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及防火规范探讨研究论文_荣甜芳

建筑设计防火及防火规范探讨研究论文_荣甜芳

身份证号:45222819870815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防火设计也应当向着多样化、全面化、以及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性能的安全与可靠。当前,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导致通用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而针对高层建筑专用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具体规定上也与通用性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矛盾。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平衡现行通用性、特殊性标准在有关条款中的矛盾与差异,对相关规定作出了调整与修正,能够更加适用于新时期建筑防火设计的实践需求,值得关注。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防火规范

1 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带来的建筑消防设计理念

1.1 防火分区设计

针对新研发的消防设备和眼下的商业模式,降低防火分区的设计标准,是法律法规与时俱进的体现。其主要考虑的方向主要有两点:⑴越来越多的新型消防设备,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被不断引入大型建筑内,这些更为先进、智能化设备的广泛采用和普及,完全可以应付初期火情的发展;⑵目前商业领域发展迅速,很多新兴的商业建筑还处于运营初期,其中的商家和建筑结构都缺乏稳定性,在日后经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根据商家需要再次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动,最开始的防火分区也不得不根据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在实际的商业经营中,预设防火分区的面积很有可能和商家变动后的商业面积、展示面积有冲突,这会导致预设防火分区无法按照规范划分,因此,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防火分区都无法正常的利用、其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2 疏散宽度的设计

疏散宽度在建筑的消防安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一旦火灾发生内部人员是否能够安全及时的疏散,建筑成本和业主的利益损失是否能够最小化。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借鉴了国外的设计标准并参考了我国的各地的标准,将疏散宽度和疏散人员换算系数做了一个准确的计算和界定,将不同楼层的疏散人员系数标准进行了详细例述。

1.3 安全出口、疏散距离的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的功能性也越来越高,建筑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要求,设计规模也更加的复杂和庞大。因此,疏散的长度和安全出口的设置在火灾发生时就更加的重要和关键。新的规范中对于建筑物安全出口的距离和数量都做出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地下建筑一般不少于 2 个安全出口,在使用面积小于 50 平方米,停留少于 10 人时,可设置 1 个安全出口;设置多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能低于 2 个,必须保证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相邻的防火分区防火墙门也可作为一个安全出口;建筑房间最远点至该房门的距离不能大于 15 米;地下建筑的墙上部、顶棚、出口上部应设置足够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照度不能低于 5. 0Lx;疏散标志要位于通道的墙面底部或者地面上;疏散走到的灯光和疏散标志,距离地面距离不能超过 1 米,疏散指示灯与指示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 米,照度最低不能小于0. 5Lx,在人员聚集量较多的地下建筑内还应该安装应急事故广播装置。以某商场的安全疏散设计为例,该建筑为大型地下商业建筑,共分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综合商业区,地下二层三层均为地下大型停车场,总规划建筑面积达 14. 5 万平方米,商业建筑区面积达 69500 平方米。按照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原则,楼梯均匀分布于各直接疏散点,符合最短疏散距离;50 平方米以下面积的地下房间,驻留人员不超过 15 人时,疏散门设置 1 扇,面积 50 平方米以上的地下房间,疏散门为 2 -3 扇;地面交通与商业空间连接处,设防火卷帘 2 道,二者间距 6米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通过对当下民用建筑火灾原因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很多火灾出现的原因和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有关系。所以,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非常重要。建筑材料之所以会带来火灾有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进行装修设计时过于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设计质量的把握,不重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材料的燃点过高,在具体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建筑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大的。发生火灾之后,这些气体会阻碍人员的撤离,也会影响到消防工作的进行。

2.2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对于建筑防火的影响

在建筑物设计中,平面布局对于建筑防火的性能影响极高,还会影响到受灾后建筑物的损失大小。尤其在公共场所,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对于整个火灾的影响更是十分重要。建筑物的防火要严格根据建筑物的防火规定进行设置,将具体的火灾问题纳入建筑物的设计当中。设计的平面布局要参考《建筑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不能盲目进行。最关键的在于对平面设计与布局的安排。例如商场和幼儿园这类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一旦发生火灾之后,需要有畅通的通道供人们撤离。商场人口密度较大,逃生出口不应该设置在地下 3 层,或者 3 层以下。幼儿园中大多是小朋友,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小朋友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为此,幼儿园不能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楼层内。除此之外,要想充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撤离,设计专门的幼儿出入口十分有必要。

2.3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的疏散问题

为了更便于人口撤离,在建筑物的设计当中,要注重疏散距离的安排。疏散问题始终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项目,设计内容应该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以及楼梯这些因素。在这几个方面,疏散的距离又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就明确指出了有关的规范,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还需要把握一些关键点。首先,在做具体的设计时,例如一些高层建筑,不同的疏散口之间最短距离应该在 30 m 以内,房间离疏散口的距离也要尽量控制在 15 m 以内,这些设计与规定必须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其次,房门与内部之间的距离要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两侧的走道扩展到最大距离,建筑内部最好设置自动配饰灭火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房门与房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最后,对于出现丁字形内走道这种情况时,有关距离的设置应该结合两个出口的距离进行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也明确了地下空间与向上通的相邻出口设置问题,可以将向上通的防火门看作是第二个安全门,具体要在每个分区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如果有防火墙对区与区之间进行联系,那么彼此之间的面积比差不能超过 1. 4 倍,并且要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3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化工行业发展也越来迅猛,各类的建筑物也日渐增多。而各类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其他建筑设计不同,它的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再加上防火构造设施复杂,因而化工企业的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性很强。为了确保化工企业的防火安全,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化工行业的建筑设计时,还要先熟练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化工行业防火保护技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在运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理论依据的同时,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为化工行业建筑设计的防火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崇来.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认识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23:98-99.

[2]刘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石化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06:218.

论文作者:荣甜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防火及防火规范探讨研究论文_荣甜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