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在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护理,并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开展讨论。方法:人文关怀是目前儿科临床护理中主要应用的护理方式之一,为临床的儿科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结果:在儿科患者及其家属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结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为患者与家属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应用体会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更加看中,而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上,要想具有更加完善的护理效果,就要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尤其是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是实现医院护理水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实际的例子能够使医护人员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加以重视。
1、护理方法
1.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在当前的儿科护理工作中,普遍采用了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的提出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对于自身的本职工作加以重视,只有将自己的思想觉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才能有效的实现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随着当前医院中护理队伍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少了,所以目前我国的医院中正面临着培养新一代护理人员的重任,年轻护士在护理经验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其个人素质,尤其是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更加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责任心以及爱心,将对工作的全部热情都奉献给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为患儿减轻病症的痛苦感,使他们感受到关心与关爱时刻包围在周围。
1.2营造温馨就医环境
医疗环境的变化对于患儿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能够使患者身处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对于病情的康复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表明,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常病人如果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身心会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对于病情的康复会带来负面的效果,而且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性时期,他们不能同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样快乐的玩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失落感,如果不能在就医环境上得到一定的缓解,那么对于整个就诊的过程就会显得郁郁寡欢,所以医护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小朋友,将病房布置成充满童趣的房间,以此减轻小儿在住院期间的不适感。为了进一步实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还应该在患者家属的管理上多下功夫,一般小儿患者都是需要家属陪同住院的,所以要设置专门的陪床,以便家属能够在护理期间24小时照顾孩子。在护理时,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做到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程度。
1.3将人文关怀融入儿科护理技术中,减轻患儿的痛苦
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还应该注意,将人文关怀应用在其中,以便将患者病症上的痛苦得到转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儿科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就是进行头皮针穿刺,这一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所以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这方面的护理技能,确保百分之百做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在当前的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运用了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应用主要具有两方面的优越性,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另一方面,家属也更加安心,使得后续的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所以一次完成穿刺的技术是护理人员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家属也可以将重点集中在对患儿的护理上。
其次,针对儿科病房中孩童的年龄普遍偏低,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关键时期,这就为护理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一旦患儿随意行动就极有可能造成留置针的偏移,或是输液针头的脱落等,此时为了稳定患儿的情绪,最大化的降低医患纠纷的产生,护理人员就应该采用更加灵活的护理方式,可以将孩子们集中起来讲故事、看动画片,这样他们的精神就会集中起来,以方便统一管理。
考虑到患儿的紧张害怕心理因素,要使患儿觉得穿刺是很迅速就能完成的事情坚持一下很快就好。有些患儿胆小,就让其闭上眼睛这也是一种减轻恐惧心理的方法;穿刺后,及时对患儿给予表扬肯定,并进行交流,为下次的穿刺打基础。告知家属及患儿穿刺后如何保证不跑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否则就要重新进行穿刺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主要是能让患儿自己明白这个道理,自觉遵守。
1.4就医流程中主动实施人文关怀
根据患儿的特殊性,我们要制定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的人文护理流程。例如针对婴儿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好安排家长一直陪同,并在刚入院时,由护士站护士热情接待,悉心了解婴儿患者病情,安排婴儿患者及其家属到特定病房,再通知儿科医生及相关的护士进行医治,主动介绍住院须知,同时通过肢体语言和哄逗方法与婴儿患者取得情感交流,增加彼此的亲和度和信任感。在婴儿患者的日常饮食及检查护理中,要尽可能做到细心耐心,在婴儿患者接受治疗时,还要充当解说员的角色,通过向家属讲述对婴儿患者所做每一项治疗和检查,包括治疗的方法、目的、大概时长和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及其家属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减轻家属对婴儿患者状况的担忧,并取得家属积极配合和信任。较大患儿治疗时,暴露部位应加以遮挡。在婴儿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还需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整理物品,亲切话别。
2、结果
人文关怀服务促使儿科患者及其家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关怀和信任,同时也促使护理人员感受到欣慰、信任和温暖,符合“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的新理念要求。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的医疗护理已成为各大医院服务质量及发展标准的衡量方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尊重患者的权利和情感、人格和隐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关心、爱护患者,实现对患儿的整体关怀。我科自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后,减少了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不再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融入人文关怀的护理中,使患儿和家属在住院过程中得到尊重和理解,关心与爱护,提高了满意度,也使护理人员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职业自豪感,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蕴.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2(7):137.
[2]金静波.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355.
[3]金爱芳.浅谈人文关怀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J].中医临床研究,2013,(21):98-98.
通讯作者:樊英丽 女(1965-)黑龙江佳木斯人 副主任护师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及教学
论文作者:李娜,文佳丽,孙莉莉,樊英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患者论文; 儿科论文; 患儿论文; 家属论文; 人文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