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莲湖小学 746000
摘 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就有必要掌握好各种教学手段,并要善于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教学手段。
关键词:教学手段 以人为主 以物为主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人要想成就一件事,必须先准备好工具,善用各种手段。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就有必要掌握好各种教学手段,并要善于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教学手段。那么,究竟有哪些教学手段,怎样选择和使用这些手段使之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呢?
一、教学手段的分类
1.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可分为视觉手段、听觉手段、视听手段和综合操作教学手段。(1)视觉手段具体包括印刷材料、图片、实物和模型、幻灯及投影;(2)听觉手段主要包括扩音机、收音机和录音机;(3)视听手段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和录像;(4)综合操作教学手段不仅能提供视听刺激,还可以让学习者根据需要亲自操作。计算机是当前主要的综合操作手段。
2.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1)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凭借自身的身体器官就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2)以物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即教师必须借助自身之外的媒体或设备才可采用的手段。
二、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
1.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要求选择教学手段时应考虑它在多大程序上能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选择教学手段的直接目的则是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
2.综合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选用教学手段时尽量避免单一,应综合、多样,互相补充使用。教学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既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又希望教师能从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给学生积极影响,还希望教学氛围融洽、教学过程轻松愉悦。而每种教学手段都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有时,这种手段的短处可能恰恰是另一种手段的长处。所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就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尽可能满足教学的各种需要,避免一些不利后果。
3.教学最优化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施这一原则,关键是要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特点、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及其教学意义;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个性特点;认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室的环境条件。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各种教学手段的特征、功能及其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力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健康和安全原则。健康和安全原则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原则。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由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和教学手段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与健康和安全相关的问题与情境。在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提出保障健康和安全的要求不仅是应该的,而且还特别重要。
三、教学手段的使用
1.准备。第一,环境准备,就是要落实使用教学手段的场所及相关设备条件。如果投影就必须准备影幕,看教学电影要跟有关单位和人联系,确定场地等。第二,材料准备,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准备。必须弄清楚这些材料中哪些是现成的、哪些还需要制作或购买,如若选用投影,就需准备投影仪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投影片;有没有需要复印的辅助教学材料等。第三,撰写课时教学计划,也就是要写出详细教案。教案内容应列出课堂上要用到的较为特殊的教学手段及其使用目的、内容、时间(包括什么时候开始用、大概演示多长时间)、过程及相关的解说等。第四,预案准备。教学手段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教师在准备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这些意外情况,并且为这些可能发生的意外准备预案。预案应该是能够保障教师在最基本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候补方案。
2.预演。第一,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比如检查教案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具体确定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教学手段信息及特点、使用所要花费的时间等;检查材料准备情况,具体有应用的投影片、电影拷贝等有没有准备齐全,是否适合内容需要和学生特点等;检查教室环境,包括检查电路电线、灯光照明、教室空间大小、师生座位排列等。第二,预测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教学手段的使用效果如何,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出来。比如,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匹配是否恰当合理,能否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教学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等。
3.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具体应用教学手段的过程,这是能否成功发挥教学手段作用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学手段,应注意如下问题:第一,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第二,注意选择恰当的展示空间和教师个人站立的位置、姿势。站立的位置不当就会影响一些特殊的教学手段的展示效果。
4.课堂反思。不管怎样,教学手段始终是一种联系师生的中介和桥梁。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是使用教学手段的根本目的。教学手段用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师个人的体会。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反馈给自己,这样做既能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强化教学手段给他们带来的感受,还能检查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注意做课后反思和小线。这些经验积累起来,对以后教学将有重要帮助。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教学手段论文; 教师论文; 手段论文; 目的论文; 原则论文; 学生论文; 材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