这个项圈,称作“下碜”。人们相信,这样的打扮可以保护孩子免除妖魔鬼怪的伤害,平安长大。“碜”的本意是丑和难看,用红布包裹的银项圈,也确实没有赤裸的银项圈好看。由此不难看出,这种后来作为一种美的装束的起因,在于人们逃避灾难的祈求。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让小孩拜铁匠甚至石头做干爹等做法,都是借此祈求得到某种意义上的保护,以便平安无事。这种习俗是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儿童死亡率高的社会环境的产物。这种习俗不仅陕西有,其它省份也普遍存在。据说,毛泽东之所以小名叫“石三伢子”,就是给石头做了干儿子的原因。
在我国云南达戛一带的壮族地区,流行着这样一种习俗:姑娘们喜欢采摘一种名叫“黑子”的野果,把洁白的牙齿染黑。她们认为,牙齿越黑越美。关于这一习俗的来源,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古代这儿有位名叫阿婷的壮家姑娘,长得十分漂亮,在方圆数百里都出了名。荒淫的土皇听说了,便亲自带着兵马,要把阿婷抢进宫。阿婷逃进深山,吃了黑子的果实,两排牙齿全变黑了,土皇只好作罢。从此,达戛一带的壮家姑娘为了逃避豪门权贵的侮辱,纷纷仿效阿婷,采摘黑子染牙,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牙齿黑为美的习俗。
越南也有女性以黑齿为美的习俗。姑娘不管长相如何,牙齿如果不乌黑发亮,人们的评价要大打折扣。为此,越南古代就有了染齿的习俗。越南女性染黑齿的习俗起因不祥。考虑到其与我国云南接壤,古代同受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估计这种习俗与云南壮族黑齿习俗的起源相同。
坦桑尼亚许多民族的姑娘都有在脸上刺花的爱好。卢古鲁族姑娘喜欢刻上一道道条形花纹,戈戈族少女则常在前额刻上或灼上圆形的花纹,查加族、姆布卢族和马姆巴族女性除此之外,还在双腿的下部刻上一道道花纹。年轻的妇女在秀丽的面颊上刺花,据说起初是为了逃避凶残的殖民主义者的抢夺。
不管是显示身份地位、追求实用,还是表达愿望、逃避灾害,都属于追求直接功利目的的范畴。由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形成新的审美心理,是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五条规律。
以上五条关于记忆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是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的初步成果。这种方法就是:分析归纳审美现象,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揭示的人体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审美中主体的心理活动,把对审美现象和主体心理活动的研究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审美发生过程和规律尽可能精确完整的描述;把这种研究结果放到不同的审美现象中检验,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普遍性。这种方法较之以往对美本质臆测和假设的方法,把研究置于审美实践的坚实基础上,有利于美学循序渐进的发展。这项工作目前还刚刚开始,关于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笔者将另文探讨。
收稿日期:20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